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清朝皇帝也是吃货

2022-05-19

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有这样一段回忆:“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的排场,莫过于吃饭。关于皇帝的吃饭,另有一套术语,是绝对不准别人说错的。饭不叫饭,而叫‘膳’,吃饭叫‘进膳’, 开饭叫‘传膳’,厨房叫‘御膳房’。到了吃饭的时间,……由几十名穿戴齐整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浩浩荡荡,直奔养心殿而来……平日菜肴两桌,冬天另设一桌火锅,此外有各种点心、米膳、粥品三桌,咸菜一小桌……这些菜肴经过种种手续摆上来之后,除了表示排场之外,并无任何用处……我每餐实际吃的是太后送的菜肴,太后死后由四位太妃接着送。因为太后太妃们都有各自的膳房,而且用的都是高级厨师,做的菜肴味美可口,每餐总有二十来样,这是放在我面前的菜。御膳房做的都远远摆在一边,不过做个样子而已。”溥仪回忆的, 基本上是清帝逊位后留居紫禁城时的情况,较“乾嘉盛世”时皇帝的饮食已经逊色多了。

皇帝起床后,先喝一碗“糖炮燕窝”(即冰糖燕窝用烈火煎),然后去早朝。皇帝饮食十分注意温度,饭、粥、点心等等由饭局、点心局制做。摆桌时,粥和点心分放两桌,宦官盛出几碗放在桌上,皇帝进餐时,太监用手逐个去摸,哪个温度合适,就送上哪个。

平时,皇帝每膳二十多品菜肴、小菜,四品主食,二品粥(或汤)。菜肴以鸡、鸭、鱼、鹅、猪肉及时鲜蔬菜为主,山珍海鲜、奇瓜异果、干菜菌类辅之。主食是“贡米”、新麦,就连做饭的水都是从北京西郊的玉泉山运进宫的。

皇帝特别爱吃的食品,要每天做好准备,乾隆皇帝爱吃苏州菜点,爱吃鸭子,这是每天在饭桌上常有的东西。皇帝进膳有膳单,由内务府大臣划定,月成一册。每日用膳前,膳单要明确指出某菜为某厨师烹制,以备存档。内务府大臣还负责御膳承做时的严格要求,每品菜点的配料都有明确的规定,不许任意增减更换;膳食主次有别。据《养吉斋丛录》记载:“膳房恭备御膳,其物品及某物为何人烹调,逐日开单,具稿呈内务府大臣画‘行’。故或烹饪失宜,司其事者,无可诿咎。”这个菜单,用清宫的专门述语就是“照常进膳底档”,现在这些东西大都保留在第一历史档案馆了。

冰糖炖燕窝

乾隆帝的饮食生活讲究养生之道,一年四季早膳前都要先吃一碗冰糖炖燕窝。在早晚两正膳中,也常有燕窝菜,即燕窝红白鸭子、燕窝炒鸡丝、燕窝拌白菜、燕窝白菜滑溜鸡鸭、燕窝清蒸肥鸭。乾隆帝饮宴菜肴中以鸡、鸭、鱼、猪、羊、鹿、鹅等为主。乾隆皇帝喜食肉类食品,那必须是经过精选细烹后食用。如乾隆四十三年(1778)巡盛京,一行人马刚到山海关,盛京将军弘晌为讨皇帝喜欢,特进刚刚获到的鲜鹿给皇帝。弘历深知食鹿肉滋补身体,但仍十分谨慎。弘历问道:“今日进的鹿肥瘦?”厨役回答道:“瘦。”随后弘历下旨:“晚膳叫双林(厨役名)做塌思哈密鹿肉。其余伺候赏用。”可见对饮食的讲究已达到了科学的膳食结构。

乾隆年间,清宫饮食十分丰富,但他食杂粮、蔬菜的习惯不改。每年春季榆树发芽的时候,清宫要食榆钱饽饽、榆钱糕、榆钱饼。乾隆不仅自己吃,还将此供奉神祖,“宫内、圆明园等处佛堂供榆钱饽饽、榆钱糕”。初夏食碾转儿(嫩麦制作),端阳节食粽子,重阳节食花糕。迎季节食蔬菜更是弘历的嗜好,黄瓜蘸面酱、炒鲜豌豆、蒜茄子、摊瓠榻、春不老、芥菜缨、酸黄瓜、酸韭菜、秕子米饭、粘馓团子……本来都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民间粗食,却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喜食,体现了乾隆帝的饮食粗细搭配、粮菜互补的合理膳食。随季节变化调整饮食、调换菜肴,是乾隆饮食的特点:冬末春初,早晚两膳的菜肴中设两个火锅。农历四月初,撤去火锅换凉菜,六、七、八三个月早晚两膳增加糖拌藕、江米藕。冬季三个月食鹿肉、羊肉,夏季三伏食糊米粥、绿豆粥。全年饮食有规律,不食过冷过热物,食不过饥过饱,不暴食暴饮,对弘历健康长寿是有着奇妙的作用的。

