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珞巴族的人口总数是多少?珞巴族的方言文化

2022-05-19

珞巴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据1990年在中国实施普查区域的统计,共有2322人。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广大珞渝地区,以墨脱、米林、隆孜、林芝、察隅等几个边境县最集中,另有少数散布于拉萨、山南等地、市。

20世纪60年代以前,珞巴族尚无本民族统一族称,而以部落名自称和彼此相称,如“博嘎尔”、“坚波”、“崩尾”、“崩如”等。“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认并批准了“珞巴”这一族称。

珞巴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地方言差别大,没有本民族文字。解放前,只有极少数人通晓藏语和藏文,通常以刻木、结绳记事。

珞渝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高山峡谷地带,区内山脉呈南北走向,地势北高南低,逐级下降。河流多为南北纵贯,两岸陡峻,滩多流急。气候属亚热带和准热带气候,雨水充沛、土地肥沃。受地形影响,气温、气候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珞巴族谚语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珞巴族自古就在西藏的塔布、工布、白马岗和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广大地域生息。珞渝地区这种变化多端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环境,是珞巴族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源泉和基础,对该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特性和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及文学与艺术创造等,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制约和影响。同样,这种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亦为动、植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这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物产极为丰富。在密林中,生息着虎、豹、熊、鹿麂、獐、水獭、野猪、猞猁、野牛、豪猪、麝猫等野生动物及鹰、鹦鹉、喜鹊、文鸟、画眉、杜鹃、孔雀、野鸡、啄木鸟、猫头鹰、食蜂鸟、犀鸟等鸟类,此外还有各种有鳞鱼、无鳞鱼及众多的爬行类、两栖类动物;出产天麻、贝母、黄连、党参、三七、麝香、鹿茸、熊胆等珍贵的药材;生长着楠、樟、桂、栲、松、杉、柏、桦、藤和竹等。农作物品种则有水稻、青稞、玉米、小麦、鸡爪谷、荞麦、高粱、大豆、绿豆、四季豆、马铃薯、芝麻、甘蔗及白菜、油菜、南瓜、土豆、辣椒等;这里出产的香蕉、菠萝、柑桔、柚、桃、梨、葡萄、西瓜等水果弥补了西藏高原的不足。矿产资源有煤、云母、铁、铅、皂石、水晶等。

珞巴族主要从事农业。采集和打猎在生产和生活中也占相当的比重。

珞巴族的传统住房是石木结构的碉房,坚固耐久且具有很好的防御功能。他们在门上或屋内的墙壁上,画有许多避邪求福的图案。而墙上挂着的动物头首,既是财富的象征,也是对猎手打猎能力的炫耀。

珞巴族的服饰充分体现着粗犷豪放的风格,野生植物纤维和兽皮是他们服装的主要原料。男子一般穿自制的羊皮上衣或藏式氆氇长袍,外罩称为"纳木"的黑色套头大坎肩,戴熊皮压制的有沿盔帽,帽沿上套一个带毛的熊皮圈,毛向四周伸张,帽后缀一块梯形带眼窝的熊皮,据说这种装扮在围猎时能起到迷惑猎物的作用。妇女们则喜欢穿麻布织的对襟无领短袖上衣,下身穿过膝的紧身筒裙,小腿裹上裹腿。珞巴族男女都喜爱佩带装饰品。他们颈上的串珠,是用一种青蓝色的石料磨制而成的,每个成年人都有几串,盛装时可佩戴几十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珞巴人形成了赞美和歌颂力量与勇敢的审美观念,这种审美观念突出地表现在他们的服饰上。

珞巴族人传统的主食是玉米和鸡爪谷。烧烤是他们最常见的加工食物的方法。“达睐妈拜”是一种黏坨状的食物,做成后用手抓食,这是珞巴族人喜爱并常享用的一种食物。

藤网桥是珞巴族人用特有的技术,以藤索为材料编织而成的。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德兴区横跨雅鲁藏布江上的藤网桥是历史最久的一座,距今已有300多年。远远望去,这座藤网桥好像一条在空中飞腾的蛟龙。

珞巴族在长期的狩猎、采集和农业生产活动中,培养了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他们根据月相盈亏、寒暑冷暖、草木荣枯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来判断年月日,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历法——物候历。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十二次为一年。

每年庄稼收获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作昂德林节。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

也许因为没有本民族文字,也许是神奇美丽的喜马拉雅山给予的无穷艺术灵感,珞巴族人的口头文学十分丰富。篇幅宏大、别具一格的古老史诗《节世歌》苍凉浑厚,一代代传唱不息。“加金”是珞巴族民间最古老的曲调,广为流行,曲调欢快流畅,极富节奏感,是珞巴族人对家乡的永恒歌颂。

珞巴族自古就在西藏的塔布、工布、白马岗和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广大地域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