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史上最奇葩的五大状元,第一位因高中状元而丢了性命

2022-05-19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科举是挖掘人才的唯一途径,而科举中第一的为状元,可是你知道历史上最奇葩的五大状元,第一位因高中状元而丢了性命,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第一位:“史上最惨”状元——明代陈安

陈安出生在福建的一个小山村,没有丝毫的背景,想着“读书改变命运”,从小聪慧好学的陈安从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从秀才到举人,再到状元,成为了明朝的第六位状元,足以可见陈安的优秀,他也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能够被任命为这个官职,更是证明了陈安的才学,因为在他之前的状元,还没有被任命为如此高的官职。

若是这样的话,陈安绝对能够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在官场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最起码他确实是改变了自己的平民身份,成功地在明朝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可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位前途无限的状元竟然是落得车裂的下场。

这一年从科举考试中被录取的学子有五十二位,可巧的是这五十二位考生全都是南方人,古代人以长江划分南北,北方学子没有人被录取。但从历朝史料上来看,南方人被录取的人数一直都比北方人多,光是据北宋史料统计,南方人被录取的学子有九千六百三十人,但这其中只有四百多学子来自北方,大部分还是南方人。

其实自古以来南北两地的资源并不均衡,南方地区的经济比北方地区发展得好,有了经济条件,教育学习也就能得到更好的资源,这样一来,南方的状元和进士自然是比北方的多,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到了明朝更是明显。

明朝只记载了八十九个状元,可北方状元却仅仅只有十一人,这便是陈安被冤枉车裂的原因,北方文人不能接受被录取的人中竟然无一北方学子,而三位考官又恰恰都是南方人,所以他们怀疑考场中有人徇私舞弊,坚持要把此事上报给朝廷,希望皇帝能够查清楚。

聚众闹事的北方人不少,这样的阵势吸引到了朱元璋的注意,他当了皇帝后尤其多疑,不能接受下属官员有蒙蔽他的事情,所以审问了主考官员。但这根本是无稽之谈,因为进士的文章都是由皇帝亲自过目的,最后挑出优秀的文章,才会金榜题名,本来便是南方人比北方人的文学水平优越,所以最后录取的人都是南方人也无可厚非。

北方人一看朱元璋有意彻查此事,更是得寸进尺,希望最终朝廷会给北方人几个录取名额,本来他们便没有人录取,若是能争取到几个名额,也是赚到了,所以他们不断地向朝廷施加压力,最终朱元璋决定让主考官重新阅卷。

朱元璋的意思与北方人一样,再多录取几个北方人,这样就能平息北方文人的怒火和不平了,可主考官却没有读懂皇帝的心意,他们为了证明自己阅卷并无失误,便从北方考生的卷子中抽了一份最差的,便送上去让皇帝去审阅了,北方人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他们紧密盯着主考官的行为,发现他们的做法后,便将此事上报给朱元璋。

本不是一件大事,但朱元璋认为自己好不容易安定天下,施行苛政才使得政局安稳,可没想到竟然只是小小的主考官便要欺瞒自己,这让朱元璋大怒,当即便让主考官员从严治罪,有的发配,有的处死,这仍然是不够,他还认为状元陈安也有问题,是陈安与主考官勾结才得到了状元之位,所以他下令废除了陈安的状元,甚至是以车裂的酷刑处死陈安。

可怜陈安仅仅是做了二十天不到的状元,便成为了下场最为惨烈的状元,这实在是冤枉的很,因为就当时国情来看,这极有可能是皇帝选择牺牲南方状元而笼络北方人的手段。

元朝的残余势力退居北方边境,他们并不安分,经常袭击明朝边境,明朝也多次派出军队却始终不能根除问题,那么北方人的抗战也自然是最重要的。此外南方人一直属于中原,而北方人却是因为历史问题,种族混合,对于明朝的认可并不是很深,所以朱元璋也想借此事得到北方士族的支持,平衡南北两地势力,这样才能更好稳定国势。

不管怎么说,朱元璋也是太残暴了,不仅杀功臣,而且连文化人也不放过,为了巩固统治,他可谓丧失了最后的人性。

第二位:“四万两”状元——明代韩敬。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时,浙江归安(今吴兴)人氏韩敬高中状元,但他帽子前面还有三个字:四万两。

四万两白银巨款与状元头衔之间,之所以被人们划上了一个等号,就说明这是一桩买卖。

韩敬参加会试这年,考官汤宾尹是韩敬的老师,两人交情不错,对此,考试前,韩敬的老爹就给了汤考官一张支票请他关照一下儿子。

收人钱财,替人消灾,汤考官收了钱后,自然极力打点和张罗。考完试阅卷时,韩敬的卷子不在汤考官的阅卷组评阅。汤考官就到各个阅卷组乱串,四处查找韩的卷子。查来查去,在一个阅卷组拟的淘汰考生的试卷堆里找到了。他无视考试纪律,不但违反规定将韩敬的卷子调换到自己的阅卷组并判定录取不说,还去找主考,要求将韩敬定为会元。

