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二圣重聚
2022-05-19
再说孔子和老子见了一面受益颇多,在51岁那年,也就是公元前500年,得知老子隐居在沛地,就又带着弟子前来拜访老子。
两位圣贤见了面,老子问孔子:我们一别二十几年,听说你广收门徒已成就了北方圣贤之名,今天来这里有什么指教?
孔子重礼,先下拜后说话。说道:弟子愚钝,虽然也每日勤学苦思,但二十几年仍没能入大道之门,今天又来求教,请您指点。
老子对孔子,亦师亦友又是不同思想持有者。还是诚恳地说:要观大道,需要先游心于万物之始。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它们虽然形状和构 成的物质不同,但具有着共同的规律,就是都顺遂自然而生灭,随自然而行止。我们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是它外表的形。剔其表象而知其本质,才是游心于万物之始。 万物之始,没有形状物性区别相混而为一体,是没有差别的。
孔子问:体察它们的共同规律意义何在?
老子说:知道了它们的共性和规律,才是了解了事物的本源,也就领会了世间万物、万事的对与错、是与非都是相对的。这样才能视生死为昼夜,察荣辱如春秋,福祸相同,吉凶相等,贵贱无别,贫富无异,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自在平衡。
孔子边听边体会,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经似乎没有什么作用,自己看重的荣辱名利如同粪土。再细想: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哪里有什么形体,哪里有什么荣辱名 利?再想于自己去世之后,还有什么尸骨血脉,贵贱高低?一时间求仁传礼铸德的心意销解,进入了一种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状态。
老子知 道孔子已经进入了臆境,就缓缓地接着说:大道深沉似海,高大如山,遍布环宇无处不在,循环不息无物不至,求之而不可得。论之而不可及!道是一种无形又无处 不在的物质,生育天地而不衰败,滋养万物而不匮乏。天得之而高,地得之而厚,日月得之而行,四时得之而序,万物得之而形。
孔子边听边 臆想,觉得自己如腾身云雾之间,如潜身深海之内,如隐身密林之幽,如融身于宇宙之中,天人合一,我即万物,万物即我,心旷而神怡,神清而气爽,不禁自言自 语:好广大啊!好宽阔啊!无边无际,无尽无岸!我人生五十一载,醉心仁义礼仪,今天才知道天地如此空旷广大,真是畅快淋漓,快讲!快讲!
老子看孔子已窃见大道之门,接着娓娓说道:圣人处世,遇事而不背,事迁而不守,顺物流转,任事自然。调和天地而顺应自然者,才是有德之人,顺遂时势而融和自然者,才是得道之人。
孔子听到这里,如身在云中飘动,随风驭驶;像人在水中流转,随势就形。口中说道:悠哉!悠哉!我已经乘舟飘于大海,乘车行于坦途了。进则同进,止则同止,不用以己之力而驾舟船。妙哉!妙哉!
老子又说:由宇宙的本始而论,万物都由气化而成,又因气化而灭。人生是气之聚,人死是气之散。人生于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偶然中的一瞬而已。世上万物生 发蓬蓬勃勃,无不生于无;众类繁衍变化万千又无不终于无。有,则气聚而可见;无,则气散而形无。由无化而为有是物之生,由有又化而为无是物之死。有亦是 气,无亦是气,有无皆是气,所以万物生灭乃是气之聚散而已。生者没有不死之躯,而世人见生则喜,见死则悲,这就是不知生死之道所致。人之死,犹如解脱了形 体的束缚,离开了性情的裹挟,由暂时寄生的世界回归到了原本之境地。人远离了原本,好比游子远走他乡;人死了回归原本就像游子回归故乡。所以人和物一样, 生不该以为喜,死不该以为悲。得道之人,视生死为一线,生为安乐,死为安息;视是非为同一,是亦不是,非亦不非;视贵贱为一体,贱亦不贱,贵亦不贵;视荣 辱为等齐,荣亦不荣,辱亦不辱。为什么?以大道观人察物之根本,生死,是非、贵贱、荣辱,都是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无非是瞬时变化中的一种状态。究其根 本,是没有区别的,所以道亘天地,理释万物,知大道则顺应自然变化,不悲不惊不喜不求,日月交替,天地运行,风吼雷鸣,地动海啸,都该泰然处之。
孔子听到这番点化,觉得自己如身在枝头的喜鹊自由自在,如江湖中的游鱼任意游行,像采蜜的蜜蜂怡然自得,不觉心旷神清。自言自语道:想我孔丘有生以来,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现在五十方知造化所为何物。造我为鹊则顺鹊性而化,造我为鱼则顺鱼性而化,造我为蜂则顺蜂性而化,造我为人则顺人性而化。鹊、鱼、 蜂、人,物类不同,但其自然本性相同,顺本性而变化,就是顺道而行。立身于不同之中,游神于大同之境,就是合于大道!我天天在求道,却不知道道就在我本 身。
说完,睁开双眼起身向老子深施一礼,告别辞行。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两位圣贤见了面,老子问孔子:我们一别二十几年,听说你广收门徒已成就了北方圣贤之名,今天来这里有什么指教?
