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历史上的“皇帝菩萨”,在位48年36年不近女色

2022-05-19

(图)梁武帝萧衍,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

永元元年(499 年)春天,南齐雍州治所襄阳城外,一夜春雨润物无声,无数新笋破土而出。当地农民像往年一样,在山上挖竹笋。

不过,与新笋一同冒出来的还有一群士兵。他们看起来训练有素,不像是冲着农民的竹笋而来,这让农民提着的心放了下来,但疑问随之在他们心中冒了出来:没听说要打仗,这些士兵是要干什么呢?

其实,士兵们的疑问也并不比农民们少,他们只知道是奉命来砍伐竹子的,然而这却是个不适合砍伐竹子的季节。至于砍伐竹子是做什么用的,他们一概不知。

一同被砍伐的还有山上的树木,这些木头被士兵们扛下山后,打成捆,扔到幽深的湖里。士兵们扔下去的是一捆一捆的木头,激起的却是心中一波又一波的疑惑。

湖水渐渐恢复了平静,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这正是下命令的人所期望的,他就是当时的雍州刺史萧衍,也就是后来的梁武帝。

而此时的南齐都城建康,却并不是平静如水。前一年刚刚即位的南齐皇帝萧宝卷,听信小人的谗言,诛杀了他父皇在位时的很多功臣,其中就有萧衍的哥哥,致使南齐政权内部人心惶惶、动荡不安。

(图)《释迦出山图》

虽然雍州距离建康十分遥远,但作为前任功臣,萧衍也感到了阵阵杀气;更何况雍州的治所襄阳,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萧宝卷早想让自己的亲信来取代萧衍。重兵在握的萧衍当然不想束手就擒,但也不想先挑起事端,他要以静制动。双方暗自较量,就像平静的水面下涌动的暗流,寻找喷发的突破口。

果然,没过多久,耐不住性子的萧宝卷便派人突袭雍州,沉寂在湖底的谜团终于要浮出水面了,而这关乎着萧衍此举的成败。

萧衍发动了反攻,他命令士兵把沉入湖底一年多的木头捞上来,召集事先安排好的几千名工匠夜以继日地劳作,很快就把准备好的三千艘船装备成了战船。这三千艘战船,连同招募的一万多名士兵和一千多匹战马,组成了一支讨伐萧宝卷的大军,在萧衍的带领下,一路东进,直捣建康。浩浩荡荡的萧衍大军很快攻陷了建康,建康境内台城(皇城)以外全部落入萧衍之手。

即位不久,深谋远虑的梁武帝就下令修建了很多寺庙,其中有两座格外引人注目,这两座寺庙的出名不是因为它们的华丽,而是因为它们是梁武帝以自己父母的名义建造的。

大爱敬寺建造得非常华丽,宛若天宫一样,从中院到大门就有七里之远,两旁是三十六院,里面供养着一千多名僧人。而大智度寺也是殿堂宏伟宽敞,有一座七层宝塔,房屋和走廊相接,中间点缀着花果,有五百尼姑,不时讲诵。

寺院建成后,梁武帝为父母举行了盛大法事,每月初一、十五,还要亲自祭拜。梁武帝这样的孝行不仅感动了身边的大臣,也震撼了全国百姓。

(图)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元年(483年)

重振儒学。为父母建寺庙,只是梁武帝为儒家思想披上的佛教外衣,之后他走进当时的佛教重地栖霞精舍领悟佛教真谛,并且于即位后的第三年四月初八,也就是释迦牟尼诞辰之日,在佛前颁布了一道诏令:“愿使未来世中,童男出家,广弘经教,化度含识,同共成佛。”并号召公卿百官侯王宗室信佛,这等于说定佛教为国教。他又一次开了历史先河,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戴,一时之间,全国信佛之人激增。

但是,梁武帝心里有数,他并不是要让南朝梁变为佛国,他的另一项重振儒学的大业已经拉开了大幕。

这一年的春天,掠过湖面的春风吹进建康城,给寒门子弟带来了一条温暖的消息,梁武帝要在建康设立主要招收寒门子弟的五经馆,并且免除他们的生活费,考试及格就给官做。这条消息吹开了寒门子弟深锁许久的眉头,不几日,每个馆就各招收到了数百名学生。

五经馆是梁武帝按儒家五经设置的学校,由当时最著名的五位儒家学者分别负责,以教授学生学习儒家经典。随后,推广儒家教育的学校在各州郡遍地开花。

紧接着,梁武帝又把学校开到自己身边,下诏成立国子学,让皇太子、宗室、王侯学习儒家经典。授课的老师中,时不时还会出现梁武帝的身影,而学校辅助教材中的《孔子正言》《五经讲疏》等儒学著作,也署着梁武帝的大名。

