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佤族的传统教育有什么内容?佤族传统教育的历史

2022-05-19

1949年前,佤族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只贯穿在生产、宗教等社会生活活动中,未形成专一的学校教育体系,极少的私塾或学校也未形成正规教育,学校教育机构和人员奇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佤族地区的民族教育事业逐渐兴起和发展。

佤族在过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没有文字、没有学校、没有教员,停留在“刻木记事”、以实物表情达意阶段。其主要教育途经和组织形式,是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的生产生活教育,即在共同劳动生产与生活中,由长辈进行口头教育和行动教育,从中学习生产生活经验与技能。宗教祭祀、集会、歌舞、日常交往礼节、恋爱婚姻等社会生活的知识,也多靠寨子长者结合乡规民的言传身教。在口头传授中,更能发挥教育作用的,是村寨老巫师运用本民族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神话、传说、故事、歌瑶、谚语、格言等,使青年一代学到生活基本知识了,了解民族发展史,增加对自然界的朴素认识。

佤族办学堂,据史料载,也只是近百年的事。二十世纪初,清王朝扑灭了佤族人民的反清斗争后,曾在佤山办过一所学堂,入校人数很少,为时不长。国民初期,又先后在沧源地区设置“土民简易识字塾”与“沿边土民学塾”,学汉文,维持不久,无有成效。1935年至1946年间,国民党政府先后在沧源的岩帅等地开办了几所乡镇小学,设本校和分校,教师共6人,学生二百余人,从学汉语、识字到设汉文课程,时办时停,收效甚微。1943年,一个姓黄的汉族先生也曾到佤族中心区西盟佤山办了一所私塾,因条件差,于1944年夏离去。1945年,爱国人士陈易夫来到西盟佤山继黄先生之后办起了学校,招收了30名青年入学。1948年因陈先生参加革命武装队伍,终止了教育工作。1921年英籍美人传教士永文森(m.vincentyoung)等到佤山开办教堂,并以拉丁文模式设计了一套不太科学的佤文(老佤文),仅在“布饶克”方言部分信教的部落推行。佤族中信奉大、小乘佛教,是近百年来的时间。佛寺中长老、佛爷是佤族的知识分子,儿童可进寺当和尚学文化、受教育。但只在少数民族地区盛行一时,日渐衰落。

佤族传统教育的内容,是与生产劳动、宗教信仰、道德习俗等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劳动教育

佤族当时的生产原始落后,手工业、畜牧业、商业与农业都没有明显的社会分工,均从属于农业。佤族的畜牧业也很原始,就是家庭养鸡养猪,“仅作送鬼神之用”。因此,生产知识大都集中在“刀耕火种”和狩猎方面。因无文字记载,生产知识除直接体现在个体劳动者的口头经验中外,大量保存在民间口头文学和谚语、格言中。

流传在佤族人民中间关于生产劳动的歌谣、祝辞、谚语、格言,比比皆是。歌谣、祝辞押韵,谚语、格言凝炼,朗朗上口,易诵、易记,是一处生动形象的口头教材。

(2)道德教育

佤族人民很重视身体力行的道德教育,如:在原始公有制基础上的集体观念;不计较报酬多少,不多拿多占,不偷东西;吃苦耐劳,团结互助;劳动荣耀,懒惰耻辱;尊老爱幼,青年人在老人们面前循规蹈距,喝酒、饮苦茶先敬长辈;亲人出远门和归来,都要献酒祝福。

(3)婚俗教育

佤族男女青年在婚前和婚后都受长辈们良好的教育和社会道德风尚的熏染。佤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对违反婚俗的行为处罚严厉。因此,对男女青年的婚俗教育也十分重视。男女青年在婚前、婚后都受到长辈们良好的婚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