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煮酒论英雄”背后曹操与刘备的心理战

2022-05-19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曹孟德这一番对英雄的定义大气凛然,精辟透彻。他被公认为三国时代的最耀眼人物,没有之一。诸葛孔明先生是借了罗贯中的东风才“近乎于妖”的。而曹操说这番话的听众只有一个,那就是唯一一个被曹操定义为英雄的身外之人——刘备

得到了当时第一号风流人物的如此高评,刘备大惊失色,手一抖,筷子掉了。他很镇定自如的找了个理由搪塞了过去。而后“操遂不疑玄德”。

青梅煮酒论英雄在演义中的记载(出自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我们看这段描述时候,在不由自主按照作者的思路走下去的同时也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一,为什么刘备要去用“惊雷“这样一个有点牵强甚至有点“欲盖弥彰”的理由来搪塞呢?而不直接迎合这曹操说“惊煞我也,实不敢当”之类的话呢?起码这样也有下文好解释啊。二,不就是个酒桌谈资么?何故大惊小怪?

可就因为这个理由,曹操这个识人高手“遂不疑玄德“。

解释第一个问题;因为如果刘备想活命根本就不能承认他“惊“是由于曹操对彼此2人的定义。换句话说,曹操说这话除了自身的判断之外还有一个目的——他就是要看刘备是否因为这句话而害怕。

为什么?曹操不能允许当今存在第2个和自己同样杰出的人和自己争夺天下。他认为刘备就是这个“英雄”但是他由于想杀刘备的想法由于“求贤于天下”的原因不能实施。所以他权衡利弊决定试探刘备看看他这个“英雄”是否是能和自己比肩的水平,如果真是那样,他肯定会不顾影响杀掉刘备以绝后患,孰轻孰重曹操早有定论。所以他才一边带着悻悻乡惜的心情一边带着试探的目的来会刘玄德,造就了脍炙人口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既然刘备是英雄,曹操得亲自会会他。只有英雄才能真正理解英雄。话一出口,曹操要的,是刘备的反映。

刘备害怕了。曹操知道,如果刘备害怕,那他就会加大杀他的决心,不惜力排除众议。因为他更清楚的知道,刘备为什么害怕——刘备也同样在心底对天下英雄有一个完全相同的论断。曹操很了解自己的志向和韬略,他知道如果对方和他想到了一起去的话,那么那个人只有一种情况,一个和自己一样志在天下胸怀大略的危险人物,也只有一种方法能去对付,杀!

反观刘备,他为什么没有因为这句话而和曹操“悻悻相惜”,而是害怕了呢。首先,他受制于人,但是疑问产生,他来投,是“贤”,曹操是不会动一个对他有帮助而且仁满天下的人的。可是,他知道自己是不会老实呆在这的,因为他要“图天下”,最重要的,他能“图天下”。虽然他目前是一个狼狈不堪要兵没兵要地没地的居无定所的“流民“但是他相信,他总有一天会得势,而且是得大势!和曹操同样的,他虽然现在光杆司令一个,但是他确实在心底没把那几个占着大地盘,把着战略地,养着N多兵的”高干“放在眼里,而且他知道,这不是狂妄,是实实在在的评价!他虽然素有英雄之名,但是出道高调,后来却一直灰头土脸的。他知道,决大多数手掌大权者虽然提到他时会恭维一两句但是是不会真正把他放在眼里的。

但是有一个人也许不是这样。自然是曹操了,表面上看刘备虽然近来屡次战败到处投靠,但是他自己清楚,他不会把这些放在心上,因为他有大志向,需要一个过程,他更不会象很多人那样悲观,因为他知道失败之是暂时的而且那样对自己没好处。

他虽然表面上狼狈,实际上却在有计划地,影响着整个局势,散播仁名,施恩要员,甚至可以通过不容易察觉的方式挑拨离间,可以说,他这一路虽然如履薄冰,但是却一直在为他的志向拨撒种子,比如在徐州,陶谦屡次欲将治权拱手向让,刘备却屡拒。原因不是他过分仁义,也不是做人“太有原则“。而是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的结果,他力量不足,无立足之地,虽然占徐州可解燃眉之渴,但是却不能长久,徐州是战略要地面临威胁重重,他要的是稳固的根据地,所以违背常理拒之不受,退居小沛避开风头,可进可退。却散播了仁德之名,获得了当地的民众基础,降低了天下诸侯的戒备之心。

[page]

他不把目前的窘境放在眼里,他要的是影响,在天下掌权者心中树立一个“懦弱迂腐”“居无定所”“郁郁无为”的碌碌形象,然而,天下百姓却奉之若主。他迷惑住了大多诸侯权贵,但是他发现了一个和自己很象,曹操。刘备知道,一个和他有同样抱负并且有真正有治世之能的人是不会在意那些常人用来度量人的诸如“实力”等的因素而会透过这些发现他的真实意图的,所以他一直在避免接触曹操。但当他最后不得不投奔这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危险人物时,他知道,他一贯的以退为进的“装,忍,让”哲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曹操的一些举措也让他感到情况不妙,所以他不惜用跑到后园去种菜这种绝招来降低曹操的戒心。

