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昆明方言的渊源

2022-05-19

昆明方言与北方方言同出一源。云南的各种方言,一般是以人口占多数的某地区移民的方言为主体,吸收其他地区移民的方言以及当地世居居民的语言而逐步形成的。需要指出,这里的“世居居民的语言”是少数民族语言。此外,还受到地理环境、历史沿革、行政区划等因素的影响。昆明方言也是这样,其形成主要与昆明汉族人口的来源和构成有关。

1、昆明汉族人口的来源和构成

昆明地区所在的滇中一带,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远在3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滇池周围就有人类居住。公元前3世纪初,庄蹻入滇,在今天的晋城附近建立了滇王国,这是内地汉族(主要是楚民族)第一次向滇池地区移民。继庄蹻之后,则有汉晋时期汉族大规模的移入。

汉代进入益州郡的汉族人口有以下几类:①官吏、郡兵及仆从②民工商贾③屯兵、罪犯④散兵游卒⑤难民

昆明汉族人口的构成,以历代的省外移民为主,同时也有省内其他地区移入的。

南中大姓来自中原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他们原是汉族,掌握实权后,一方面与当地及周边的“夷”民杂居、通婚,另一方面仍然会与内地亲族保持一定联系。

在元、明时期大量内地的汉族移居云南以前,云南的居民中,除了此前不久才流寓云南的汉族及其子孙算是纯粹的汉族外,在为数众多的彝族、白族等世居民族中,也会有汉族血统的成分。

元代初期外来移民对改变云南的民族构成也有明显的影响。云南的平章政事赛典赤·瞻思丁及其子孙任职期间,从中国内地和中亚细亚等地,携带来许多“北人”、色目人在云南各地屯田戍守,其中,当有留居云南的。以蒙古族来说,当时移入云南的,至今仍有13ooo多人。回族则更多,云南几乎每个县都有回族,有些市、县,还有回族聚居的村落与街巷。蒙古族、回族尚且如此,那么,随忽必烈、赛典赤等人先后进入云南的北方汉族当不在少数。

在整个明代,多次大批移民进入云南。除北方汉族以外,更有相当数量的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汉族。如: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南京、四川、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市。今天问起世代居住于云南的汉族,其祖先何时从何地迁来,几乎绝大多数人家都会说是明代跟从沐国公入滇的,原籍是南京应天府的“柳树湾”或“高石坎”。此说流传很普遍。前几年为了修地方志,先后有数批人去南京考察,证实南京昔时确有“柳树湾”这一地名,位置在今中华门内的西部,原明故宫一带地方。那里是昔时的兵营驻地,开赴各地的士兵大都是从那里启程的。据此,则所谓原籍南京“柳树湾”之说,是指军队出发地点而言的,虽不确实,也多少有点根据。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那次统兵征滇的三个将领中,兰玉、沐英都是安徽定远人,傅友德是安徽宿州人,籍贯都在南京附近。三人跟从朱元璋举事,统兵征战几十年,其士兵当以南京一带的江淮地区人为多。

明末清初因避难而流人云南的人口中,亦多来自中原和江南的广大地区。在此前后,陆续进入云南的开矿人家,也以江西、湖广或从川黔辗转来滇者居多。

从清代中期直至现在,云南的汉族人口,究其来源,仍是省外进入的最多。昆明的汉族人口构成也是如此,所不同的只是,进入昆明的汉族,除省外来的以外,还有省内其他地区来的。

2、昆明方言的形成

①汉语主体地位的奠定

在2000年的历史长河里,昆明地区一直与内地有所交往,并且越来越频繁而且密切。立于东汉时期的《孟孝琚碑》,立于晋代的《宝子碑》、《龙颜碑》和立于唐代的《王仁求碑》等碑刻,可以推断,远到东汉,晚到唐代,至少在一些重要城镇的上层人士之中,已以通行汉语,并且使用汉字了。元代初期是云南历史发展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第一次设立行省,统属于中央,汉语设为通行的语言。明代初期,大批内地的汉族军民来到云南屯垦开发,汉族人口的数量超过了其他世居民族的数量。

县城和坝区一般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民族的人们都要到这中心来从事各种活动,为便于交际,人们只能使用彼此都懂的“通语”,这对方言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很大。

②以江淮方言为基础

云南汉族的祖先,大多数是明代洪武后期从内地陆续迁移来的。其中,以江南、江西、湖广、南京一带的人最多,也有相当数量的山西、陕西、河北一带的人,大都是北方方言。这种以安徽、南京一带的江淮方言为基础而又杂有南腔北调的汉语方言,就是昆明方言的源头。据我们考察,属于昆明方言系统和所操语言与昆明方言十分接近的地域相当广阔,人口数量很多,并且其方言相当一致,表明各地居民的来源是比较一致和相近的。

③对华北方言的吸收

华北方言对昆明方言有一定的影响,这与官场的活动和文化教育的推行有密切关系。昆明方言对华北方言的吸收,可以从昆明方言的音系、词汇和语法中找到证明。在明代前期,14世纪末年,大学者兰茂于15世纪40年代写出了两部声韵学著作《韵略易通》和《声律发蒙》,归纳出当时的昆明汉语方音,计声母20个,韵部20部等。由此可以看出昆明方言与华北方言的语音是很接近的。并且昆明方言的土语中,保留着元杂剧中所见的大量的词汇和俗语。元杂剧初期的著名作家大多数是大都(今北京)人或山西、河南、山东一带的北方人,他们在元杂剧中使用的语言当是大都一带的方言,在演唱流传中又经过不断地加工提炼。

④受其他一些方言的影响

昆明方言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其他一些方言的影响,如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