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

衣冠南渡

2022-05-19

衣冠南渡,亦作衣冠南度。语出唐史学家刘知几《史通》“邑里”篇。该文原仅指西晋末天下乱,中原士族相随南逃、中原文明或中原政权南迁。后衣冠南渡逐渐演化为熟典,代指缙绅﹑士大夫等避乱南方并落地生根的事件。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因动乱而发生的大规模人口南迁现象,分别是:西晋末晋元帝渡江,定都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唐“安史之乱”后,中原士庶避乱南徙至金陵(今南京),建立南唐;北宋末,宋高宗渡江,以临安(今杭州)为行都,建立南宋。其中,史学界亦有只认可西晋末与北宋末这两次为“衣冠南渡”(也有历史研究者三者皆称),但在文学应用上,三次都冠以“衣冠南渡”者比比皆是。

简要介绍

衣冠南渡既是一个固定词组,也是一个历史事件,已经成为常用典故。衣冠南渡最初指的是西晋末,晋元帝避乱渡江,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的事件,当时大批缙绅﹑士大夫及少量庶民百姓随之南下,史称“衣冠南渡”。

其后,中国历史上几次人口、经济、文化中心的较大的转移,一般都以“衣冠南渡”名之(注:但在应用上,史学界与文学界略有不同,详见下)。如唐朝中后期的安史之乱后,大量中原人向南方迁移,定都金陵(今南京),建立南唐;如北宋末靖康之乱后,宋高宗渡江,以临安(今杭州)为行都,中原士庶南迁之事件。 

词语释义

成语“衣冠南渡”大意指中原文明大规模转移向现中国南方地区,分开解释:

衣冠:1、衣和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2、泛指衣着,穿戴。3、专指礼服。4、代称缙绅﹑士大夫。5、借指文明礼教。 

南渡:1、亦作"南度"。2、渡水而南。3、犹南迁。晋元帝﹑宋高宗皆渡长江迁于南方建都,故史称南渡。 

历史事件

一般认为,差不多从中华文明诞生一直到北宋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原地区都是经济的中心。伴随着战乱、政局动乱、人口、政权所作在地的变迁等,中国历史上有3次大规模的文化、经济中心的转移,文学界一般皆描述为“衣冠南渡”,但史学界一般仅仅特指中原政权南移的永嘉南渡、建炎南渡为特指的“衣冠南渡”(历史研究者也有三者皆称的),通常在该词之前加前缀限定,如“晋衣冠南渡”、“宋衣冠南渡”,“永嘉衣冠南渡”、“建炎衣冠南渡”,等,以示区别。 

1、永嘉之乱,衣冠南渡

这是中原政权和文明首次南迁,由西晋京师洛阳南渡至建康(今南京)。西晋晋怀帝、晋愍帝时期中原地区大规模战争不断,内徙的周边部族相继建立君主制政权,强大起来威胁到西晋政权,并最终酿成永嘉之祸,中央朝廷受到威胁,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中原士族南迁。后西晋渡江后,在建康(今南京)定都,史称东晋。中原汉族士族等臣民相随南逃,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王导依赖南渡的北方士族,团结江东豪强,协助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

晋统治者衣冠南渡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这是第一次比较重大的南移事件。 

2、安史之乱,衣冠南渡

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对唐王朝,史称“安史之乱”,这次叛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自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起,至762年(唐代宗宝应元年)结束,前后7七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随后,北方的胡族攻入中原(非胡人攻入,那些本就唐朝旧臣),唐朝进入战乱和藩镇割据时代,以及之后更为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这段时间,从安史之乱的“明皇幸蜀”到黄巢起义时的“僖宗幸蜀”,四川成为了唐王朝最后的回旋之所,也成为了人口迁移的另一个主要方向,之后朱温篡夺大唐,另一只旁系的李氏子孙占据南方(即南唐),大量中原人口向南方迁移(待考,无考证有大量人口迁移),南方地区与北方中原的差距开始缩小。有学者甚至认为,南北人口甚至已接近均衡(此说的南宋)。 

一般认为,中晚唐至五代十国的这次衣冠南渡,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江南的经济和人文基础。 

3、靖康之难,衣冠南渡

1126年(靖康元年)北方的金兵攻克宋都城汴京。1127年(靖康二年)三月,金军大肆搜掠后,立张邦昌为楚帝,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等北返,北宋亡。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统治者衣冠南渡,在杭州建立南宋。中原汉族大量向南方迁移。之后蒙元又占领中原,中原地区破坏很严重。南方的江南地区作为南宋的统治中心区域取代中原成为了新的经济中心。此次南渡,发生在1127年(即赵构建炎元年、靖康二年),故也称建炎南渡。

一般认为,经过这三次主要的大规模南移,经济中心最终从中原地区转移到了江南地区。 

典故文献

唐刘知几《史通·邑里》:

“异哉,晋氏之有天下也!自雒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 

詹琲《永嘉乱,衣冠南渡,流落南泉,作忆昔吟》:

忆昔永嘉际,中原板荡年。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

国势多危厄,宗人苦播迁。南来频洒泪,渴骥每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