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七百里联营并非刘备兵败夷陵的真正原因

2022-05-19

公元221年七月,刘备率军讨伐孙权。当时,蜀国的总兵力约为11万左右(大概)。刘备派冯习为大都督在前,领4万兵,进攻孙权,快接近一小半总兵力了,这个阵势是很吓人。而且,刘备还亲率2万(荆州兵,最精锐的主力)在后,暂时未动。除诸葛亮与阿斗有少量兵守成都,马超曹丕外,其余的部队既监视曹丕又监视孙权。一路上,刘备又用金锦、爵位诱动各地少数民族的首领头人酋长们,纷纷加入讨伐孙权的队伍。

因此,实际力量为4万(先期)或6万。零零散散的都加起来,或许有8万,号称10万也不过份。总之,刘备是在积聚最大力量准备对孙权下手。面对这种架势,孙权就很难办。究竟该怎样处理才最为妥善呢?孙权肯定是害怕的。即使两边不打,他还有点怕曹丕。如果没有曹丕,孙权和刘备还有得一拼,按均势论,孙权不至于吃亏。但现在的情况是:只要他和刘备一火拼,实力一消耗,曹丕就有条件把他吃掉。

现在,孙权看到的是:刘备正准备和他拼个鱼死网破,同归于尽。所以,孙权的决策,就是基于这一信息而做出的。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你不能假设他是假的,没有人规定敌人必须是理性的!敌人只会采用对我危害最大的一招!孙权的当务之急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先把刘备稳住,什么条件都可以商量,千万不要冲动。尽量避免大规模的消耗。一消耗就玩完了!

于是,在这期间,孙权主动拉拢刘备多次,反复讲和,说明厉害关系,刘备就是不答应。为什么不答应?嫌少。你出的价太低了。既然是孙权主动拉拢,就必然会主动分一些利益给他。如果孙权愿意分半个荆州给刘备,刘备肯定就会接受。因为无论刘备是出于何种目的,只有先得到半个荆州,才有可能再谋到整个荆州,否则,什么也没有,将达不到任何目的。

因此,刘备不接受孙权的条件,就说明他绝不会只满足得到1。1。孙权只要开出少于半个荆州的价格,刘备就不能接受。他的最低要求不能小于1。5。这一点可以肯定。孙权一不能打消耗战,二不能讲和停战,他怎么办?他没有办法了!他只有做出适当的让步,才可以满足这两个很难缠的条件。所以孙权用陆逊做这场战争的总指挥。

陆逊用兵谨慎,善于防守。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退,尽量不要瞎打。那么,变数如下:

1。最好的结果是:双方都把部队调到前线,对峙,一直对峙下去。刘备方打不过来,没有捞到油水。孙权方不丢失荆州左边的地盘。不发生消耗。

2。刘备方硬拼上来,如果顶不住了,那就后退一步。又顶不住了,那就再后退一步。刘备抢了多少是多少,总之,不能让他很容易就抢到。

3。孙权可以让步的底线是:把荆州左边的地盘还给刘备,恢复到关羽时期。这就已经达到孙权所可以忍受的极限了!

请注意:在夷陵之战中,孙权方的策略选择,只有这一种。千选万选只有这一选!所以你不要以为他们打赢了就是多么英明正确,那其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若要真打,又有谁会怕谁呢?没必要老是退呀退的。就因为不能打,不能瞎打,所以才不得不出现这样的战争局面。

在这一战中,要想打“和”,有两个位置:

1。保持现状。刘备占益州,孙权占荆州。陆逊能够守得住且不发生消耗。刘备攻不过来。双方就是“和局”。继续对峙下去。

这一“和”法对陆逊的要求很高。当然,刘备会很不服气。

2。恢复原状。刘备和孙权平分了荆州。双方就是“和局”。如果刘备还有其他要求,那就再继续对峙下去。

这一“和”法对陆逊的要求很低。孙权会很不舒服。

战争的结果,基本上就可以确认只在这两个范围之内了。

荆州和西蜀的国界是巫山,蜀兵出了白帝城,就攻打巫山,进入到吴境,连克姊归、夷陵、马鞍山等地,一直打到了猇亭、夷道,势如破竹,刘备占大优。已经得到了约四分之一的荆州地盘。不过,这一地区很荒凉,价值不高。

这一局中,刘备想强夺左荆州,孙权虽不想放弃,但真的被抢去,还是可以忍受的(这是可以忍受的极限)。因此,双方博弈有均衡点,即:在左荆州的范围内,你抢了多少是多少。

[page]

所以刘备所占的位置,就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价位”。很容易“成交”。如果孙权没有这种策略上的让步,刘备就没那么容易打那么远!攻城掠地怎么说也得付出些代价的!

