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民国盗墓秘闻:扮成乞丐进村,盗得金银勾村女

2022-05-19

原题:民国盗墓杂闻三则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圈内说我是“盗墓专家”,其实有段时间未在新浪博客上谈盗墓了,当然不是为了避嫌,而是觉得应该为盗墓热降温。近来,文坛、影视、网上“盗墓之风”又起,今天就来聊聊“老本行”,说点几则民国盗墓杂闻。

民国盗墓故事多。笔者在《民国盗墓史·内幕卷》中,已详细列出民国年间发生的各类人类的盗墓活动情况,《民国盗墓史·秘笈卷》中便不再重复。这里仅说点“内幕卷”中未曾录入的几则“另类盗墓”故事,让读者了解一下民国盗墓中的“花边新闻”。

何谓另类?不同寻常也,另类盗墓自然就是不同寻常的盗墓。民国年间的另类盗墓,其实是一种别出心裁,是一种与众不同,乃民国盗墓者“与时俱进”的盗墓行为。

⊙自设黑话“挖蘑菇”

图:野外挖蘑菇

《民国盗墓史·秘笈卷》前面揭秘了不少盗墓江湖上的黑话,其中提到了一个盗墓隐语——挖蘑菇。这句黑话颇有来历,是民国时北平郊外一个很有势力的盗墓团伙使用的。

团伙头目叫郝二,大名郝铁,人称郝二铁,祖籍宛平县庞村人。郝二出身贫寒,有弟兄三人,郝大是个老实人,胆小怕事,郝二、郝三都盗墓,郝二成为职业盗墓贼有点偶然,据说直奉战争时他给附近古城村陈家拉骆驼,后没事干回了家。路经村南古墓群时,发现一出土器物,捡回变卖得了一笔钱财。来钱如此容易,郝二遂生盗墓邪念。

郝二虽非盗墓世家出身,但曾拜一个叫“康老头儿”、外号“飞毛腿”的老盗墓贼为师,知道点盗墓秘笈。

此后郝二搭班子盗墓,后来发展到上百人。为了行动安全,也不知道是不是给军阀做过事,学会了对军事口令那一套,郝二也在自己的团伙内部,创设了一套自己的黑话。其中,盗墓被定义为“挖蘑菇”。

一开始,郝二是偷偷摸摸地“挖蘑菇”,后来竟弄到枪支,有了实力,便明火执仗地干了。每到傍晚,郝二家门前便会集结数十人,打着旗帜、拿着锹镐锤钎、扛着洋枪,与过去生产队社会员上工一样,到白天踩好点的坟地上“挖蘑菇”。

一般来说,盗墓贼怕官府,但郝二不怕,大概是北平沦陷时间最牛的盗墓贼。据北京民俗专家关续文《京畿盗墓骇闻》一文,在京郊隆恩寺“挖蘑菇”时,郝二团伙与警方发生枪战,石景山制铁所派出“爱护会”指导官森安治郎,召集36村保甲长开会,布署捉拿郝二。

郝二厉害,竟然混进了会场,听森安治郎布置捉拿自己呢,有保甲长早就发现了,却无一人敢向森安治郎报告。

郝二贪恋女色,有一村女长得漂亮,被他看上了,便用盗墓得来的金银器打成首饰,勾引此女,终于得手,让她做了自己的女人。有一回郝二在这女人家过夜,当地警方接到情报后前去捉拿,几十名警察将他围在院子里。郝二使用双枪与警方对射,把带路的伪保长也打死了。天要亮时,郝二干脆用脚踢开大门,大喊“无冤者让路!”众目睽睽之下,骑着自行车溜了。

更厉害的一次,郝二竟然带着400人到宛平县衙“投案自首”,实为叫板。到了县衙前,让人禀报县长:“咱叫郝二,听说衙门要捉拿咱,咱郝某人送上门来了。”县长事先接到情报,听说郝二要“血洗衙门”,担心造成流血事件,只得回避了事。从此郝二更加猖狂了,公开“挖蘑菇”,也无人敢来阻拦。

后来,宛平县长采取招安的办法,给郝二加官进爵。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7月,郝二被任命为宛平县“剿匪总司令”,交出了他的左膀右臂以及其他同伙部下,受到县长嘉奖。但盗墓不得好死,郝二不久被与他有过节的当地自卫团团长潘敬宗,借祝贺之名、设酒宴伏杀了。

明修碉堡暗盗墓

图:国军挖碉堡

为了盗墓顺利得手,盗墓贼都会使出种伪装招术,以迷惑外界。

牛僧孺《玄怪录》(卷三)“卢公焕”条记,“黄门侍郎卢公焕,为明州刺史,属邑象山县,溪谷迥无人处,有盗发墓者云:初见车辙中有花砖,因揭之,知是古冢墓。乃结十人于县投状,请路旁居止,县尹允之。遂种麻,令外人无所见。即悉力发掘,入其隧路,渐至圹中,有三石门, 皆以铁封之。”

