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五次北伐才是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妙笔

2022-05-19

诸葛武侯一生光彩,大多数人都将隆中对作为诸葛亮最伟大的战略决策,但是实际上诸葛亮五次北伐才是其最伟大的战略决策。

北伐的真正目的------为汉延命(给对手以心理上的打击)

诸葛亮主持国事是在章武三年,先主败于夷陵,汉精锐尽失的情况下。当时吴汉不和,南中叛乱,可以说是内忧外患,诸葛亮从建兴元年(章武三年)到建兴三年春三月才开始南征,可见汉的衰落不是一般,诸葛亮才智过人,竟然用了三年才积蓄出力量去平叛。随后的平叛很顺利,“其秋悉平”。当时以汉国内人口不过一百多万,无论物力和人力,汉根本没有任何与魏一拼的资本,甚至可以说以汉的国力根本经不住魏的一击重拳,这点诸葛亮比任何人都清楚,其后景耀六年,魏灭汉,从夏开始,至冬就结束了,可以看出双方实力的差距。(几乎比诸葛亮平定南中还快啊)

按照道理,这样的国力,当权者是不会轻易拿这点家底去拼的,何况是“先帝知臣谨慎”的诸葛亮呢?可是在平定叛乱后不到两年就迫不及待的开始第一次北伐了,为什么呢?诸葛亮为平定叛乱准备了三年,为什么北伐这样关乎汉存亡的大举动只准备了不到两年呢?其后的的作战过程也十分的奇特。“使赵云邓芝为疑军,箕谷”“亮身甩诸军攻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附诸葛亮,“关中响震”,连魏明帝都御驾亲征。虽然结果大家都知道结果,但史书记载"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合战于街亭",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马谡的任务是阻击魏军,掩护主力攻击祁山,虽然战败,但诸葛亮的主力并没有受到损伤,可是就一战而退,而且退的井然有序,还掠夺人口"千余家",一点不象是被迫撤退,到象匈奴人来劫掠人口。

其后诸葛亮又分别在同年的冬天,七年春天,九年的春天,十二年春进行北伐,每次大战都是小败而退,而每次北伐的准备时间都异常的短,虽然有人认为这是诸葛亮在竭尽全力的“兴复汉室”,可是轰轰烈烈的北伐更象是小规模的边境战争,虽然声势浩大,可是过程和结果都异常的平淡,奇才诸葛亮在五次北伐的表现可以说是轰轰烈烈的没有进取心。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诸葛亮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北伐的打算,他要做的就是利用主动攻击魏国而获得一个不对称的平衡,通过不断的主动攻击,让魏国在心理上惧怕汉国,从而为汉延命,而且他做到了。在汉国前后44年历史中,魏攻汉只有3次,可见诸葛亮战略的功效。这也正是后来姜维九伐中原时魏国一直退让的重要原因。

在汉灭亡的时候,汉的家当是“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米四十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真真一个穷家(国库已经被姜维那个家伙给耗光了)。

事实上攻掠土地不是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掠夺人口,打击魏国的心理才是诸葛亮的目的。

比如在第二次北伐,出散关,围陈仓,粮尽而还。这次大战是发生在第一次北伐的同年,第一次是春天,这次是冬天,而其后第三次是在第二年春就发动了。所谓粮尽就说明诸葛亮根本就没有为这次进攻做什么准备,所带粮草居然只够用二三个月。而且撤退是有计划的,所在才会有在返回的路上伏击王双的骑兵的战斗。

第三次北伐则完全是一次战略防御式的进取,诸葛亮攻取武都,阴平两郡,同时筑汉,乐两城。而魏国的郭淮看诸葛亮准备停当,居然停止进军,可见双方都没有什么进取心。

第四次几乎是第二次的翻版,只是死的是魏名将张合,而司马懿在此时登场。

最后一次是各位认为诸葛亮打的最远的一次,打到了渭水,这次诸葛亮来了个屯田,诸葛亮是来真的了,可是双方相持只百日,诸葛亮就死了,但各位看诸葛亮的部署,是分兵屯田,而且是和杂居在老百姓家里,这可是大军对峙的情况下安排的,汉军虽然精锐,可是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居然还分兵,更杂居民间,如果魏进攻,诸葛亮根本无法集中军队,这让人看了觉得诸葛亮在找死,而实际上不是这样,屯田是假,诱敌是真。假如诸葛亮真的屯田。那么在来年收获的时候,恐怕魏国已经调集完毕,进可攻益州,退可以围诸葛亮于五丈原,所以诸葛亮绝不会真屯田,而且分兵也是佯动,就是引诱司马懿。

[page]

在五次北伐后,诸葛亮留下的汉国不是一个空耗的汉国,因为几次进攻,诸葛亮的准备时间很短,所以动用的只可能是汉的常备军,每次粮食只够运转三四个月,所以动用的粮食也只可能是汉中的储备粮,没有动用成都方面的国家储备粮。所以诸葛亮死后的汉是一个强盛的汉,另外后主在诸葛亮死后不到两年还出巡了一次,可见国力不虚。