(图)孔子,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梁武帝以儒治国,绕不开对古代礼仪制度的传承。但古代的礼仪制度偏重于对民的教化,没有把礼与国家制度完全融合起来。汉末以来,礼与国家政治之间的关系逐渐强化,原来的礼仪制度和一些国家大礼一起被重新归类,一种新的五礼体系正在酝酿和走向成熟。

梁武帝从朝代更迭、权力纷争中深切感受到礼的重要性,他要重新确立礼的权威。于是,建国不久,梁武帝便下诏建立一个强大的制礼班子,制定一部能够“以为永准”的礼制,要求之高前所未有,并且梁武帝亲自过问。很快,一个强有力的制礼班子就建立起来了。

制礼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但再大的艰难也阻止不了梁武帝制礼的决心。在他的带领下,制礼班子从礼仪典籍里查找,从礼学专家处咨询,从百姓生活中取证,最终用时十一年,制定出了一个多达一千一百七十六卷、八千零一十九条的五礼体系。它包括了吉、凶、军、宾、嘉等五种礼仪,基本上涵盖了国家、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至此,五礼制度终于成熟起来。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陈苏镇

南朝的“五礼之学”,主要是为吉、凶、军、宾、嘉五种礼做仪注,就是把各种具体的“礼”和生活中需要用到的具体的仪式及一些规则联系起来,把它具体化。简单地说,吉礼主要是祭祀方面的礼仪,凶礼主要是丧葬方面的礼仪,军礼就是军队中的一些礼仪,宾礼是在各种场合见面的时候所遵行的一些礼仪,嘉礼就是婚姻喜庆这方面的礼仪。

(图)佛教,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梁武帝在对儒家礼仪制度进行规范的同时,也在对佛教的戒律进行着规范,制礼班子组建几年后,规范佛教礼仪的班子也建立起来了。

这个班子被研究者称为“建康教团”,由高僧、佛学专家和一些官员组成,他们的任务是编撰《在家受菩萨戒》。

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魏道儒

《菩萨戒》的核心内容是历史上常常讲的三聚净戒。所谓“三聚净戒”就是三个方面,第一个要遵守戒律,第二个要做善事,第三个就是要一切都为了众生。

在梁武帝看来,编撰《在家受菩萨戒》和编撰五礼制度一样重要,它们都和国家治理息息相关。只不过作为对人的规范,五礼制度规范的是人的社会行为,而《在家受菩萨戒》规范的是人的心灵。

梁武帝领导编撰《在家受菩萨戒》,自已也身体力行,切切实实按照戒律行事和生活。他很勤政,不论冬夏春秋,总是五更天就起床,批改公文奏章,甚至冬天把手都冻裂了,还依然勤于政务;他很节俭,平时穿布衣,一顶帽子戴了三年,盖的棉被,两年才换一次;他吃素食,并且每天只吃一顿。梁武帝的这些行为感染了身边的大臣。

(图)帝王祭孔始于汉高祖刘邦,图为汉高祖刘邦画像

他为了倡导吃素的理念,曾推出《断酒肉文》,下诏所有佛教徒断绝酒肉,并召集一千名僧人宣唱此文。在他的不断推动下,演变成只有汉族僧人才吃素的独特风俗。

更让人惊讶的是,吃素的梁武帝,五十岁那年开始戒色。并且,他还把很多清规戒律推广到皇宫内部,六宫嫔妃衣服不能拖地,在宫内不得饮酒。

梁武帝的以身行戒,加速了《在家受菩萨戒》的编撰进程,历时七年之后,建康教团完成了编撰工作。而在当年的四月初八,即释迦牟尼诞辰日这一天,梁武帝又亲受菩萨戒,法名冠达,并且大赦天下,全国同贺“菩萨戒弟子皇帝”的诞生。自此,梁武帝有了另外一个称呼——“皇帝菩萨”。

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魏道儒

梁武帝推广《菩萨戒》就是要让社会各阶层遵守佛教的戒律,不做恶事、做善事,这当然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

把儒佛结合起来,用佛教撬动儒家观念,是梁武帝治国的理念。对于梁武帝的这种做法,当时的佛学家萧琛就评论说,梁武帝此旨“妙测机神,发挥礼教。实足使净法增光,儒门敬业,物悟缘觉,民思孝道”。