牛僧孺所记,便是盗墓贼一种“障眼法”,这也盗墓贼最惯常使用的伪装手法。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大陆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有的盗墓贼便活动开了,主动承包有家不愿意承包的古墓旁边荒地,种植上高玉米这类高杆农作物,等庄稼长高了,便实施盗墓计划。

盗墓时的障眼法五花八门,很多,除了种植高杆庄稼,有的在不远处造房子,有的直接在古旁边筑新坟,以行暗渡陈仓之实。但不论怎么样,都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变。

民国时兵荒马乱,盗墓贼便以军事活动作为幌子,行盗墓之实,如孙殿英盗清东陵便说是“军事演习”。民国年间,民间盗墓贼也有这样的事情。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9月22日陕西的《西京日报》报道了这样一件事:盗墓贼以修建碉堡为名盗墓——

在甘肃皋兰县天德乡(今榆中县来紫堡乡)境内,有明太祖庶出第14子、肃王朱楧及其家族墓葬群,当地对肃王墓保护还是算不错的,盗墓贼想法子实施盗掘。民国二十四年,有5个操河南口音的人,来到这里踏勘,声称要在此处修建碉堡。

附近农民听说后,信以为真,赶紧报告保甲长,以备接洽。但第二天,人们发现墓旁被挖了一个深坑,大家这才醒悟,原来这5人是盗墓贼,便加强了防护。到了夜里,发现陵墙上有人往来,

好像是望风的。保甲长带人上前准备围捕,村民们听到枪响,也聚集了过去。这5个盗墓贼都带枪支,持枪拒捕,有两个乘人不备逃掉了,另外三人受伤被逮到了。后被送到县政府,交法院法办。

长沙“土夫子”做伪的方法更简单,他们一般在下午太阳偏西时,才开始上山,背着锄头和畚箕,还带着一副纸牌;找到“洞子”(古墓)后将人分成两拨,安排徒弟挖土,其他的人就在附近打牌作掩护。

⊙盗墓“丐帮”

图:林永健扮演的“丐帮”帮主形象(《孟来财传奇》)

除了强盗,一般盗墓贼作案都得想办法伪装。上面的“说黑话”、“修碉堡”是行动中的障眼法。在平时,盗墓贼也得掩盖真实身价,不然让人家一看就像盗墓贼,那事还能成吗。

盗墓贼伪装自己的手法很多,如扮成收破烂的、算命打卦的、看地理勘风水的,其中伪装成地理先生的比较多,因为这些人即便走在坟地里,别人首先也不会怀疑他是盗墓贼,地理先生就是看阴宅的。如过去陕西、山西人眼里的“南爬子”、河南人眼里的“南蛮子”,都是伪装成地理先生的盗墓贼。

这样的身份特别适合于事前踩点,他们游走于城乡间、田野里,往往能说会道,很容易从当地人嘴里套到附近的墓葬信息和准确位置。这些盗墓贼与长沙土夫子,名为卖黄泥、实为盗墓一样,都是借正当职业来分散人们的注意力。

民国时,有一伙伪装成要饭花子的盗墓贼最有迷惑性。这种乞丐盗墓贼大多出现在当年山西境内。

原来,山西人,特别是像祁县这样的中南部山西人,很会做生意,形成了与徽商齐名的“晋商”,不少人发了大财,成了大财主,至今还有“金襄陵,银太平”的说法。这些土财主不像现在的山西煤老板,知道炒房投资什么的,他们心眼实,死后还希望在阴间也是个有钱人,往往会随葬很多金银珠宝什么的,坟墓造得豪华气派,有的现在还能看到。

陕西、河南这些地方的盗墓贼摸准了这个信息,便来盗掘。但在外乡盗墓是有风险的,一说话人家就知道是生人,容易被识破。这些盗墓贼便把自己扮作乞丐,这样到有钱人家讨饭,也不会有人怀疑。

他们每年的活动很有规律,一般在农闲的冬、春两季进入山西活动,这个时候青黄不接,也是过去穷人外出讨饭最多的时候。这些盗墓贼真的像乞丐有丐帮一样,搭班子盗墓。如在祁县当年便出现了这样一个“盗墓丐帮”,他们内部组织严密、分工明确、行动迅速,盗墓都在当夜完成,待墓主后人发觉后,墓已被挖开,随葬品一空如洗,盗墓贼早走了。

简介:梧桐树下戏凤凰·私家史,由著名历史学者、新浪亿万博主倪方六主持,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真相考证,秘闻杂陈,旧事重提,古事新说,提倡无负担阅读。:nifang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