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康熙为什么执意撤藩?什么是三藩之乱?

2023-01-29

  爱新觉罗·玄烨,即清圣祖、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1661年,当顺治帝咽下最后一口气后,爱新觉罗·玄烨登上皇位成为了新一任君主,年号“康熙”故又称之为康熙帝。

  只有八岁的他坐上了至高无上的宝座,他的左膀右臂,就是辅佐过顺治皇帝的四位大臣。这四位大臣各怀心思,又互相制衡,康熙帝的日子过得“如坐针毡”。

  就在登基几年后,大臣之间的争斗越发分明,刚踏入舞勺之年的康熙感到非常棘手。

  可他不知道的是还有更棘手的“祸患”在等待着他,不光是对皇权的挑战,更是对他个人能力的挑战。

  公元1667年,经过艰难困苦康熙帝终于从四辅臣手中拿到实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当家人”。

  正当长舒一口气的时候,另一件大事却成为他的心头之患。那就是不断有人上奏朝廷向他揭发西南、东南边疆地区的“三藩”之乱,请求朝廷撤藩。

  那么何为三藩之乱?又为什么非要撤掉三藩,这就要从顺治帝时期说起了。

  “三藩”里的藩就是藩王的意思,是三位在顺治帝年间派往云南、福建、广东平乱的三位将领。分别是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继茂(后来其儿子耿精忠袭承)、平南王尚可喜

  当年战事吃紧,顺治帝派三位汉将分别去到以上三个地方驰援平叛。三位将领所向披靡很快就完成了朝廷交代的任务,朝廷封王赏地,各自割据一方。

  其实大家不知道的事,当时是有四位藩王的而不是只有三藩。

  公元1649年,朝廷进行了一次册封,封孔有德为定南王,此时清朝便是四藩王鼎立的局面了。

  3年后,也就是顺治九年。在广西桂林的一场征战中,定南王孔有德及儿子双双阵亡。他的部下全都归于女儿孔四贞和女婿孙延龄统领。因为没有儿子可以继承爵位,所以他的藩王就此撤销,四藩变三藩,三藩的局面就正式定型了。

  话说回来,当时战局已定,三藩在各自的地盘上雄踞一方,屯兵数万。边疆局势也得到了稳固,再没有外敌滋扰,可产生了新的矛盾。

  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也确实是这样。当年派三藩去平叛的时候顺治帝压根儿没想那么多,只想到用他们的势力可以稳固局势。

  哪曾想养虎为患,三藩在各自的地盘上日益壮大,渐渐地朝廷失去了对三藩的掌控。

  三藩王在各自的地盘上可以说是在“只手遮天”,不仅不听朝廷调令,还鱼肉百姓,四处敛财。由于属于藩王管辖,平民只能敢怒不敢言。

  而这只是他们诸多行径的冰山一角,真正引起朝廷各方势力声讨三藩的原因是,他们在当地胡作非为,抗拒朝廷。当地的官吏都由他们随意调配,朝廷的指令是一纸空文。

  更可怕的是,除了鱼肉百姓敛财之外,他们还会向朝廷伸手要去大量军饷用于开销。

  每年朝廷拨给各藩王的开销均达数百万两白银。在三藩中又以平西王吴三桂索要最多,接近一千万两白银。

  可以说,朝廷快被三个藩王给掏空了。还不算完,鉴于三藩如此行径,朝廷每年还要单独拿出大笔钱养精蓄锐用于防范他们谋反。

  所以说这三藩是康熙帝心里的一块心病,早除早好。如今有那么多人提议废除三藩,当然要顺水推舟联手各大臣想个万全之策。

  康熙帝思前想后决定先从收缴藩王将印开始。

  当时朝中有大将军兵权过重不可久留帅印的规定,每当处理完事物必定要将大印上缴朝廷统管。先前因忙于其他要务朝中无暇顾及,所以康熙此次收缴藩印师出有名。

  话说三藩也不是等闲之辈,既是久经沙场的悍将,更是深谙官场的能人。他们明白上缴大印后康熙一定不会放过自己,所以拒绝向朝廷妥协。

  尤其以平西王吴三桂最为抗拒,康熙知道三藩中吴三桂最“刺头”,只要搞定他,其他两位藩王定会屈从。

  恰逢当时的吴三桂儿子吴应熊是驸马,暂住京中,康熙暗地里将他软禁并让他差亲信带话给其父吴三桂:“往日是因为边疆变故将大印赐予,这是权威。今日天下已定,为什么还不归还?”

  收到儿子的传话,吴三桂只得妥协,但他是非常恼怒的。其余两个藩王见吴三桂都缴印了,自己也只好跟着把藩印一并交还朝中。

  没有了藩印,下一步就该解除藩王职位了。

  眼见朝中耳目传来的诸多不利消息,藩王们各出奇招。在朝廷面前假意示弱,以求自保,但背地里却是招兵买马屯粮待反。

  公元1667年,吴三桂率先告病,称眼疾请求辞去云贵两地事务,康熙帝毫不犹豫地恩准了。不过仅仅过了两个月,就有同僚上书朝廷,帮吴三桂求情:“目前边疆叵测可虑,请朝廷收回成命,将当地事务还是交于吴三桂管辖”。

