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女扮男装参加清朝考试,会有什么后果?

2022-05-19

清朝科举,脾气暴躁和女扮男装的,最好不要参加。

为何?

因为无论大小考试,从考秀才到都进士,入场之前,都要搜身——电视里那些浪漫的女扮男装浑水摸鱼考中状元的情节,在清朝中期以前,是无法出现的。

碰上个脾气暴的,两下就不耐烦了,还不得跟人家吵起来?这一吵,旁边的兵丁还不得将之以扰乱考场抓起来?辛苦准备数年,只因一时之气,啥都没了。

当然,幽默一下,还是可以的。

康熙五十九年(1720),著名学者朱彝尊的孙儿朱稻孙参加顺天府的乡试——披襟而前,鼓其腹曰:“此中大有夹带,盍搜诸?”

就这么一句,时人给的评价是,“体貌瑰伟,意气礌落,众皆目属,贝子亦为之粲然”,简直是鹤立鸡群啊。

要知道,当时为了压阵,康熙皇帝一口气派了十二个贝子在顺天府撑场子呢。朱稻孙一席话,非但幽了太过于严苛的考场搜查制度一默,也让贝子们对他的风度与自信倾心不已,觉得此君牛气,必定考得上——结果是,名落孙山。到了十六年后的乾隆元年,才应博学宏词科,担任春秋馆总裁官王掞的助手,算是入了官场——博学宏词科是什么呢?大概就是给那些有实力有名气却总也考不上进士的人的绿色通道。最开始是清初为了笼络明朝遗民所办的。

(据说是躲在深山的明朝遗民,至今不剃发)

从康熙时的不许夹带片纸只字,到道光、咸丰年间的搜检至严,有至解衣脱履者,物极必反,终于,随着参加科举的人越来越多,严格搜查,搞不下去了。“同治以后,禁网渐宽,搜检者不甚深究,于是诈伪百出”。

一放松,就出漏子了,无所不用其极啊。

我们在网上看过,有妹子把答案写在大腿上,其实都是拾前人牙慧——

入场者,辄以石印小本书济之,或写蝇头书,私藏于果饼及衣带中,并以所携考篮酒鼇与研之属,皆为夹底而藏之,甚至有帽顶两层鞾底双屉者。更或贿嘱皂隶,冀免搜检。

到了光绪八年(1882)的考试,“应京兆者至万六千人,士子咸熙攘而来,但闻番役高唱搜过而已”。实际,根本没搜,因为搜不完。

过了十年,更出格,连“高唱搜过”都懒得唱了,直接进吧。

此时,清朝卷入世界潮流已颇深了。科举考试选拔出的人才,已无法适应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为了不被历史的车轮碾碎,十三年后,科举被废除,代之以新式学校培养人才。

只是,清朝最终没能摆脱灭亡的命运。改革时机一纵即逝,慈禧太后或可在杀掉戊戌变法六君子之后的第二天再宣布他们的罪状,显得自己才是大清真正的主人,但当她终于认识到,不改不行了,却已是立宪派与革命派双双失望的时候了。

欢迎关注 屏山石(时评、历史、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