二位糊涂的主考官竟然答应了他的无理要求。同时,汤考官还不满足,还积极把韩敬运作成状元!汤考官的本事还不是一般的大,这事竟然给弄成了。于是,刚满而立之年的韩敬成了状元,因为他前前后后共花了四万余两白银,因此,被称为“四万两状元”。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韩敬当上状元只有一年多,大力扶持他的汤考官就失宠了,很快被撤职回乡了。靠山倒了,已成为处级秘书的韩敬自然也受到了牵连,被降了职,从中央政府办公厅(翰林院)下放到南京干了个闲差。由于这段不光彩的经历,臭了名声的他没多久便辞职回家了。从此,这位史上有名的“四万两状元”便彻底消失在了人间。

第三位:“厚脸皮”状元——唐朝裴思谦

中状元首先要靠实力,这个没得说,得有几把刷子,胸中有墨,不然怎么能脱颖而出成为状元。其次,也靠几分运气,比如说贵人相助。正所谓七分靠实力,三分靠运气。当然,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奇葩状元,不是靠实力,也不是靠运气,而是厚着脸皮讨来的。他就是唐文宗开成三年戊午科状元——裴思谦。

裴思谦并没有什么大才大能,他只是个凡夫俗子,但他有个特长,那就是善于交际,能巴结人。到了京城,他利用各种关系和手段竟然很快就与观军容使仇士良打得火热。

要知道仇士良可不是一般的人,他是唐朝时期著名权宦,在朝中属于“摄政王”,他,杀二王四相,连皇帝见了他都惧怕三分。

裴思谦因为受到仇士良赏识,在京城混得风生水起,于是在科考时,想要个进士当当,便找仇士良拿了个帖子。

裴思谦带着帖子找了主考官高锴,直截了当地表示他想要个进士当当。高锴是个正直的贤臣,非但没有,反而令人将裴思谦轰走了。

裴思谦临走之前放下狠话:“今年你不给我当进士,下次我一定要当状元。”

光阴流转,很快又一次科举考试来临了,裴思谦带着仇士良的荐帖,对高锴说:“仇大人有信,荐裴思谦为状元。”

仇士良的话当时比皇帝还要牛,高锴当然不能拒绝,只能好声说:“状元的人选已经定下来了,状元之外的可以任仇大人挑选。”裴思谦厚着脸皮说:“非状元不可!”

无奈之下,高锴也只能同意取裴思谦为状元,裴思谦心满意足而去。

裴中状元后,周游狎妓,赋诗自夸,气盛一时。《全唐诗》存其诗《及第后宿平康里》:银缸斜背解鸣珰,小语偷声贺玉郎。从此不知兰麝贵,夜来新惹桂枝香。

自己去要功名,而且非要个状元,此君脸皮之厚,状元中无人可比。

第四位:“馒头”状元——清朝李蟠

众所周知,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很残酷的,一般一考就是好几天,而且吃喝拉撒都要在考场里面进行,所以科举考试前考生要自己准备好足够的干粮,以免挨饿。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个叫李蟠的书生,他家里家境不好,但却长得身材高大,特别能吃,饭量很大。这年参加科举考试时,为了在考场当中不至于饿肚子,于是他准备了三十多个馒头,装了一大麻袋扛着进了考场。

李蟠不但饭量大,而且写字慢,等到考试结束考官过来收卷时,李蟠的文章才写了一半,急的他声泪俱下的向考官苦苦哀求:考官听他说得可怜,又看到他旁边麻袋中的馒头,于心不忍,于是就让人给李蟠几支蜡烛。当晚,他挑灯夜战,一直写到深夜,吃完了所带的36个馒头才交卷。

后来这件事情被康熙知道了,当听到他带着36个馒头进考场时,不经感叹道:“难得这个寒门士子有此报国之心,就算是给天下读书人立个榜样吧,这届的状元就是他了”,于是钦点他为状元。就这样,李蟠凭借着他的三十六个馒头,铺出了一天状元路。

当时与他同届科考的探花姜宸英十分郁闷,本来按道理状元是属于他的,结果却让李蟠阴差阳错地夺走了,于是写了一首诗调笑李蟠:“望重彭城郡,名高进土科。仪容好绛勃,刀笔似萧何。木下还生子,虫边还出番。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从此以后,李蟠“馒头状元”的称号就传遍全国了。

第五位:明朝孙曰恭。

在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的科举考试中,我们的主人公孙曰恭夺得了殿试笔试第一名。按理说应该稳拿状元,谁知明成祖朱棣看了一眼成绩名单,大怒,对主考大臣说:“这个叫孙暴的怎么能当状元?”吓得主考官们面面相觑,考试名单里明明没有叫孙暴的考生啊?

原来,朱棣看名单的时候没看清楚,误把孙曰恭三字看成了孙暴。其实就算是叫孙暴也没什么,只是朱棣毕竟是篡夺了自己侄子的皇位,对于“暴”这种字非常忌讳,觉得仿佛在讽刺他,虽然最后名字的误会解除了,但孙曰恭到手的状元行业飞了,最后明成祖点了另一名叫邢宽的考生为状元。想想也是讽刺,毕竟明成祖时代主要以严刑峻法著称,却还非要说自己“刑宽”。

对此你怎么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