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揭秘曹丕最后的威胁曹彰,为什么不肯放过此人呢?

2022-05-19

曹操堪称三国时期最成功的枭雄,他建立了曹魏,取得了半壁江山,又颇有文采,真的是人生赢家,但是人无完人,晚年他在立嗣的问题上却出现了问题。

曹操的几个儿子当中有一个特别喜欢练武,他就是曹彰。曹操见他天天就知道舞枪弄棒不读书,就曾说他不读书,不知圣贤之道,只会骑马射箭这样子将来能成什么大事。谁知道曹彰听了不以为然,反驳他说,作为一个大丈夫就要学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大将军。领着千军万马,在战场上驰骋,为国家建功立业。又不是文人要读那么多书干嘛。

曹操见儿子这样意志坚定,也不再勉强他,既然他喜欢,那就成全他。当时正好有乌丸造反,曹操于是就派曹彰领兵去应战。临行前担心儿子只会练武,难当大任,战场上不止要有勇,更重要要有谋。于是特意嘱咐曹彰说,我们虽然是父子,但是派你去打仗,你就是我的部下。如果你要是打仗犯了错,就不要怪我不留情面。

曹彰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曹操的疑虑是多余的,他率着部队碰到了乌丸大军。因为自己人数比对方少很多,他知道打不过人家,于是就改攻为守,一直守在城内不出去。在那乌丸兵已经到了城下,几天一直攻不下城,就准备撤退的时候,曹彰才率兵出击,将乌丸大军打得落荒而逃,还将他们赶出去几百里。这场战役充分证明了曹操对于这个儿子有勇无谋的担心是多余的。得胜归来之后,曹操还颇为欣赏他,当众人面直接夸他。

曹彰的一生也是相当精彩,从小英武,不失大将之才。公元216年便被封为鄢陵侯,之后,在平定代北乌桓无(能)臣叛乱时,被曹操任命为北中郎将,主要是行驶骁骑将军的职责。虽然说,曹彰是曹操的儿子,但是在战场上,更多的是以君臣之称,所以,曹彰在战场是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曹操儿子的身份而持宠而娇,相反,他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并且出谋划策,击得敌人溃败逃散。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是因为他的英勇善战,颇得曹操的宠爱。

此时的曹操,开始有了让曹彰作为接班人的这一个想法。但是他思前想后,觉得曹彰虽然能够勇猛善战,是非常难得的一个将才,但是如果让他来做接班人,就觉得他勇猛有余智谋不足。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曹操还是决定让他只出领兵打仗,不要他做接班人。曹操年老病重的时候,叫曹彰来见他,在曹彰带着兵马走到半道的时候,曹操就已经去世了。曹彰于是带着自己的兵马直接去找曹植,表示愿意拥立曹植为接班人。谁知曹植竟然拒绝了,曹彰只好作罢。

后来曹彰来到曹丕这个人下棋,暗中想要毒杀曹彰,便在枣子中下毒。曹丕知道有毒的枣子,已经在枣蒂上做了记号,所以他就吃枣蒂上没有记号的枣子,而曹彰心中没有任何防备,再说又是一介武夫,他随意的抓起枣子就吃,其中有有毒的,也有没有毒的,反正他是胡乱的嚼了几口,再把枣核吐出来以后,就囫囵吞枣的把枣子咽了下去。

不久以后,毒性就在曹彰的身体内发作了。一会儿的功夫,连一口水都没有喝到,曹彰就当场死掉了。

作为他们母亲的卞太后,在曹彰中毒死亡以后,马上就猜到了这个结果。因此她当即对当众表现出一副悲伤过度,并且泪流满面神情的曹丕,在私下里提出了严正警告:“你已经害死了我儿任城王,你不能再害死我儿东阿王”。

《世说新语·尤悔》的原文是:“太后曰:‘汝已杀我任城,不得复杀我东阿!’”事实上曹丕并没有就此罢手,他在借棋杀死了他的大弟曹彰以后,继续又开杀戒。他名义上以证明才华为幌子,内心里却以借诗杀人为目的,要求他的二弟曹植,在规定走七步路的时间内,要合韵合辙的成诗一首。于是也就有了后来那个惊心动魄的《七步诗》的故事。但是毕竟曹植打动了曹丕,曹彰却死在曹丕之手。

曹丕为什么可以放过曹植却不肯放过曹彰呢?

首要我们说曹植不死应该得益于曹操消灭了曹植的左右实力,曹丕继位今后曹植现已没有才能再和曹丕对抗了,并且最初支持曹植的人大部分都是文人,这些人有才但无兵权,造反是很难成功的。那么曹彰呢?曹彰的状况就不一样了,曹彰尽管才活了35岁,但他时间短的一生基本都是在征战中度过的,而是其时的曹魏名将张辽等人从前都和曹彰并肩战斗过,能够说曹彰在军中是有必定的人心根底的,并且曹彰自己仍是一员能征善战的猛将,所以曹彰对于曹丕来说始终是一个巨大危险,有必要是要拔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