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时代兵器与军队的一些资料与想法
中国写史的历来都认为工匠制造业是“巧技”,最大的褒义词不过是“精奇”而已,不能和源远流长的裹脚布八股文和厚黑学相比。好不容易出个宋应星,沈括一类,也是考据的有限,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反正借此我骂一声我们的传统糟粕之一。相比之下,西方历史因为对自然科学的珍视,有幸能保存下来很多扎实的数字和技术,而且现代的技术控有钱也有闲去搞些re-enactiment之类的活动,总之资料比我们的丰富。所以查个弩,中国老祖宗的东西,居然还是英文资料最放心。可悲。
无论如何,我猜想,有些基本定律总是可以参考的。三里的射程,如果是真的,那么箭就不能太重,否则弩的弹性机关拉力就支持不了这样的数据。另外,弩置放的位置需要高,一方面可以利用自由落体的时间延长射程,另一方面高度也能保持动量,也就是弩的杀伤力。
设想如果有能射3里的弩,初始速度就要求张力大,箭杆本身要粗,导致箭的重量加大,继而导致弩本身成了一个拉力上吨的怪物。如果不能连弩,这种需要若干人推动绞盘才能拉紧弦的庞大机器,在效率上作用几乎是零。
从水战方面来看,我猜那时候的船是近战交兵的时候,手划比帆用的要多吧。即使用帆,江面不是海面,舰船速度也有限。相距3里地就开始发射,即使射程够,命中程度也可疑。除非那时候战争的人力物力极大丰富(大问号),巨弩的地毯式轰炸是最有效的大手笔,在敌人尚未靠近之前就一窝蜂清扫干净。否则这样远程的弩,作用在哪里?
当然,近距离的地毯式轰炸,我觉得还是很实用的。水军交锋,弓弩在先。一旦涉及弓丵弩,就和现代枪炮很象:制胜不在“准“,而在于覆盖面和重装(reload)的速度。
胡扯了半天,我只是想说,吕蒙和同时代的袍泽们,在基本物理常识和工艺制造上的认知,大概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只是这种知识很少能被系统的记载下来。为将者,不是看看兵书谈谈古人就能让敌人“灰飞烟灭”的。
我也多嘴几句。吕蒙此人很难说感动人,因为他的行事很逻辑,很周全。我们所谓的“感动”,大多是因为某人做了一些不合常理,义无反顾的,非常戏剧化的事情,所以才被感动了。吕蒙在历史书卷中,一直没有任何戏剧性。如此说来,他令人“佩服”的地方,倒比令人“感动”的地方多得多。
三国后期出现了一种两裆铠,就是胸前一个整片,背后一个整片,两片用布连缀起来。这种铠防护性好,而且制作简单,易于穿着,随着三国末期经济的恢复,这种铠大范围的应用,普通士卒也用这个。这种铠不仅对砍杀型武器防御好,而且对刺穿型武器也有一定防护。但由于左右臂和两肋没有防护,所以这两个地方是弱点。至于周瑜是否是在这种情况下吃的亏,GN们尽情YY吧。
三国时期,因为防御多为皮甲或鱼鳞铠,所以,箭矢多用青铜制造,也有铁制或钢制,但后者数量特别少,主要就是因为青铜制造工艺相当成熟,而且成本也低,适合大量使用。
当时一壶箭矢有50支,一般士卒作战携带两壶,也就是一个弓箭手需要一百支箭。这样,《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十万支箭,不过是一千士卒的配置而已,对于大规模战争,真可谓杯水车薪。