孔子重礼,先下拜后说话。说道:弟子愚钝,虽然也每日勤学苦思,但二十几年仍没能入大道之门,今天又来求教,请您指点。
老子对孔子,亦师亦友又是不同思想持有者。还是诚恳地说:要观大道,需要先游心于万物之始。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它们虽然形状和构 成的物质不同,但具有着共同的规律,就是都顺遂自然而生灭,随自然而行止。我们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是它外表的形。剔其表象而知其本质,才是游心于万物之始。 万物之始,没有形状物性区别相混而为一体,是没有差别的。
孔子问:体察它们的共同规律意义何在?
老子说:知道了它们的共性和规律,才是了解了事物的本源,也就领会了世间万物、万事的对与错、是与非都是相对的。这样才能视生死为昼夜,察荣辱如春秋,福祸相同,吉凶相等,贵贱无别,贫富无异,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自在平衡。
孔子边听边体会,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经似乎没有什么作用,自己看重的荣辱名利如同粪土。再细想: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哪里有什么形体,哪里有什么荣辱名 利?再想于自己去世之后,还有什么尸骨血脉,贵贱高低?一时间求仁传礼铸德的心意销解,进入了一种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状态。
老子知 道孔子已经进入了臆境,就缓缓地接着说:大道深沉似海,高大如山,遍布环宇无处不在,循环不息无物不至,求之而不可得。论之而不可及!道是一种无形又无处 不在的物质,生育天地而不衰败,滋养万物而不匮乏。天得之而高,地得之而厚,日月得之而行,四时得之而序,万物得之而形。
孔子边听边 臆想,觉得自己如腾身云雾之间,如潜身深海之内,如隐身密林之幽,如融身于宇宙之中,天人合一,我即万物,万物即我,心旷而神怡,神清而气爽,不禁自言自 语:好广大啊!好宽阔啊!无边无际,无尽无岸!我人生五十一载,醉心仁义礼仪,今天才知道天地如此空旷广大,真是畅快淋漓,快讲!快讲!
老子看孔子已窃见大道之门,接着娓娓说道:圣人处世,遇事而不背,事迁而不守,顺物流转,任事自然。调和天地而顺应自然者,才是有德之人,顺遂时势而融和自然者,才是得道之人。
孔子听到这里,如身在云中飘动,随风驭驶;像人在水中流转,随势就形。口中说道:悠哉!悠哉!我已经乘舟飘于大海,乘车行于坦途了。进则同进,止则同止,不用以己之力而驾舟船。妙哉!妙哉!
老子又说:由宇宙的本始而论,万物都由气化而成,又因气化而灭。人生是气之聚,人死是气之散。人生于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偶然中的一瞬而已。世上万物生 发蓬蓬勃勃,无不生于无;众类繁衍变化万千又无不终于无。有,则气聚而可见;无,则气散而形无。由无化而为有是物之生,由有又化而为无是物之死。有亦是 气,无亦是气,有无皆是气,所以万物生灭乃是气之聚散而已。生者没有不死之躯,而世人见生则喜,见死则悲,这就是不知生死之道所致。人之死,犹如解脱了形 体的束缚,离开了性情的裹挟,由暂时寄生的世界回归到了原本之境地。人远离了原本,好比游子远走他乡;人死了回归原本就像游子回归故乡。所以人和物一样, 生不该以为喜,死不该以为悲。得道之人,视生死为一线,生为安乐,死为安息;视是非为同一,是亦不是,非亦不非;视贵贱为一体,贱亦不贱,贵亦不贵;视荣 辱为等齐,荣亦不荣,辱亦不辱。为什么?以大道观人察物之根本,生死,是非、贵贱、荣辱,都是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无非是瞬时变化中的一种状态。究其根 本,是没有区别的,所以道亘天地,理释万物,知大道则顺应自然变化,不悲不惊不喜不求,日月交替,天地运行,风吼雷鸣,地动海啸,都该泰然处之。
孔子听到这番点化,觉得自己如身在枝头的喜鹊自由自在,如江湖中的游鱼任意游行,像采蜜的蜜蜂怡然自得,不觉心旷神清。自言自语道:想我孔丘有生以来,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现在五十方知造化所为何物。造我为鹊则顺鹊性而化,造我为鱼则顺鱼性而化,造我为蜂则顺蜂性而化,造我为人则顺人性而化。鹊、鱼、 蜂、人,物类不同,但其自然本性相同,顺本性而变化,就是顺道而行。立身于不同之中,游神于大同之境,就是合于大道!我天天在求道,却不知道道就在我本 身。
说完,睁开双眼起身向老子深施一礼,告别辞行。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