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梅县客家话学习

2022-05-19

梅县客家话是一种行用于广东梅州一带的汉语方言,历来被公认为正宗客家话的代表。梅县话在语音、词汇等方面保留了相当多中古汉语的特点。语音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声母

1.古全浊音清化,不论平仄,一律送气。如同[t'oŋ11],动[t'oŋ53],读[t'ok5],“同”是平声,“动”、“读”是仄声,都以送气的[t']开头。

2.知精庄章四组合流,中古的舌上音、齿头音、正齿音二等、正齿音三等合并成一组ts、ts'、s。如知[tsɿ44],支[tsɿ44],事[sɿ53],资[tsɿ44],四字分别归知组、精组、庄组、章组。但是,精组和其他三组在许多字上还是有区别的,区别不在声母上而在韵母上。如将[tsiɔŋ44],张庄章[tsɔŋ44],后者比前者少一个介音i。中古汉语中二三四等有i介音的字大都符合此例。这说明知庄章三组原来可能是tʃ、tʃ'、ʃ,以与精组的ts、ts'、s相对立。正如在大部分官话方言中一样,张庄章等字在tʃ、tʃ'、ʃ的作用下失去了介音i。然后tʃ、tʃ'、ʃ又合流到ts、ts'、s去了。那些依然保留tʃ、tʃ'、ʃ的客家次方言也为这个推测提供了证据。

3.见组不论何等,一律作k、k'、h、ŋ。k、k'、h遇i不颚化,这与粤、闽等南方方言相同而不同于官话方言。如见[ki31],奇[k'i11],见[kian53],现[hian53],牙[ŋa11],牛[ŋiu11],疑[ŋi11]。

4.晓母、匣母合口一二等(及某些三等,如微韵)作f,个别作w。晓母在中古汉语中作x,匣母作,全浊清化之后,合流成一个h。合口一二等及某些三等的韵母有一个介音u。这个声母h与介音u的组合,演化成现在的f或w。如欢[fɔn44],花[fa44],辉[fi44],回[fi11],还[fan11],换[wɔn53],话[wa53]。欢花辉,晓母,回还换话,匣母;欢回换,一等,花还话,二等,辉,三等。而且应该指出,这其中的w只由匣母变来。考虑到在广州话中晓母加u变f,匣母加u变w的现象,梅县话中的w有可能是受周边粤语影响产生的变例。即是说,梅县话中只有hu变f一条音变。

·韵母

1.不分齐撮(见四呼),中古汉语三四等开合口混同,即只用介音或主元音i,没有元音y。如须[si44],鱼[ji11],全[ts'iɛn11],元[ŋian11]。但臻合三等作iun,与开口不混,如斤[kin44],军[kiun44]。山合三等知庄章三组字已先一步失去i介音,因此也不与开口混淆,如专[tsɔn44](合口),战[tsan53](开口)。

2.知庄章三组后的介音i脱落,说已见上。如猪[tsu44],真[tsən44],准[tsun31],车[ts'a44],升[sən44],州[tsu44],针[tsəm44],占[tsam53]。

4.支脂之微四韵开口的字在ts、ts'、s后作ɿ。齐韵作i,少数作ɛ。鱼韵、虞韵有i介音者齐撮合流后也作i。但两者在ts、ts'、s后都没再转化为ɿ。可见齐韵变细音、齐撮合流应在这个音变之后。齐韵原来应是一个洪音,对照其他客家方言,推测这个音可能正是ɛ。

5.模韵、虞韵一等的字在ts、ts'、s后也作ɿ,和前者合流。但鱼韵、虞韵三等、尤韵、幽韵等知章组脱掉i介音后作u,并没有进一步转化成ɿ。

7.主元音是ɛ、i而中古汉语收ŋ尾的字,ŋ转成n。如等[tɛn31],胜[sɛn53],景[kin31]。

·声调

古平、入两声各分阴阳,上声全浊字流入去声,共有六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