而在佛儒的不断融合中,儒家思想随着佛教的发扬光大,慢慢播撒到老百姓的心里,周礼也由此得到了传承,孔子重又被奉上了高高的祭坛。

(图)《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

帝王祭孔始于汉高祖刘邦,之后的汉代帝王一直遵循此制,但是随着汉末乱局的开始,忠孝观念日益淡薄,祭孔也不再被严格遵循。到南朝梁时,梁武帝以儒治国的理念必然把祭孔推到最前面,而站在祭孔典礼最前面的则是梁武帝。每年国子学开学举行的祭孔典礼中,都可以见到梁武帝虔诚的身影。

对于文化,梁武帝也有着同样的虔诚,在自己醉心琴棋书画的同时,也培育出一个文质彬彬的南朝梁,诞生了像《昭明文选》《玉台新咏》《文心雕龙》《诗品》等光耀千古之作,这是自西汉之后,难得的文化奇观。

其实,文化繁荣是南朝梁经济发展托起的一道彩虹,经过梁武帝二十多年的治理后,南朝梁发展成为南朝最发达的国家。

梁武帝治国近五十年,在此期间,梁朝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军力增强,文化繁荣。

梁朝的地位令其同时的北朝不敢小觑。东魏主高欢解释他之所以对士人采取宽缓态度时说:“江东复有一吴翁萧衍,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

一千多年以后,明末清初人王夫之在谈到梁武帝治国时说:“梁氏享国五十年,天下且小康焉。旧习祓除已尽,而贤不肖皆得自如其志意,不相谋也,不相溷也。就无道之世而言之,亦霪雨之旬,乍为开霁,虽不保于崇朝之后,而草木亦蓁蓁以向荣矣。”

(图)《玉台新咏》是一部东周至南梁的诗歌总集,由徐陵于公元6世纪辑成,共收诗769首

王夫之认为南北朝是阴雨连绵的“无道之世”,而梁武帝统治下的梁朝则犹如乍晴的朗朗天空。

据史书记载,当时建康有户二十八万,如果以每户五口计算,则有一百四十万人。这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大都会。

人口的繁盛,带来的是经济的繁荣,尤以秦淮河最为瞩目,它的光芒就像今天秦淮河的夜景那样璀璨。据记载,当时仅秦淮河北岸就有大小市场一百多个,连接两岸的浮桥,在成为往来两岸通商必经之路的同时,也造就了秦淮河的盛名。而建康之外的吴郡、会稽也发展成为繁华的大城市,整个三吴地区,皆是一片盛景。

建康的盛景,让很多国家都仰慕梁朝的繁华,纷纷派人前来朝贡。据历史记载,当时向梁朝进贡方物的国家多达二十九个,这一盛况在梁武帝的儿子萧绎所画的《职贡图》里,被真实地再现出来。

源源不断来到南朝梁的,还有很多外国僧侣,其中就有来自南天竺(古印度)的菩提达摩,当年他漂洋过海来到建康,和梁武帝有过一席交谈,后来他成为中国禅宗的创始人。

外国僧侣到南朝梁不断交流,也促使了佛教的空前兴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诗人杜牧《江南春》中的两句诗,它让人们对南朝佛教的盛况有了真切的感受。不过据资料统计,单单梁武帝统治下的南朝梁,就建有佛寺二千八百四十六所,仅京城建康一地,佛寺就超过五百多所,其中最大的寺庙是梁武帝于大通元年(527 年)在皇宫旁边为自己建的同泰寺。

(图)《职贡图》是南朝梁国萧绎画的一幅画作,现存宋人摹本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为《职贡图》局部

据《南朝寺考》记载:同泰寺有一座九层的宝塔,大殿有六所,小殿及堂十余所。东西有般若台各三层,大佛阁七层。璇玑殿外,积石为山,盖天仪激水,随滴而转。所铸十方金像、十方银像,都极为壮丽。

同泰寺建成后,梁武帝为此举行了盛大的典礼,但令很多人没想到的是,梁武帝也就此舍身寺庙。

梁武帝舍身同泰寺后,住的是破屋烂床,干的是粗活累活,但他毫无怨言,为什么梁武帝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当,非要舍身寺庙呢?

