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何说战船是自己烧的呢?

2023-04-05

  赤壁之战曹操为何说战船是自己烧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是蜀汉和孙吴联手,改变了东汉末年历史,成就三国鼎立的一场大战,围绕着赤壁之战,罗贯中花了许多章回和笔墨,细节和人物刻画得非常细腻,可是里面许多我们耳熟能详情节,例如:蒋干盗书、草船借箭、孔明借东风、大战长坂坡都是罗贯中脑补出来的。

  真正《三国志》记载赤壁之战非常的简单,甚至一笔带过,压根没有当重大事件来记录,对于如此的重大转折,在《魏书武帝纪》,《蜀书先主传》,《吴书吴主传》,就一句话而已。

  《魏书武帝纪》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亡者,乃引军还

  《蜀书先主传》记载: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追至南郡,又疾疫,北军多亡,曹公引归。

  《吴书吴主传》记载的内容也说的差不多,可见曹操说的倒是没错,赤壁之战最后撤退,是他引军北归的,并不是因对刘备孙权的作战失败导致,原因是当时曹军大营出现疾疫,曹操没办法只好撤退,盘算着来年继续再给孙权和刘备一个教训。

  曹操性格特别有韧性,擅长持久战,对张绣就曾经讨伐过三次,所以这次失败对于曹操不算啥事,后来对付马超,曹操也是先输后赢,所以在当时赤壁之战并没有后世宣扬的那么重要。

  而三国志中,记载赤壁之战最大篇幅的,反而是周瑜传,还有诸葛亮传,能看到对于赤壁之战,是周瑜和诸葛亮两人的高光时刻,特别是周瑜力劝孙权主战,反对张昭的投诚上出了大力,在后来的指挥中可圈可点,以弱胜强完全掩盖了孙权的光芒,此时的诸葛亮在配合周瑜中,于刘备阵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他两人才是赤壁之战最大的受益者。

  不过虽然周瑜和诸葛亮都智慧过人,但是曹操的麾下也有神机妙算的军师,其中不乏在能力上和曹操不相上下之人,难道他们就没看出周瑜和诸葛亮的诡计吗?真的只有徐庶看穿了不说吗?

  其实,《三国演义》过于抬高了诸葛亮和周瑜,导致引导了读者的思路固定模式化,认为曹操手下都是一些没用的文臣墨客,只有徐庶最厉害。真本事的郭嘉刚好之前就离开了曹操,所以曹操才有此败。

  不过这个不是真相,真相曹操说的没错,其实就是他自己撤退的,至于焚毁了舟船,也是曹操故意为之,其实曹操是将计就计,利用周瑜和诸葛亮的计谋,趁机全身而退,保住了自己的实力不受损。

  怎么这样说呢?我们整理一下曹操当时的作战次序就能发现一二。

  赤壁之战开启于,曹操完胜了袁绍和乌丸以后,趁着荆州刘表新亡,带着号称百万之众,很快兵不血刃轻松取得了荆州,到了同年的冬季,曹操率领百万大军进攻孙权和刘备。

  曹操当时仗着人多就是道理,兵分两路。一路走陆路,曹操的主簿赵俨,还有一众的武将,于禁张辽等人,协同荆州的武将文聘带着江夏的荆州军,合计四万人,沿着襄阳南下,以闪电战的攻势,忽然让虎豹骑,袭击了刘琦所驻守的夏口。

  还有一路水军,则是曹操亲自指挥,联合荆州军士十五六万,坐着战舰沿着江陵顺长江东下,直扑刘备的老窝;在沿江而下夺取孙权水军总部柴桑。

  面对曹操的倾巢而出,周瑜与刘备计划了很久,作出相应对策。他们也一样的兵分两路。一路由以威震华夏的名将关羽,带着一万名水步兵,在夏口和曹军抵抗,一路打一路撤,主要就是迟滞曹军的进攻,保障周瑜水军侧翼的安全

  还有一路,主将周瑜带着三万水军、还有刘备亲领数千精锐,在樊口逆江赶在曹操之前,封锁了陆水,在赤壁一带江上还排出了船阵,在此处对曹操的水军进行阻击,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曹军虽然人多,但是中原的军队缺点旱鸭子多,拼水军曹操无法和熟练的周瑜的江东兵相比;更何况新降荆州兵并不给力,本来顺江而下的曹操,来到了这里,在速度和机动上都占有优势,可是他们不擅长水战,将自己的弱点暴露给了江东水军,人多船多的优势,反而变成了极大的劣势,

  另外,周瑜很会选地点,赤壁上游窄下游宽,赤壁江面的宽度仅有一千多米,由于中间收窄,水流速非常湍急;江水波涛猛烈,江面情况复杂险恶,对于不懂这里情况的船夫,特别是古代的传统木船,船很容易失控。但是对于江东的周瑜来说,蒙着眼睛都能度过的地方,反而对曹操作战更有利。

  周瑜精心挑选的赤壁为战场,其实利用自然环境,最大限度扩大自己优势。曹操虽然在中原天下无敌,偏偏在水军上却不是周瑜的对手。周瑜自小在江东成长,水军自然是强项,可以说是这才是他说服孙权的底气,如果在陆地两军对垒,周瑜未必就是曹操的对手了。

  曹操自认为自己实力够强,打大耳朵刘备和紫胡子孙权,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才写信给孙权让他早点归降。可是在赤壁,遇上周瑜和刘备的联军,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水战干不过周瑜,当时的条件,还要全军弃船上岸改走陆地也是不幸,因为两岸的环境地势陡峭,赤壁当时是一座石头山,就像是一柄利剑,直插云霄,就连个上岸爬上山的落脚点都不多,曹操十多万人,怎么走陆路呢?