请注意:孙权让步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消耗,并不是为了后来反击获胜!理由非常简单:要是后来反击不能获胜呢?谁能保证反击就一定是获胜的?那你丢失的土地还不是白白的都丢了!!!

只能是:这些土地是允许丢失的。

许多书上讲,陆逊怎么怎么用兵如神,如何如何以进为退,战术高超,最终打的刘备落花流水。不是这样的。他们现在的主策略是守和,不是取胜。如果是要取胜,那么,前面的取胜机会总是要比后来的多!这个是可以从概率上算得出的。陆逊手下那么多将领说了那么多取胜的方法,试一下总可以吧,但是没有试,为什么?不需要!

陆逊带的是5万人,对付4至6万人,可以算均势,有得一拼。但这一仗打了快半年了,左荆州也被敌人抢一半去了,可双方竟然都没死几个人。为什么?避免消耗!刘备如果攻破了猇亭、夷道,就可以进攻江陵,只要拿下了江陵,基本上就等于左荆州到手了。

行为暴露预期:左荆州共有3个地盘,以南郡为中心地盘,只要能够得到南郡,就近似于得到其他两个。南郡是周瑜最先从曹操手里抢到的,后来周瑜把南郡白给了刘备,刘备又交给了关羽,关羽又“送”给了孙权。现在,刘备想再从孙权手里夺回来。

南郡的大本营是江陵。从江陵向西的大片土地都是属于南郡的,一直到巫山止,过了巫山就是蜀国的白帝城。刘备发起进攻,一气连克巫山、姊归、夷陵、马鞍山等地,一直打到了猇亭、夷道,也就是打到了江陵的大门口!

江陵只要一丢失,刘备就可以占领左荆州。这一仗,孙权是主动让的,等于白送。有的书上说,退守是为了拉长敌人的补给线后再反击,这种方法即使能够反胜,也是下策。因为敌人敢把补给线拉长,就说明他的预算上是跟得上,预算上若跟不上,他根本就不会打那么远了!

事实上,尽管山路崎岖,运输困难,但是刘备方并没有出现补给线跟不上的危害,反而是每掠一地,就坚守严实了。刘备一直打到了江陵的大门口,才遇到了最顽固的抵抗,双方在夷陵、猇亭一带出现对峙。无论刘备怎样诱敌出战,陆逊就是坚守不出,时间耗了七八个月,都没有进展。

因此,到这个时候为止,可以看做是“和局”了。刘备已经抢到了西边的小半个左荆州,一时半刻也拿不下江陵。而陆逊只取守势,也没有非要收复失地不可。

这样就“达成一致”了,目前的位置,双方暂时都可以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双方都防范得宜,不给对手以可乘之机,互不能胜,则继续对峙下去,依然还是和局。很有可能就在这里形成新的国界!

时间一长,蜀军无法速胜,兵疲意懈。这个时候,陆逊决定要反击了!反击的原因并不是什么所谓的“刘备七百里连营”,七百里连营是没有错的。

刘备军推进至夷陵时受阻,无法前进,已经进入吴境六七百里,沿途的一些险要关口肯定是需要派兵把守的,你不可能不守!这是符合基本军事常规的。并且总计50营,前线夷陵就有40营,说明都集中在前线临敌,并没有犯分散兵力的错误。

诸葛亮没有说这不对,陆逊也没有说这不对,吴军将领更是说他已经守牢了,现在攻不破了。那是谁说的呢?曹丕诈说的,刘备不懂用兵啊,刘备不会打仗啊。

刘备再不会打仗,总比曹丕强。刘备这一趟打过来,每进一步,任意时候都是处于“连营”状态,陆逊怎么不攻击呢?可见根本不是这个原因。

陆逊向孙权汇报说了三个可胜的原因:

1。刘备放弃水军,只以陆军在前。

2。营垒已经固定,估计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又人马疲劳,已经放松了警惕,如果突然采用偷袭手段,就很容易得手。

3。纵观刘备一生,凡打仗总是败多胜少,估计这个人打仗还是不行,应该是好对付的。陆逊说的“臣初嫌之,水陆俱进”和“今反舍船就步”这两点极为重要。孙权当即拍了板,做了决定:揍他!

请注意:反击的决策是在看到刘备“舍船就步”之后做出的。不是其他。刘备开始是把水军、陆军都放在前面的,后来不用水军了,只用陆军。于是,就又有人说刘备不懂用兵。可就连小学生也知道,打水仗是需要坐船的,刘备不可能不知道。这就只能说明一点:刘备不准备打水仗!所以就不需要水军了!