治理国家,梁武帝无疑是成功的,但管理家事,他屡受打击。为了江山永固,他倡导的忠义能让臣子誓死效忠,但却无法让家人团结;他重视孝行,反对宫廷杀戮,却偏偏被一次次地卷进来。这样的反差让一向足智多谋的梁武帝感到从未有过的束手无策,他想不出其中缘由,他觉得也许是自己的修行不够,所以便来到寺院舍身为奴,忏悔自己的罪过。

(图)《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

六十五岁的梁武帝有了舍身的念头后,就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了佛教上,并且在他的余生中四次舍身同泰寺。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到寺庙散几天心是可以的,时间长了,国家终将乱套,于是,每次大臣苦苦相劝无果后,都会用重金把他赎回来。四次算下来,光赎他的钱,就多达四万亿钱。

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魏道儒

梁武帝舍身同泰寺,最主要的是他想树立一个信佛的榜样,他认为自己舍身寺庙就是虔诚信仰佛教的一个标志。

在梁武帝舍身期间,并没有出现大臣篡权和部下叛乱的事情,可见梁武帝以儒治国取得了成功。在寺庙里,梁武帝在干活和念经之余,有时还得迫不得已地处理一些奏章,因此出现了在寺庙批奏章的奇特场景,而他也真正成了“皇帝菩萨”,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梁武帝最后一次舍身被赎回的当天晚上,同泰寺被大火焚毁,他再也去不了他想去的地方了。

后来的朝代不断在同泰寺故址上重建寺庙,几经变迁后成了今天的南京鸡鸣寺,寺庙样貌改变了。但是,梁武帝的故事依然在这里流传着。

(图)《拜谒图》

晚年遭遇侯景之乱。在梁武帝第四次舍身寺庙期间,他接受了落难的北方魏人侯景的投靠,却节外生枝地演变为历史上著名的“侯景之乱”。

太清元年(547 年),侯景在东、西魏都不受欢迎之后投奔敬重已久的梁武帝,想依靠南朝梁的国力帮他夺回大权,而梁武帝一直未完成的统一北方的夙愿,也被侯景重新点燃了。

然而,一片佛光之下的南朝梁,早已今非昔比了。老百姓大量地进入佛门,使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削弱,国力日渐萎缩。作为国君,梁武帝晚年沉迷佛教,没有把精力全部用在治理国家上面。

统一南北的激情显然模糊了他对当时形势的认识,贸然决定和东魏交战,后果就是大败而归,并且侄子萧渊明还落入东魏手里。之后东魏以归还萧渊明为条件,要求梁武帝赶走侯景。东魏此举,意在挑起侯景与梁朝的争斗。

大臣们和侯景多次阻止,但是亲情泛滥的梁武帝,竟然答应了东魏的要求,无奈之下,侯景起兵反叛。太清二年(548 年)十月,侯景在梁武帝的侄子萧正德配合下攻进首都建康,把皇城紧紧包围起来。

这时的梁武帝和当年被自己围困的萧宝卷何其相似,然而幸运的是梁武帝的人头没有被部下割掉献出去,相反,之前曾反对梁武帝做错误决定的一些大臣,在面对侯景大军的时候却举族殉国,成为他以儒治国取得成功的最好注脚。身陷困境的梁武帝在痛心之余,也为自己感到些许的自豪。

所以,当侯景攻陷皇城见到梁武帝时,他见到的不是一个可怜的梁武帝,而是威严有加、神圣英武的梁武帝。作为叛军的侯景,突然觉得自己是对梁武帝倡导的忠义的亵渎,于是他按照梁武帝制定的礼仪行了君臣之礼。

梁武帝失去了自己打造了多年的江山,但此时他没有难过,大臣在危难时刻的舍身,让他确认了自己在政治上的成功。

千古身后事,自有人评说。这些身后事,梁武帝无从知道,也不想知道,他只知道自己此前还是成功的,现在终于可以安心修行了。

以前,梁武帝舍身同泰寺,为的是不受打扰地修行,但却不时被大臣打扰;现在他想去的同泰寺没了,然而却在皇宫里,不受打扰地走向了他想去的佛门圣地。

太清三年(549 年)五月初二这一天,两个月未进食的梁武帝坐化在宫殿里,终年八十六岁。

一代才华横溢的君主,不可逃避地要承担亡国的责任。

作为普通人,高龄是人生的幸事;作为皇帝,耄耋之年仍决断着国家大计,未尝不是国家的悲剧。

梁武帝在处理侯景问题上犯了一系列错误:他先是不顾臣下劝谏,坚持接纳朝三暮四的侯景;接着又中了东魏离间之计,企图出卖侯景换回侄子,最后终于酿成大乱。这一切都与他年事已高,智力和精力都已不胜任有密切关系。

历史是一面镜子,梁武帝曾用这面镜子汲取前朝的教训,取得治国的成就。

时间把梁武帝推向历史深处,他也成了一面镜子,生动地反映着政权之所以兴、之所以亡。

▌摘自华夏版五卷本《中国通史》,卜宪群总撰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撰稿,华夏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授权合作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