  康熙哪能受此威胁,断然拒绝了他们的所谓“请求。”他的态度很坚决,心中只有八个字:藩王之乱,势在必除。

  公元1673年,平南王尚可喜年满七十,向康熙帝告老还乡,并奏请将平南王藩位让其儿子尚之信袭承。

  康熙帝见时机来了,颁旨同意尚可喜告老还乡。而他的藩位不再保留,也不会被任何人袭承,原所属左右两营绿旗官兵皆由广东提督管辖。但尚之一族兵吏具体撤退事宜却是一拖再拖,始终不见下文。

  不管如何吧,到此刻三藩之中的平南王算是被彻底撤掉了,目前剩下的就是平西王和靖南王了。

  这时吴三桂和耿精忠有点慌了,平南王没撤之前好歹还是“三足鼎力”。现在忽然少了“一足”,“两足”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呀。

  俩人一合计,急忙上书康熙,也请求撤掉他们自己的藩位。其实他们目的是想试探下朝廷的虚实,并不是真的想让康熙帝把自己给撤了,反言之他们更希望的是康熙驳回他们的撤藩请求。

  收到倆人的撤藩申请,康熙并没有马上做决定,而是跟众大臣商议到底该不该批准的问题。

  大学士索额图等人认为,剩下的这俩藩王是屯兵数万乃至数十万的大将,如果执意撤掉,一旦谋反,怕朝廷无招架之力。

  康熙态度异常坚决地说道:藩王蓄谋已久,不早除之定会养成祸患。现在撤了他要反,不撤将来他也要反,还不如先发制人。

  就在下令恩准撤藩二个月后,吴三桂果然反了,当场扣押朝廷使臣傅达礼、折尔肯,枉杀云南巡抚朱国治

  其还写下“反清剿文”,聚结20余名明朝降清将领,纠集20多万力量东南西北四处发难。

  公元1674年初,正值平叛吴三桂焦灼之际,朝中局势又进一步恶化。

  一直暗中观战的靖南王耿精忠被吴三桂蛊惑,也跟着反了,一时间闽浙地区也开始战况告急。

  至此,平叛战火算是正式蔓延开了。吴三桂脑子非常灵活,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力量依旧不足以跟朝廷对抗太长时间,他把眼光放在了满清绿营兵身上。

  满清绿营兵士是不同于八旗兵的汉族兵力,在朝中的地位比八旗兵低很多,连待遇都相差很大。

  吴三桂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对绿营兵的将领许下不少承诺,短时间内,兵力扩充数十万。

  康熙一看也急了,再这么下去,这60万的绿营兵可就全成吴三桂的了,到那时朝廷必是一番苦战。

  康熙急忙下令安抚其他并未附和吴三桂的绿营兵将领,同时加强绿营兵的管理和断了两位藩王的粮草双管齐下,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除了安抚未随波逐流的将领,康熙帝还会剿抚并用地对俩藩王的下属好言劝告,有很大一部分将士迷途知返,重新站到了朝廷一边。

  其实在两藩王中吴三桂一直都是块硬骨头,康熙帝明白要想有突破口还得从靖南王耿精忠这里下手。

  自平叛以来,朝廷已将吴三桂在京中的子孙净数剿灭(其中正法的不在少数)。却唯独对耿精忠的亲属依然如故,连其所属兵吏也并未治罪。

  只因他对耿精忠还是有所怀念的,自耿精忠之父起,耿氏一族就没做过像吴三桂这般刁难的事。此次逆反完全是受吴三桂唆使,故此才对他的家人格外开恩,当然这样做也是康熙帝准备的后手。

  在一边平叛一边招抚的过程中,耿精忠终于是无心再战,于公元1676年十月归降,后于公元1682年正月被定罪处死。

  这边刚拿下个耿精忠,那边却又多了个平南王。在康熙12年的时候,平南王已经被撤藩,但却没有真的撤离。

  靖南王耿精忠的倒下,让平南王看到了希望,只因不甘被撤。当时平南王尚可喜年事已高又卧病在床,一切事物都由长子尚之信代理。

  在受到吴三桂招讨和许诺虚职的情况下,这位沙场小白毅然决然地夺走弟弟尚之孝兵权举兵作乱。

  但小白就是小白,论文韬武略,尚之信怎么可能是朝廷对手。仅仅坚持一年,就主动请降,打脸至极!归顺朝廷也只是权宜之计,尚之信一直心有不服。

  后来,朝中命尚之信率各部讨伐平西王吴三桂,尚之信极力推诿不肯出力。

  此等二心康熙于公元1681年来了个大清算,将其陈年旧账一并翻出,尚之信被下旨赐死。

  再来说说平西王吴三桂的状况,三藩中有两藩归降,现在只剩他唱“独角戏。”

  几年的逆反生涯令他早已精疲力尽,他早无心再战,但早已没有回头路,被抓到的下场只有死。

  5年后,丧失主动权的吴三桂还想做最后一件事:那就是穿上龙袍坐上龙椅,受万人敬仰。

  三月,吴三桂在衡州登基,自命国号为大周。

  此时的吴三桂已是重病缠身,5个月后便病死他乡。

  他死后,孙子吴世璠继位,军心不稳、人员涣散。这样的大好时机康熙帝自然得抓住,他调集大量火炮,几路并进逐个击破。

  公元1681年,吴三桂所属各部被全盘击退,其位继承人吴世璠自刎,首级及其残部将领被送往朝中待审。

  到了这个时候,康熙帝才算是能真正睡个安稳觉了,八年平叛对他这个仅仅28岁的年纪来说着实煎熬。但对于这个将来会在位61年的帝王来说,这还只是他生命中的一次随性发挥,他要走的路还很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