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谈笔墨情缘:深入生活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王鹤瑾摄)
访谈直播文字实录
编者按: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国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人民网文化频道特别推出“回望文艺工作座谈会一周年·文艺名家话精神故乡”系列访谈,邀请去年参会的文艺名家,回顾一年来文艺界涌现出的新气象。日前,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做客人民网文化频道,畅聊座谈会后的感悟。“习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说‘中国精神是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对此,我深有感触。”冯远表示,“艺术创作、文艺作品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作为艺术家要深入生活,热爱人民,真正做到‘深入、身入、心入、情入’,才能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好作品。”
深入生活被农民激奋感动
回顾参加习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一周年,冯远坦言印象非常深刻,获得了很大的启迪和教育。“习总书记的讲话内容非常真实、亲切。艺术家要深入生活,热爱人民,要爱得真切,爱得彻底。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拆除‘心’的围墙,要‘深入’、‘身入’,更要‘心入’、‘情入’。”
冯远作为当代中国画大家,尤以水墨人物画创作闻名。他的人物画作多是主题鲜明的鸿篇巨制,作品意象恣意豪放,线条空灵飘逸,笔墨浑朴遒劲,造型鲜活传神。从表达古代历史题材的《秦隶筑城图》到表达中国近代历史题材的《百年家国耻》,冯远深刻领悟到,只有把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才能创作出好作品。“近年来,我创作比较多的是反映普通老百姓生活的作品,比如像画西藏的一批肖像画,又如画《远山》等这样一批我当年下乡的农民形象,都是因为在生活中,他们激奋了我、感动了我,使我产生一种表现他们的愿望,这样才能捕捉每个人的个性特征,然后变成一件完整的艺术作品。”冯远强调,“如果不能做到四个‘入’,你很难让一件作品有比较深邃的思想,精湛的艺术。满足四个‘入’,是一部好作品诞生的重要基础。”
冯远《远山》纸本水墨
艺术之道追求真善美
“夫书画也者,心之迹也”,在冯远心中,艺术之“道”分两个层面。“一是技术层面,艺术创作的规律法则,以及艺术表现的基本技巧,这是‘道’,指规律性。二是形而上的,这个‘道’直接关乎于艺术创作,对真善美的追求,对艺术功能和价值本身的理想化的追求,以及作为艺术家自身的人格修为、综合素养、艺术理解。只有把形而下、形而上两个层面的东西都能够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接近这个‘道’。无限地用这种技法和精神层面上的修为接近于‘道’,它会反过来涵养你的技法甚至修为,这是互相促进的。”
对于艺术收藏领域出现的怪相,冯远表示,艺术家要有一种自我坚持,对于艺术创作的认真态度不能变,对于追求完美境界的目标不能变。“艺术家在成长过程中,必定受到周围各种环境、条件和氛围的影响,这无可厚非,我也是这样一路走来。当你经历过早期的财富积累,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达到一定的层次后,应该保持更加高远的目标。社会是变化的,环境是变化的,但是对艺术的价值理念是不该变的,不应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是成长为艺术大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冯远画作《长城》
知青岁月刻骨铭心
1969年,16岁的冯远来到了北大荒。虽然身处天寒地冻、生存条件恶劣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但冯远一直在如饥似渴地自学绘画。知青8年的生活经历,让他对农民、工人、贫困儿童等生活在下层的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感同身受。“知青的经历让我刻骨铭心,而且直接影响了我这几十年艺术创作的价值目标和求取道路。如果我在城市由校门到校门,一路平顺地走过来,也许我认识社会、认识中国农村和农民就不会那么深刻。”冯远说,“我16岁下乡所认识的东北农村和农民,跟我今天60岁重新认识的东北农村和农民完全不同。这40多年的经历,是我人生成长、阅历成长和文化素养不断完善提高的过程。正因为这个过程,我对中国的农民才有了更为真切的理解,我的笔下的人物才有更多的精神内涵。”
在当知青的日子里,冯远每天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刨土挖地,种植粮食,业余时间,就用当地农民的黑墨汁和糊窗的纸练习绘画。条件如此艰苦,是什么支撑着冯远一路前行?“年轻时,我有个很朴素的想法,就是要做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多少年后,我成为一名老师,又成为一个文化行政管理者,用句话表达我的理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艺术去影响他人。”
谈到知青生涯中的阅读经历,冯远表示很羡慕习总书记在陕北能够读到很多古今中外的好书。“我在黑龙江也能读到一些中外名著,但是数量没有那么多。我通过读书间接地理解生活、认识人生,我想习总书记也是一样的。”冯远说,“文学艺术是培养一个人的高尚情操和人格修为的重要环节。它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年轻人可以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培养一种鉴别真善美的眼光,这对年轻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许心怡/整理)
- 上一篇:蜀汉打不死的将领:廖化
- 下一篇:为什么说元朝是给中国最为丢脸的时代,都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