嘉庆皇帝喜欢吃槟榔,还曾特意在奏折中,用朱批写明让粤海关监督时常送一些过来。

道光在位期间,正是清王朝走下坡路的时期。在吃的方面,他的饮食生活在清朝诸帝中是最简朴的。夏天,清宫帝后每日都要吃西瓜解暑热,道光帝觉得吃西瓜浪费,在最热的三伏天明令太监:“明日取消西瓜,只供水。”一日,道光帝想吃“面片儿汤”,令御膳房给他做一碗。大半天过去了,面片儿汤没有送来。在道光皇帝的追问下,负责此事的人来说,需要数千两银。于是他对来人说“前门外一饭馆至此(面片儿汤)最佳,一碗值四十文钱,可令内监往购之。”内监复奏:“饭馆已关闭多年矣。”道光帝道:“朕不能以口腹之故,枉费一钱!”道光帝一年四季的饮食都是以“五品”为限,即每日早晚两膳菜肴、饽饽各五品。其中,炒鸡蛋是每日必备的菜肴。即使是岁暮的除夕和元旦的膳食,道光帝仍尊守“节俭”二字。道光七年的除夕(1828年12月30日)早膳是:“鸭子白菜锅子一品,海参溜脊髓一品,溜野鸡丸子一品,小炒肉一品,羊肉炖菠菜一品”。第二天,即道光八年的正月初一,早膳是“浇汤煮饽饽一品,羊肉丝酸菜锅子一品,溜鸭腰一品,鸭丁炒豆腐一品,鸡蛋炒肉一品。”

清朝末期,膳食最奢侈的当属慈禧太后。她一日的饭费,不仅远远超过光绪皇帝,甚至连最会吃喝玩乐的乾隆皇帝也难与她相匹。慈禧晚年,令御医们配制各种滋补药膳,对后世人制做药膳影响颇大。帝后们食用的大米,既有各地的“贡米”,也有京西玉泉山附近及北京南苑等地产的“御米”。康熙皇帝曾在中南海的丰泽园选育出一种质量极佳的水稻,米粒带红色,常供宫内食用。帝后们食用的山珍海味,多由各地迸贡而来。地方官们竭力搜寻各种珍异食物,以供皇室使用。东北的熊掌、“飞龙”,镇江的鲥鱼,南方的荔枝等,常常要通过驿站,飞马传送至京城。

一般的蔬菜,则多由京郊的菜农供给。菜农们园艺水平很高。《五杂俎》 里记载:“京师大内进御,每以非时之物为珍,元旦有牡丹花,有新瓜…… 盖置坑中,温火逼之使然。”就是说,菜农们很早就会使用温室,超越季节 培植果蔬,以供皇室不时之需。宫廷里需用的牛乳、牛羊肉由专门的机构“庆丰司”提供。

清代宫廷内为皇帝备膳厨师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清入关之后,带来的盛京满族厨师,他们大多为世传技术,父传子艺,子承父业,是清代宫廷厨师中的核心。其次是沿袭了明代宫廷留下来的山东厨师。第三部分则是依帝、后饮食爱好选用的厨师。乾隆的妃子中,有一位来自新疆和卓木的维吾尔族的香妃,宫中特为她招募回族厨师,做清真膳。乾隆十八年(1753),北京街头流行“豆汁”风味小吃,内务府亦在民间招募技术较高的豆汁厨役进宫制作豆汁。还有,乾隆帝南巡,喜食江南食品,带回苏、杭两地的厨师。这些人数量不多,最初仅是皇帝用膳时临时点菜再烹调制作。

随着宫廷饮食的发展,江南厨师成为乾隆帝正膳肴馔的专门烹制者,餐餐指名要某某人做,几乎到了非江南风味食品不进膳的地步。这样的厨师历代都有,清末溥仪小朝廷时,御膳房备膳的十几名厨师中最有名的厨师是从北京忠信堂饭庄请来的厨师郑大水。做主食的也是宫外饭庄的郑恩福厨师,溥仪喜欢他做的面食、炸食及各种粥食。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溥仪仍居住紫禁城后半部,过着逊帝的生活。溥仪对御膳的要求,打破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饭,对西餐非常感兴趣。他指示郑大水向他的英文教师庄士敦带来的外国厨师学做西餐和摆饰餐桌,还在紫禁城的丽景轩设置了西餐饭房。

清代的御厨职务世袭,三百年几乎没有变化。厨师的家眷大部分住在西郊海淀,生活无忧,但到民国时期,便开始衰落下去。不过,厨师的工资并不高,普遍厨师每个月不过五、六两银子,他们的收入主要是来源于别的途径。首先是买菜,因为他们会挑会选,内务府只能放他们出去亲自采买。 这就为厨师开辟了财源。北京地安门外,距离宫廷很近,是内务府八旗人的根据地,这里有很多人借厨师家属、亲友之名从事商业活动,发财谋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期,有一次检查了御膳房的会计,经查,她每吃一个鸡蛋,要花二两银子,而当时一两银子可以买鸡蛋150斤,由此可见,厨师们从中赚了多少银子。厨师们另外赚钱的办法是,勾结地安门外的饭馆,把皇帝吃剩的东西折销给他们。当时地安门外的会贤堂、福全馆就是靠包买宫中剩料发财致富的。想一想也是,皇帝吃剩的东西,还是会有很多人愿意去尝的。

清代皇室最有名的宴席当属满汉全席,不过因内容较多,只能再单写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