  曹操非常无奈,打又打不赢,将士们有不熟练水战,想来只好退到乌林扎寨。乌林镇古代叫做云梦泽,是长江古代出名的水乡泽国。古代湿地沼泽,都不是安营扎寨的好地方。曹操也不是不知道,但是没有办法,只有扎营在这里,由于选址不当,污泥淤积导致蚊蝇滋生,曹军住的地方小却住着十几万人,导致很快就出现,小规模的病疾悄然的扩散,并且由于病的人太多,影响了当时曹军的士气,对于曹军将士来说这里就是一个噩梦。

  曹操无可奈何啊,有啥办法呢?

  周瑜封锁了赤壁,岸又上不去,在乌林骑虎难下。当时又遇上了长江湿冷的气候,曹军又缺少驱寒的衣服,冷风加上湿润的小雨。除了寒冷,曹操的军粮才是大问题,当时和周瑜的对持让粮食耗尽,曹操只能靠货船从长江运过来。可是曹军水战并不擅长,此时周瑜的水军控制长江,经常骚扰曹操的粮船,导致曹操的粮食根本周济不上。曹操别无选择,通过陆路转运粮食。

  不过问题就是,周瑜选的地方太好了,这里是湖泽地区,导致陆地交通也不不便,根本无法供给大量的粮食给曹操。结果,曹军的将士因为饥饿无法获得支撑,曹营里战斗减员达到了50%以上。也就是说,曹操的如果僵局继续下去,反而曹操是无法取胜不说,还有可能全军覆没。

  曹操必须要做出选择,而曹操还是选了撤退,即便是黄盖不诈降,周瑜不用火攻,曹操也会往北方陆路撤离,结局是同样的。但是有个问题,曹操是一代枭雄,如果是在陆路撤退的话,那么自己的数千战船总不能给周瑜和刘备吧,曹操估计是想过咬咬牙全烧了。但是此时却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荆州水军怎么办?

  他们当初跟着曹操,大多是无奈之举,曹操如果是输得很彻底,恐怕他们就等会倒戈刘琦、刘备,曹操反而会有危机。所以“火烧赤壁”,曹操还得多谢周瑜。周瑜的一个奇妙的想法,让曹操避免了全军覆没,还不用自己动手,除掉了后患,对于曹操来说,物资烧掉可以再来,荆州水军没了,他也不心痛,反正只要自己留的青山在,哪怕没材烧。

  我猜想:周瑜打黄盖,再用诈降的计策烧船,其实曹操和谋臣早发现了,不过曹操却主动放他们过来。其实曹操就是找台阶下、这是最好的退路,而他当时关心的地方,不是赤壁的一战输赢,而是全局的考虑。

  如果这个假设是对的,那么赤壁之战很多曹操接受黄盖的诈降就不难理解了。

  因为在历史黄盖诈降可说是漏洞百出。

  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况,黄盖是孙家的三代忠臣,众人都知道他“受孙氏厚恩,常为将帅,见遇不薄“,所以他借口以“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投降曹操,当时曹操在水战失利,士卒饥疫的情况下,这完全是说不过去啊!

  在东汉末年,将士出征,家眷在后方为质,所以三国的降将,如果不是被逼得太绝,很少会出现临阵倒戈。黄盖这样的说法去临阵降魏,曹操用脑子也想到,一位孙坚的忠诚的老将,为啥那么拼命投降自己,图的是自己帅吗?

  曹操对这事非常的机灵,可以说曹操的确是一代影帝,他想做了一个疑问:“但恐汝诈耳。盖若信实,当授爵赏,超于前后也。”曹操怀疑黄盖有问题,不过却依然相信了黄盖,特别是他对黄盖的前后不一致,黄盖来降时,还派船去查实,到了火烧赤壁的时候,反而却全然的相信,不阻拦还看着他冲到近前,曹操在东汉末年的外号是啥,乱世之枭雄,这完全不是他多疑的行事作风。

  由于这个漏洞太大,罗贯中才脑补“周瑜打黄盖”,让人相信是黄盖演技太好的缘故。

  还有,三国志中,庞统曹营献计子属乌有的事;史书说“操军船舰,首尾相接”但是没有说铁索连起来,这段故事是罗贯中借用了朱元璋和陈友谅的连环船大战,同时火烧赤壁的细节,许多来自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

  特别是当时黄盖的降船开过去要时间的,这段时间里,用篷布很醒目地盖上装满柴草,曹操的人不是瞎子,那么多谋士、大将,怎会一个都没对黄盖起疑心?

  所以,真正的火烧赤壁,曹操有意放黄盖过来,所以干脆就将计就计,自己帮黄盖加把火,“烧其馀船引退”。至于说“诸葛亮借东风“,曹操的手下,还有荆州的精锐,不可能不知道这一带的风向,在黄盖诈降,曹操就知道周瑜火攻意图,不过就是找到一个机会撤军,总比被后来杨修看出来,传了出去那样没面子的好把!

  而且,在三国志中,赤壁之战曹军虽然是输了一场,不过就是烧掉了一些船和损失了些人,并没有受到很大损失,可见曹操早找机会要撤退。只是当时曹操要考虑的就是的荆州水军,因为曹操不可能让他们投靠和留给刘备和孙权。经此役后,荆州水军就基本全完了,曹操也安心的回到了铜雀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