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安史之乱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呢?

2022-10-12

  安史之乱虽然只有8年,但却历经三朝,从唐玄宗、唐肃宗直到唐代宗时被平定,对当时世界第一强国大唐王朝带来了几乎是灾难性的影响,成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唐朝可谓元气大伤。然而这场史上罕见的大动乱给唐朝带来的灾难究竟有多严重?恐怕后世难以想象,咱们先来综合回顾一下。安史之乱给当时的中国带来的危害大致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导致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旧唐书》这样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这场史上罕见的浩劫几乎把当时中国的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就是唐朝的核心区,包括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甚至安徽的一部分,都搞得一片荒凉。

  大诗人杜甫在其诗作《无家别》中是这样形容的(此诗长达32句):“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可见当时的境况是如何的萧条。

  据有关资料记载,在安史之乱还未结束的公元760年,全国各州上报的户口为2933174户,大致为1600万的人口,同安史之乱前的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各州上报的人口数量5200万相比,当时人口6年间就损失了3600万!超过了三分之二!可见这场战乱有多恐怖。除了战场上的直接死亡外,因连年征战,农业生产等很大程度处于停滞状态,造成物资十分短缺现象,使广大百姓都流离失所,饥荒、疾病以及其他自然灾害也让死亡率大大提升。而在古代,人口的大量丧失,就象征着或者直接导致国力的急剧降低。

  其二是,社会陷入混乱,藩镇割据从此更加严重,唐政府难以控制。安史之乱,对唐王朝的封建中央集权造成了严重打击,为地方割据创造了条件,使唐王朝走向分裂,自盛而衰。叛乱过后,安史余党在河朔地区自然形成藩镇割据。当时史思明之子史朝义从邺城败退时,朝廷派遣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追击,仆固怀恩等有意将安史旧部力量保存下来,让他们继续控制河北地区,使安史旧将田承嗣、张忠志、李怀仙等皆领节度使之职,所以他们顺理成章地控制了“河北三镇”;此后其他地区,如河南、山东等地区也被李灵曜,李希烈等割据控制,致使后来唐朝中央为平定割据势力搞得精疲力竭,仍没有去掉地方“尾大不掉”的状况。

  其三是,战乱造成了社会矛盾的尖锐化,使农民起义(或暴动)频繁发生。战后,因为人口大减,当然带来的后果是劳动力严重不足,农业生产出现萧条和严重倒退;而另一方面,统治阶级的“消费能力”不会明显降低,皇室贵族们该挥霍还得挥霍,生活照样奢侈,所以朝廷对地方的赋税不会降低多少。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史载陕西潼关至河南虎牢关之间,几百里内,仅有“编户千余”;河南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但唐朝政府却把苛捐杂税等负担强加在有户籍上的农民身上。

  这样自然对广大百姓造成的苦难更加深重,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起来反抗,形成唐中叶之后各地农民起义(或叛乱)的产生。唐代宗一朝,全国各地叛乱四起,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发生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的浙东袁晁之乱,同年的浙西方清之乱,以及同期的苏常一带的张度之乱,舒州杨昭之乱,永泰年间(公元765年)邠州之乱等等。这些叛乱虽说都被镇压,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其四是,安史之乱造成了唐朝边疆方面的隐患。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小藩国(少数民族政权)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全部调遣到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的吐蕃人则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等地;至数十年后,约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更加岌岌可危。

  总之,一场安史之乱让曾经鼎盛辉煌的唐王朝陷入重重困境。唐朝立国总共289年,从618年开国到763年安史之乱结束,经历了145年;然后再到907年唐朝覆灭又经历了144年,几乎对半。那么既然唐朝经过此次战乱元气大伤,陷入内外交困之状,为何还 又持续了一半的“寿命”144年呢?这道科考题给出答案。

  这里面当然有许多原因,比如俗话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等,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唐朝上层权力机构的运作,因为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上层不行,整个国家就会乱套,不可能有出路。具体地说,就是朝廷,唐中央政府的规划建设如何的励精图治了。这里有个很重要的举措就是如何用人,利用人才来对满目疮痍的国家的重建。具体来说,就是朝廷如何选拔人才了。

  我们知道,唐朝选拔人才的最主要的机制还是科举制。尽管科举制在历史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被后世广为诟病,比如说他是“八股文”等,但在当时它无疑是一种最合理最先进的人才选拔机制。何以见得?这从科考的题目里便可窥见一斑