左荆州和右荆州隔江,右荆州和东吴也隔江,刘备无论是想占领右荆州还是东吴,都得用船!他现在不用船,就说明他没有进攻右荆州或是东吴的这种预算!因此,这并不是什么战略错误,而是根本就没有这种战略需要!

[page]

不想进攻右荆州或东吴,就不用船,这是对的。但是,刘备的行为却暴露出了他的预期,即:刘备的目的仅仅只是想得到左荆州!

现在,他正在坚固营垒,不再变化,这一行为则暴露出:即使得不到江陵,先得到西边的小半个左荆州也是可以的,以后再想办法图江陵。

孙权先前看到的是:刘备正在“水陆俱进”,誓要灭了东吴。这是一个非理性的选择,孙权是害怕的,怕他真的不想活了跑过来拼命。现在才发现,刘备其实是在诈唬,他只是想轻易得到左荆州,而不是真的来拼命的。

如果刘备真的是来拼命的,那么,把左荆州先扔给他也是可以的,值得,至少可以缓解一下激烈冲突。可他不是来拼命的,我为什么要把左荆州白送给他?不值得。不仅不给,还要揍他!变数如下:

1。如果是打赢了,(偷袭得手),那当然是最好,

2。如果是打平了,(偷袭不得手),那还是保持现状,

3。如果是打输了,(偷袭失败),最坏的打算,左荆州给他。

孙权开始不打,是因为怕打,怕打恶了两败俱伤。所以一直不便于出手。现在决定打,是因为发现对手其实也是怕打的,你真的去打他,他不敢硬拼。

于是,陆逊乘蜀军不备突袭,结果却不利,没成功。诸将都埋怨道:“空杀兵耳。”陆逊又生一计:火攻。这次成功了,赢面相当大。刘备急望西逃窜,队伍迅速崩溃,陆逊大胜。

这一仗,双方一直对峙了那么久,并没有怎么交手,直到最后陆逊突然袭击,打的刘备措手不及,胜负才分晓出来,真正的战斗时间其实很短,败的很快,蜀军大乱,兵败如山倒,刘备也没有组织人马进行殊死搏斗,而是第一时间逃离现场。

真正算下来,陆逊等于只出了一次手,而刘备等于没出手。

气的刘备望空大骂:“天亡我也!”他没有选择非理性地拼命,也就证明了刘备根本就不是准备去拼命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三国志》云:“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

孙权从一开始就请和,刘备不答应,硬是要打,结果打输了,什么油水都没捞到,还损兵折将,这个时候他又答应了讲和。唉,何必打这一场呢。

刘备既然是先发动战争的,就可以肯定他是想赢的,若不想赢,就不会主动发动战争。那么,刘备究竟输在哪呢?

曹丕其实是希望孙权被打败的。所以故意说刘备不懂用兵、不会打仗,那是在怂恿孙权快点打。曹丕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可以依等级次序排列如下:

1。打的两败俱伤,对曹丕最为有利!

2。打伤了乙方孙权,对曹丕也很有利。

3。打伤了丙方刘备,对曹丕也还是有利的。

4。两边都没打伤,曹丕也可以接受,再继续等呗!

夷陵之战,陆逊打败了刘备的8万人,不是杀死了8万人,蜀国总共才11万兵,死8万那就灭国了!

这一战,刘备最精锐的中军没有受损,前军4万最多死了2万,再就是死了一些号召而来的少数民族的部队。8万的阵营一旦被击破,就是兵败如山倒,乱了套。逃回去还可以再慢慢整编。总之,致使蜀国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再轻易进攻别国。

陆逊也没有乘胜追击,因为他估计曹丕要出手了。曹丕果然真的来袭击东吴,但见防范得宜,只好退兵做罢。夷陵之战,刘备究竟输在哪?从战争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前倒推复盘:

倒1:陆逊攻破蜀营,蜀兵大乱,刘备逃跑。

这个时候,刘备如果顽抗到底,做最后的殊死搏斗,则胜负难以预料,说不清楚的。既然他放弃了顽抗,选择逃跑,那么,败局就此确定了。所以,这一仗的失败是从“陆逊攻破蜀营”开始的。陆逊不能攻破蜀营,则刘备不会逃跑。

倒2:陆逊攻破蜀营,是否属于必然?

