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与道教 杨贵妃与道教
唐代自第一代皇帝李渊开始,便对道教大力推崇,于唐玄宗时为甚。高祖李渊起兵造反时,民间就流传着道教谶语:“老子度世,李氏当王”。偏偏,老子也姓李,自然这种特殊的联系让唐代的李姓皇帝产生了一种特别的亲切感。而玄宗皇帝自小受到其父睿宗皇帝的影响,道教浸染很深,玄宗自言:“(朕)爰自幼龄,即尚玄默”,到了登基之后,面临武则天之后佛教势力的扩张与强势,对道教的喜爱之外,也多了实用主义的政治考虑。
唐玄宗登基之后,立即开始大力提高道教的政治地位。公元715年,他作《玄元皇帝赞》,把老子的地位抬到孔子与释迦牟尼之上。老子先后多次被他追封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大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大圣祖大道金阙玄元皇帝”,并且,他御注《老子》,并颁诏全国,令士子学习《老子》,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使得老子在知识分子中被推崇到空前绝后的地步。他还提高了其它道教人物的地位。我们知道:道家《老子》到道教中则名曰《道德经》、《庄子》为《南华经》,《列子》为《冲虚经》,这便是玄宗皇帝的杰作。他还下诏追尊庄子为“南华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庚桑子为“洞虚真人”,极尽褒扬。而创立道教各派的早期代表人物亦在表彰之列,五斗米道的张道陵被追封为“太师”,道教茅山一系的创始人陶弘景则被追封为“太保”。此时,茅山宗空前兴盛,而道教天师派也在衰败走向兴旺。正如“爱物及乌”的道理,对道教的推崇也使得他喜欢与道教人物交往。当时有名的道士,如司马承桢、张果、叶法善经常是玄宗皇帝的坐上客,并以国事相咨询。玄宗,玄宗,真可谓名副其实,以“玄之又玄”为宗,竟让道教极尽荣宠,空前兴旺。
玄宗皇帝,是一个多才的皇帝,也是一个风流的皇帝。关于他和他的儿媳妇杨贵妃的风流韵事,不时地成为文人刻画和描写的对象,历久不衰。有意思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竟然无法缺少道教的衬托。
贵妃杨玉环,本来是玄宗皇帝的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在公元737年,玄宗的宠妃武惠妃去世,玄宗皇帝郁郁寡欢,后宫无数佳丽竟无法让玄宗开心颜。太监高力士为讨玄宗欢心,便举荐了以擅长歌舞著称的丰韵美女杨玉环。玄宗一朝得睹芳容,便心情大转,烦恼全无,也顾及不得父子之伦了。为了自欺欺人地掩人耳目,他派高力士召杨玉环,令其修道出家,道号“太真”,并专门建“太真宫”供其居住。关于此事,唐代著名诗人张祜有诗云:“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page]玄宗对杨玉环自然是极其宠爱,召见她时立刻谱写了旷世名曲《霓裳羽衣曲》,令乐工演奏。该曲缘自玄宗皇帝一次精神的“梦游”,其内容颇富道教“逍遥游”的浪漫主义气息。不久,杨玉环便被册封为“贵妃”。当然,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以后发生的浪漫故事的地点,也无法离开“华清宫”。华清宫相传秦始皇时始建,汉代为武帝扩建作为离宫,而唐太宗时命名为“汤泉宫”,高宗时则更名为“温泉宫”。到了玄宗则将其命名为“华清宫”,大概受北魏元苌《温泉颂》中的“渊华玉澈,心清百仞”和北周王褒《温汤铭》中的“飞流莹心,华清驻老”的启发。其长生保健之功能,无疑也使其名称带有了明显的道教意味。华清宫也因为玄宗与贵妃的爱情故事,因为历代文人关于此事的大手笔而名扬千里。最有名的除了“诗翁”白居易的《长恨歌》之外,就数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了,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然而,不幸的是,玄宗与贵妃的爱情最后的结局竟然是一场悲剧。谁是谁非?真爱假爱?可谓扑朔迷离。而在爱情的主题之外,关于杨贵妃的生与死竟然也同样充满了悬念。有人说贵妃吊死了,不可能活着。也有人说,杨贵妃为日本遣唐使所救,东渡日本。近来有学者考证,杨贵妃很可能终老于四川的“太蓬山”。该山为道教圣地之一,隋唐之后香火鼎盛,素有“蓬莱仙境”之称。当地也流传着杨贵妃落难“太蓬山”的说法。杨贵妃早年与道教交往密切,马嵬驿事变之后,很可能逃亡此地,得到当地道士的同情与保护。太蓬山山下有一墓,刻着“杨氏之墓”的字样,而当地并无姓“杨”的村民。村民们将此坟唤作“公主坟”。尽管,此地是否真是贵妃娘娘晚年的栖息之地已经无从考据了,然而贵妃包括玄宗皇帝与道教之间的联系确是千真万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