第一次失街亭斩马谡

第二次“粮尽而还”,捎带上王双

第三次胜郭淮,平二郡

第四次“粮尽而还”,捎上张郃

第五次与司马懿对峙,病死五丈原

只败一次而已

<袁子>中记载诸葛亮兵不满五万,而且“轻锐”,可是诸葛亮所选择的进攻路线却是出散关,送宝鸡沿渭河关中平原进攻长安,潼关。这条路线平坦,虽然避免了被人伏击的危险,可是这条路线是拥有绝对优势的人,徐徐向长安压过去保守路线,而诸葛亮根本没有任何优势,只有一支三四万人的精锐轻步兵,而魏国的骑兵在这样一条路线上,绝对是诸葛亮野战的噩梦,诸葛亮可不是不懂军事的傻瓜。<袁子>中记载诸葛亮“率数万之众,其所兴造,若数十万之功”,又记载“亮之行军,安静而坚重”,这就诸葛亮为什么以这样少的军队而敢在平原和魏国作战,就是筑“据城”。但是这样缓慢的进兵,诸葛亮即没有充分准备军备,也没有想步步推进,而是每次与小败就大踏步的退回汉中,这就说明诸葛亮根本没有计划要消灭魏国,因为他知道无论如何,以汉的国力是做不到的,如果做守,也无论如何是守不住的,所以主动威慑式进攻,就成了诸葛亮最好的策略。

在<汉晋春秋>记载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在青封击杀张合一战中“获甲首三千级,玄甲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可见魏国出动了大批精锐部队,这是双方主力的一次大碰撞。

诸葛亮五次北进都是“徐徐都进”“其所兴造,若数十万之功”,兴建的营垒这样坚固烦琐,而进军路线异常保守,没有任何出奇兵的意思,所以有些人说的所谓速战速决是没有根据的。而头两次大战前后持续近一年,中间间隔不过两三月,而这是在不到三年前还在南征的情况下做到的,这一方面说明汉粮草丰足,可以支持大军连续作战,另一方面也说明诸葛亮是得到成都方面粮草支援。而汉军都“轻锐”适合出奇,但诸葛亮根本没有这样运用的意思,可见我的设想不是空洞之言。

整个大战诸葛亮都避免野战,而是用伏击和城战来尽量保持自己的实力来获得最大的效果,汉国没有在这场战争中消耗多少,但对魏国的心理打击的效果是异常的好,即使在汉灭亡一战中,邓艾钟会被阻于剑阁时,许多将领都认为已经是战果辉煌了,想退兵领赏了,可见魏将领中对灭汉都不抱希望和信心的,这足可以感受到32年前诸葛亮所实施心理战策略的影响。

顺便再说下姜维,姜维只是个三流人才,但是他“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武,明断不周”。在他当上大将军当年就来了一次蜀汉立国以来的第二大惨败,<三国志>记载“星散流离,死者甚众。众庶又是怨言,而陇已西亦骚动不宁”。可见当时局势的危机,而这些都是姜维的“杰作”,要不是诸葛诞造反,魏国说不定提前灭汉了。

随后姜维又自作聪明,将从先主就开始的外围防守策略,改成退回平原,防守各个主要城市,想用坚壁清野,游军骚扰,诱敌深入的策略。而日后汉被两三个月就被灭亡,就是姜维的“杰作”,而在最后一战中,“月余,维为邓艾所摧,还住阴平”。这就是他所施行的新策略的结果,而废除旧策略的原因居然是“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好似做买卖,志大才疏。

尤其是在最后一战中,史书用“摧”字来形容姜维的大败,而后退守阴平。此时汉中全部丧失,这就是姜维新战略的“杰出成果”。邓艾从阴平由景谷道旁突袭,是最终结束汉国的一击,可是撤除汉中外围防御,让对手长驱直入的始作俑者正是姜维!蜀汉败亡的罪魁祸首正是他!

姜维唯一一次大胜是延熙十六年大败雍州刺史王经,“经众死者数万人”,也就是这一胜让姜维成了无人节制的大将军。而这样的胜利和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在青封击杀张郃一战比就不在一个档次。<汉晋春秋>记载“获甲首三千级,玄甲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而在当时一般士兵是穿熟牛皮制作的皮甲,只有精锐部队在穿有铁片制作的鱼鳞甲,也就是玄甲(由于颜色黑而得名),而一次缴获五千之多,可见其战果之辉煌。

姜维作为诸葛武侯军事上的继承者确实是有才能,可是姜维的罪过就是没有遵守诸葛亮所定下的防守策略而最终导致汉的灭亡,而历代贬低姜维也正是这点。

[page]

姜维从延熙十六年夏开始掌权,到景耀六年汉亡,前后不过11年,他就征伐11次之多,而且还有依次延熙十九年的大败,这次大败几乎让汉国亡国,幸亏诸葛诞造反,不然魏国要提前7年灭汉。随后在景耀五年,也就汉灭亡的前一年,姜维认为诸葛亮原来防御策略“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于是撤除全部外围防御,退守汉,乐二城,并派一支游军在外围待机,结果立杆见影,第二年姜维所率的游军在阴平大败,汉,乐二城驻扎的四万大军全军覆没,最后连伏击偷渡的邓艾的力量都不够。“伏兵三校”给田章击退,邓艾幌着膀子跟在田章后面到达江由,这就是姜维的杰作。

诸葛瞻带着成都方面最后拼凑的军队,最多不过万人,在与邓艾初次交锋中居然可以将其击败,最后是邓艾亲自督战,才将诸葛瞻的杂牌军击败,而诸葛瞻最后战死,是值得称道的。诸葛瞻所交战的是成都平原,根本无险可守,如果只守棉竹,成都方面根本没有什么军队,全部军队都在诸葛瞻手里,他只能力战,而姜维正面有钟会大军,根本指望不上,如果诸葛瞻只守不战,邓艾北上可击姜维,南下可取成都。到时候可就真危险了。

姜维志大才疏,虽然人品没话说,才能也是“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但就如三国志对他的评价一样,蜀汉灭亡,姜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