可以说,刘备虽然一直在刀尖上跳舞,但是从来没象投曹操后那么紧张。当两个当世最杰出的人物会面时。曹操一句“在家做的好大事”把刘备最后一丝希望给打破了,他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去寒暄,“曹操又一句”玄德学圃不易“才让刘备稍微安心,但和”三国演义“上不同,我认为他这远不是放心,刘备心里明白第一句话已经挑明了自己从前的种种”韬晦“策略完全被对方看透了,这第2句话只是说明还有余地可言,并非曹操没有疑虑。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书中这两句话是有一个背景的,那就是董承衣带诏案。其原意是“好大事”有可能是关于此案牵连到刘备这个情况的,但是无论刘备刚听到第一句话时怎么认为,曹操自己是不知道有“衣带诏“这回事的,况且这个事件本身都有杜撰嫌疑,所以我认为无论有没有”衣带诏“这回事,刘备听完第2句话后的想法都是一样。

有诏书的情况下,第一句话他害怕的原因是事情泄露恐怕曹操会因为“图操”杀他,曹操是否看透他的“英雄本质”还有待商榷,但看不看透不重要了,“图谋丞相”就够让他KO的了,而且不会有下文了,然而第2句话一出口“学圃不易”,刘备顿时得出俩结论:

一、他心中正在害怕的事可能不存在了,有下文,说明,对方有可能不知道,最坏也是不确定,然而“学圃不易”却暗示了刘备心中最害怕的事可能发生了,对方邀请他来是试探,为什么,对方除了一点点疑惑和犹豫之外已经把他基本看透。

二、就和最初讲的一样了。我想这时刘备一定经历着起兵以来最难熬的时刻,自己的灾星近在咫尺,自己的心思恐怕已经被猜透,他和曹操一样,他知道对方对付自己的最有可能方式和同样情况下两人位置调换自己最有可能对付他的方式一样——杀!

刘备多半知道为什么曹操为什么还留有余地,但是这没打发让他安心,他们太了解对方了。既生渝何生亮这句话恐怕用在这才算恰当吧,但是有可能曹操还没参透自己,这是刘备唯一的希望所在。

下面就来到重点,论英雄。曹丞相一这句话就象当时天上的霹雳一样轰在刘备心头,我敢说这次是刘备生平屈指可数的几次“失态“之一。那些大哭啊,慌张啊什么的一半是文学杜撰,一半是战术策略,脑子一瞬间的空白,筷子掉到地上,天无绝人之路也好,曹操没皇帝命也罢。一声炸雷同时响起,打醒了刘备,他一边拣起筷子一边思考这对策。

这就是第一个问题了,为什么要以“惊雷“来敷衍。刘备承认了失惊于语就等于赞同了曹操关于刘备就是和自己比肩的英雄人物的想法。那他非死不可,刘备不愧为英雄,他们虽然互相了解,谁也蒙不了谁,但是他及时的看清并抓住了曹操心中的一丝不确定的疑惑和犹豫和一点点对于保全“求贤天下”形象的侥幸,果断用这声救命雷,来作出一个是是而非的敷衍,迎合了曹操的心态,从而让他死里逃生。

反观曹操,他明白刘备害怕的原因,对方怕的就是在心中把自己的定位和对方对等这件事被看透,原因双方心知肚明,但是对于曹操来说,他当时实力有待加强,大敌当前,他是英雄不假,虽然能看明白刘备用心良苦的“韬晦”但是他还不至于真把诸如袁绍之流强悍的“物质实力”完全不放在眼里——那东西是要人命的!所以他需要的是更多的人才,要人才就要树立天下之信。他恨刘备的其中一点就是刘备虽然形同“流寇”但是却顶着个“皇叔”的大帽到处宣扬“兴复汉室,恩泽万民”弄得大名在外,百姓爱戴。一句话,想动他太麻烦了。

[page]

“兴恩”这句话表面上看“有大志”。可是天下诸侯都明白,“兴”是屁话,谁都不信“恩”是招牌,看着肉麻。刘备看来还真把它当回事了,岂不是大大的傻冒?也许有些人对刘备的动机还有怀疑,但是“皇叔”这个大帽巧妙的帮他掩饰掉了。他们以为刘备真把这个头衔当回事了,从而在这个前提下“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而且一点也不”务实。如果这么想,刘备真得救了。

他就是巧妙的设计了这一系列因素把自己的真正想法和志向甚至每个行动的真实意图掩盖了起来。实际上,他根本不把自己是不是“皇叔”放在心上,他也不想特意去“造福百姓”他更没想去兴什么汉室,但是他知道自己称霸天下的机会在哪,他早已经确定了一套“中心计划”所有的行动和言论,全都是为了这个计划服务,有条不紊,而且不乏一举多得的妙招。他最厉害的,就是可怕的洞察力,他知道别人怎么想,别人真正想要什么,别人看不到什么,他才会在“碌碌”中坐怀不乱,靠着影响间接掌控着局势,牢牢把握着主动。在不觉中确立优势。他一举多得的例子很多,以后的文章会专门讲这个问题。

刘备不愧为大战略家,而曹操作为同样想称雄四海的人物也作为唯一把刘备当成洪水猛兽的掌权者。却因为不得已的情况和对方的狡猾丧失了绝除这个最大后患的机会,其后,刘备成功的让曹操相信他暂时会被曹操控制住。然后抓住对方的心理松懈用突如其来的一次机会逃之夭夭。

也许历史有意让“煮酒论英雄”成为永恒的经典。曹操最终没能成就帝业,而刘备则只能感叹人生无常,郁郁而终。一山容不得2虎,但是就因为拥有这么多杰出的人物才让三国时代显得无比耀眼,两个英雄的时代注定不会有完美结局,但是他们智慧和力量的碰撞却演绎出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