再者,东吴的五楼船最多可载3000人(数据看起来很奇怪)。如果3000人的数字准确,这十万支箭还不够装备一艘船的。无论如何,罗灌水虽然没有互联网八卦群,但随便找只箭掂掂重量,就可以大致推测出一个弓兵可以背多少箭。犯这种常识性错误,可见此人小白到什么地步。
三国时期箭矢根据用途,有很多种。箭的用途,又明确的规定,分枉矢、絜矢、杀矢、镞矢、矰矢、茀矢、恒矢和痹矢八种,《周礼•;夏官》称为“八矢”。枉矢、杀矢、矰矢、恒矢是弓所使用,其余四种是弩所使用。枉矢、絜矢是专供战斗用,又叫兵矢,通常用于攻守城战斗和车战。这两种箭可以在其颈部(箭镞和箭杆连接处)绑火球发射,古时称为“火箭”。杀矢、镞矢是供田野狩猎用的。矰矢、茀矢是弋射飞鸟用的。恒矢、痹矢是供习射用的。
所以孙权善骑射的说法,总觉得不免有些水份:他打猎演习,飞鹰走马之类的应该是经常参与的,但让他上战场用兵矢,估计他会怨声载道。这就跟你去靶场练习,人家总会塞给你一个0。9口径的小玩意儿,而不是野战部队用的真家伙。如果你是娇贵人物(女生),人家就会干脆给你一把0。22的匝炮儿枪一样。
兵矢根据用途,又有很多种箭头和不同的重心。加上,三国时期的弩都是复合弓,这样可以做的很短小,但射程却很远。
在三国时期,培养一个合格的弩兵只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而培养一个合格的弓箭手,至少一年。这可能也是蜀国大量使用弩的一个原因吧。
[page]最后总结下,三国时期之所以弩威力强大,主要是因为铠甲防御能力比较差。而铠甲防御能力差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经济破坏严重,钢铁产量严重下滑。
补充一句,汉末我国已经有马铠了,也就是说,重骑兵在汉代我国就有,只是很少使用。大量使用重骑兵是在晋朝了。不过由于我国地形复杂,重骑兵人和马都披铁铠,重量太重,移动速度很缓慢,而且不能长途奔袭,所以用途大大受限,到唐代就被介于重骑兵和轻骑兵间的新型骑兵取代。这种骑兵人批重铠,马批皮甲。
弩
弩在三国时期的应用大多在大量布阵中,而不是作为单兵使用的射杀武器。(大概就是地毯式轰炸的前身)。弩比普通弓强劲,射程远。在三国之前700年已经使用弩。诸葛连弩是三国时期最显著的武器改进之一。
(在这里因为弩的广泛使用,所以魏和吴也一定或多或少的用弩,不足为奇。吴大量使用的,至少是单发弩)
水军
和欧洲的登船砍杀的作战方式不一样,三国水军作战用各种箭矢(missiles)居多。这种水军作战方式知道近代才被取代。由于大量使用箭矢,导致水军一般为防御性作战。大量而彻底的摧毁敌人装备厚重的战船是很困难的,火攻是主要手段之一。
船多用“飞云”,"碧龙"为名。根据裴松之的记载,一艘载装80匹战马的船算是小船(依照船体大小,弩也应该很强,粗而紧。博物馆里的单人弩,看起来弦就有半厘米粗,可以想象大弩应该是什么样子)。公元230年吴遣一万水军至四川,可见其船的运载能力。晋灭吴时从西进军,收缴战船5万艘,包括运输船。如果吴在北方严守水路,晋不可能南下得手。
按照现代军队编制,大约1000人一团,3000人一师(不是装甲部队那种编制),万人就是3个师。
赤壁曹军20万人,濡须口一说10万,一说40万,比较倾向于前者的10万。东吴出7万人,大概是15 - 21个师。孙权出马,一定是要集结所有将领的部曲的,估计中护三司(等同于曹魏的“中军”)也都要出来,所以气势果然比赤壁上了个档次。
结论:所谓大都督,就是集团军司令……