凡是战争,就具有不确定性,在均势状态下,赢,没有必然性。陆逊攻蜀营的时候,和赤壁之战是不同的。赤壁之战,从一开始就在策划如何用火攻。而夷陵之战一开始并不是用火攻,是在第一进攻方案失败了之后,才临时改用的火攻。

第一次进攻是真正的偷袭,最佳时机,胜率非常高,结果却是失败的,这就充分说明了胜负的不确定性。刘备也不一定会因偷袭而失败。

第二次进攻,已经谈不上偷袭了,因为刘备已被惊动了,多少要比第一次有所防范。结果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陆逊在最开始可能没有想到。

要是这第二进攻方案又失败了,那肯定还有第三、第四进攻方案。

在陆逊攻营的时候,刘备犯有战术错误。即:当陆逊第一次偷袭失败后,刘备应该再和以前一样,派人上门挑战,诱攻、佯攻都是可以的。针锋相对不吃亏。陆逊至少又要闭门不战,延缓进攻的时间。

[page]

但是敌人进攻之后,刘备见守住了,就没有反攻。这就很明显有误,他来打你,你不管他的,就等于是继续让他存在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进攻的机会,总有一次是会得手的!

因此,这个地方有误。但这只是战术错误,战术错误没有战略错误严重,所以,这还不算致命的问题。

倒3:放弃水军,舍船就步。

吴军反击,是在看到刘备“舍船就步”后决定的。这个问题,刘备的错误不算大,因为无论你做出任何样的行为,精明的对手总是可以找到一些破绽的,任何人的行为总是存在一定的“失”,不可能完全不暴露任何信息。

孙权抓住了这个机会后,才开始准备和他对决的。从“准备对决”到“对决结束”,这一过程是双方在战前都不可知的。究竟谁胜谁负,没有定论的。

凡博弈的双方,在决斗之前,都是认为自己是“必胜”的,否则,博弈不起来的。正因为双方都判断自己可以战胜对手,所以才敢去打对手,这就构成了一个矛盾冲突,而事实很残酷:总有一方的判断是错的!错的一方将输掉!

双方都有战胜对手的条件,双方都判断自己可以战胜对手,也就是说,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某一方是必赢的,各有不同比例的胜算。单纯的从战斗过程中,得不出比较确定的结论。那么,再进一步望前推,刘备的错误,就是错在发动这场战争的“时机”上。

刘备发动战争的目的不是拼命,只是想要得到左荆州。他把部队都拉到前线去恐吓孙权,这一局势和前期孙权向他勒索右荆州时是一模一样的。

当时,刘备夺了益州,刚刚完成了跨两个州的计划,孙权就要他还荆州,他不还,孙权又要他只让出一半,把右荆州给孙权,他也不干。于是,孙权大怒,把部队都拉到前线来恐吓刘备,孙权亲自坐镇,和这一次战争的发动状况是一样的。

孙权强行占领了半个右荆州,关羽率众抵抗,当时的关羽,就相当于现在的陆逊,当时的孙权也带了约有4万左右的人,双方对峙,一触即发,形势非常严峻,和这一次战争的对峙局面也是一样的。

基本上,这一次的夷陵之战,就是上一次的翻版,不同的是:上一次在右边,这一次在左边。上一次最终没有打起来,这一次却打起来了。上一次孙权成功的勒索到了右荆州,这一次刘备失败了,没有勒索到了左荆州。

为什么相同的局面,相同的起因,相同的过程,却结果完全不同?

究其根源,上一次孙权勒索右荆州时,曹操正在攻打汉中,存在甲方对乙方刘备施加压力的外部条件。刘备害怕失去汉中,不得不满足丙方孙权的勒索,被迫把右荆州给了孙权,所以孙权得逞了。

而这一次,刘备勒索左荆州时,曹丕没有攻打东吴,并不存在甲方对乙方孙权施加压力的外部条件。所以刘备就不容易得逞。

因此,刘备的错误,是错在发动这场战争的“时机”上。

这个时候,刘备如果采用“等招”战术,等待甲方对乙方施加压力这个外部条件出现时(若不出现,则继续等),他再乘机跑过去勒索,那就很容易得逞了!孙权迫于压力,就不得不把左荆州轻易送给刘备。

1。选择在甲方对乙方施加压力的时候,刘备再跑去抢左荆州。乃必胜之道!

2。甲方没有对乙方施加压力的时候,刘备去抢左荆州。则或许胜、或许败。两相比较,优劣自现。

刘备一生打过无数次败仗,前面的基本上都是形势所逼,并没有什么错误的。而这最后一仗,则明显的是犯了战略错误。可能是年纪大了吧。在正确的时,做正确的事。切记!看了这些分析,对夷陵之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原来夷陵之战可以说是前面江陵之战白衣渡江的翻版,打的都是威胁战而不是消耗战,陆逊对刘备,与前面的吕蒙对关羽,大体性质一样,唯独不同的是曹魏是否参与。与其是说刘备战术的失败,不如说是他没有把握好战争时机。

另外,占领左荆州之后,刘备舍船就步的举动,暴露了他的动机,孙权陆逊才有了把握。

其次,陆逊对刘备也是一步一步的试探,并非一开始就有把握,而是在坚持和等待中寻找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