  其实古代科举并非一个“八股文”就可以概括的,它既然能在中国存在1300年,也不是一无是处,徒有虚名。在古代的科举命题里,最重要的是“时务策”,也就是考察一个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命题。比如苏东坡当年参加科考,就以一篇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被欧阳修欣赏,从而名震当时。

  同样在唐朝科举考试中的策论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唐朝著名诗人元稹,他当年参加科举考试所写的策论文就很有水准。在《全唐文》中就收录了元稹当年参加制科考试的考题和他的“应试作文”。

  当时科考出的题目是这样的(题目内容较多,此处节选一段)——

  问曰:朕观古之王者,受命君人,兢兢业业……我国家光宅四海,年将二百,十圣宏化……自祸阶漏坏,兵宿中原,生人困竭,耗其大半。农战非古,衣食罕储,念兹疲氓,未遂富庶。督耕植之业,而人无恋本之心;峻榷酤之科,而下有重敛之困。举何方而可以复其盛?用何道而可以济其艰?既往之失,何者宜惩?将来之虞,何者当戒?……

  题目的大意是,我大唐王朝已经立国近200年,国力昌盛,举世闻名;但自安史之乱以来,中原地区,战争连绵,百姓逃散,民生痛苦,国库空虚,国力衰微。目前,国家在极度的困境之中,应该如何应对?政府要求百姓务农,大家却人心惶惶,并不安心在家乡居住和生产;政府欲加增商税,人们又说税 赋过重,难以承受,对朝廷满腹怨言。(各位考生,各位举子)你们有什么好办法重振大唐雄风?有什么建议让我大唐走出当前的困境?国家(朝廷或者政府)过去到底犯了哪些错误,该如何修正?今后又该注意哪些问题?

  看看这道命题作文,是不是很有水准?恐怕不是一句“八股文”就可以概括的吧?这简直就是朝廷向全国的士子们,向全国的有志之士们求取治国良策的一个渠道!你没有一点为国为民的志向,没有一点对天下局势的了解,没有一点对大众苍生的怜悯,或者说白了,没有一点真才实学,只会背“床前明月光”之类的小诗,只会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类的经文,如何能答好这份试卷?如何能考取状元?

  可以说,你能很好地答好这份试卷,就可能是的一个为国分忧,甚至为国出力的人才了。而当时元稹是如何答卷的呢?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洛阳人。早年家贫,但胸有大志,饱读诗书,愿为国家分忧。他于公元793年(唐德宗贞元九年)举明经科,公元803年(贞元十九年)举书判拔萃科,他参加科举考试也算很成功的。做为唐朝著名诗人(曾同白居易齐名,号称“元白”),他也因科举走上仕途,成为朝廷一名重臣,曾任监察御史等职,甚至做到同中书门下平章,官至宰相(唐穆宗时),也是位人才了。

  元稹的答卷洋洋洒洒两三千言,不仅文采飞扬,而且颇有见地,这里略选数 句以飨读者:

  臣闻复济慎惧,虽危必乐,理安佚肆,虽顺必忧……臣又闻理国之本,富之为先;富人之方,劝农为大。三代以耕藉率天下,汉朝以孝悌配力田,皆劝之之道。……农耕之难也如彼,日百其劝,常有不务者矣;游惰之逸也如此,日百其禁,常有不息者矣……惟陛下注意于守宰字人之官,以田恳辟为最,地荒榛人离散为殿,即耕植可劝,困竭可苏。兵未弭则人不蕃,人不蕃则农不劝,农不劝则国用虚,此榷酤所以兴也。然盐曲之税,山泽之利,法用得其要,不在峻其科。理不得其吏,犹不明其法。明其法,得其要,则上无峻刻之举,下无重敛之困矣……

  不知道当时元稹的答卷得了多少分,此文既然能流传下来,应该是一份高分试卷,或者皇帝比较满意的了。无论如何,元稹的答卷都是很有才华而且对朝政对治理天下很有看法的。比如他坚持“理国之本,富之为先;富人之方,劝农为大”;还劝朝廷赋税要合理合法,执法要明确,要得当,要严明等,这都是很高的认识。朝廷有这样的人才可用,何愁天下不治?

  总之,当时的唐王朝在安史之乱之后,尽管元气大伤,满目疮痍,但并没有就此堕落下去,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致力于恢复往日之繁荣。大唐又持续了144年,实属不易,当年的一道科考题已经给出了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