所谓中护军,就是御林军。周瑜因为跟孙策的铁关系,担任过此职务。后来周泰接过了这差事。于是周泰的感觉,因该和赵云类似。后来濡须安稳之后,周泰担任了驻军都督。
驻军都督很搞,因为常驻的某地话,和魏的“军户”有些许不一样,吴是允许家属和军队在一起的,以便练兵和生产两不误。结果请想象,在陆口,巴丘和濡须这些常年驻军的地方,天天人仰马嘶,鸡飞狗跳;门口旌旗招展,尿片飞扬。。。。
所谓持久战,是三国时代比较赔本儿的生意。三国后期,力量制衡比较优化,很多战役都是打了几个月后,双方修书,和平退兵。主公之间通信,大将之间也通信,口水得不亦乐乎。更有小战,基本都是武力威慑。大将带兵到城下,发个信儿,守城的就把城头大旗换个名号。几天之后,和平谈判,那旗号很可能会换回来。吕蒙后期很多仗,都是这么“诡”下来的,零陵如此,荆州更是如此。
所以偶尔出现的闪电战才看起来过瘾。皖城一战,因为先头有曹操强令移民,老百姓吓得纷纷投入江南的怀抱,皖城成个光杆,可以猜测守军不多。吕蒙从开始当机立断,到后来半日破城,最后张辽的退兵,都应了他的预见。有先见之明,动手又稳准狠,真是帅得闪闪发亮。甘宁的几次截营也异常痛快。话说甘宁若是在水军,他应该是Navy Seals的头儿。如果在陆军,他就是Delta Force。结果东吴的特色让他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军陆战队特殊兵种:MARSOC。。。。
所谓部曲,就是领兵者的财产:兵士闲时种田交租,战时上阵。军饷消耗部分由自己负责,所以有吕蒙赊钱买军服之说。国家如果出钱养兵,往往是通过通货膨胀。因此吴侯动辄赏钱千万,都是通胀的结果:一个大钱值500,比津巴布韦还过份。所以吕蒙几次辞兵,最大的损失是经济上的。当然孙权是不会让吕蒙在手头上紧俏吃亏的。
所谓赏赐,古来赏金少,赏实物多。最值钱的,莫过于食邑,就是这片儿老百姓就是爱卿你的肥羊,你愿意怎么宰就怎么宰。孙小权喜欢送衣服,那是情趣所致。如果只赏衣服不赏食邑,那被赏之人,就是不折不扣的后宫包养…
所谓帆船,同时代的罗马帝国海战,还是划桨居多。但船都挂帆,猜测应该是能用,但导向的精确度和速度是无法与大航海时代相比的。东吴水师是看家老本儿,所以在风向水流上面至少是门儿清的。
前面侃过那些船据说很大。濡须之战出过五楼船,因为翻船死了董袭而在历史上留了个名字。我猜想五楼船应该是五层甲板的意思,船舷上方有2-3层,剩下的都在下面藏着。与海船不一样,江船的船底是平的。无怪乎五楼船会被风吹翻。
所谓孙小权,是三国君主中战功最烂的一个,虽然他很喜欢在各种战役上署名:御驾亲征是也。曹魏与东吴两方从208年至253年,在合肥爆发过五次大冲突,东吴从未占到便宜。其中有四次的总指挥是孙权。逍遥津惨败后,吕蒙进言:全据长江,形势益张,还是利用水军优势,不能跟曹操硬拼。这一点,如果他活得长,应该不会象诸葛亮那样做劳民伤财的北伐。诸葛为何北伐?难判。
从攻占荆州之后的30年,东吴没有再扩充一点的疆域。可叹。说到底,臣子似乎总比君主明白些。我猜吕蒙很早就想跪请孙权:亲爱的,你就不要在合肥胡闹了。诸葛也想跪请刘备:妙人儿,你也不要折腾了(虽然刘备出兵夷陵也是深谋远虑的决策,而不是什么冲冠一怒为兄弟之类)。两个主公一闹,半壁江山没了。
- 上一篇:凉秋多食红豆五大养生好处
- 下一篇:平王东迁:历史上的平王东迁的影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