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同治皇帝之死,纵欲过度还是亲娘下手?而或另有其因?

2022-05-19

同治皇帝死的时候年仅19岁,亲政未久的他到底死于何病?历来一直是个疑团,长期以来流行着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死于“淫创”,即民间所谓的花柳病。《清朝野史大观》卷一《清宫遗闻》中说:“孝哲后,崇绮之女,端庄贞静,美而有德,帝甚爱之,以格于慈禧之威,不能相款,慈禧又强其爱所不爱之妃(指将军凤秀之女),帝遂于家庭无乐趣矣,乃出而纵淫,……专觅内城之私卖淫者取乐焉。……久之毒发,始犹不觉,继而见于面,盎于背。”“太医知为淫毒,而不敢言,遂以治痘药治之,不效。”此外,蔡东藩的《清史演义》也持这种说法。

2.死于“痈疽”,俗称毒疮。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说:“同治十三年十二月酉刻,上崩。先是十一月朔,……上旋患痈,项背皆一,皆脓溃,先十日己屡昏,殆不知人。”《清宫遗闻。同治帝之殊趣》中也说“其病实染毒疮”。痈又名痈疽,发病原因与疖子相同,一般多由葡萄状球菌侵入毛囊汗腺的周围所引起,惟范围较大,恰如多数疖子骤生于一处,多生于项背及臀部,小者如栗子,大者如手掌,疮口甚多,疼痛异常。此症在初起时,须速就医诊治,迟则易陷于危险。这个解释同李慈铭的记载比较接近。

3.死于天花。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就持这种说法。他在日记中写道:“十一月初二日,入至内务府大臣处,……见御医李德立、庄守和脉按言:天花三日,脉细口渴,腰疼耳脓,四日不得大便,项颈稠密色滞干艳,证属重险,不思食,咽痛作呕。”“初八日,两宫皇太后在御榻上持烛令诸臣上前瞻仰。上舒臂令观,微语曰:“谁来此?‘伏见天颜,温睟偃卧向外,花极稠密,目光微露。”翁同龢是弘德殿行走,同治帝授读师傅,从同治帝发病到去世这段时间,他曾多次奉命前往探视,他说的“天花三日”、 “花极稠密”,都是亲眼所见,其记载当属可靠。

无独有偶,就在同治帝病死的当月二十九日,大公主(慈安太后所生之女)也因天花死了,可见当时宫内流行天花确有其事。此外《清朝野史大观》卷一《穆宗微行》一节中也说:“帝以痘疾竟至不起,人疑其为花柳病者以此,”也说同治帝系因天花而死。

4.死于天花、梅毒加纵欲

也有人认为同治帝是死于天花、梅毒加纵欲3种原因。同治帝喜欢出宫嫖妓这是有史可查的,不幸染上梅毒应当是很自然的事情,而那年北京又流行天花病,所以祸不单行的同治帝很可能又染上了天花,双重打击使同治身体极度虚弱,生命危在旦夕。幸亏御医一日数次为同治把脉调理,同治的病情才开始好转。

如果同治此时能坚持医嘱,静心调养,说不定清朝的历史将改写。可惜同治皇帝色欲太重,最终断送了自己的性命。据说问题出在“性”事上。有一天慧妃前来探病,这个慧妃生性淫荡,当她看见皇上病情刚刚好转,便殷勤献媚,卖弄风骚。同治本来就是一个好色之徒,加上他在病中已很久没碰过女人,此时看见风骚的慧妃立刻淫心荡漾,不顾床前还站着太监,立刻搂住慧妃,想就地交欢。

此时,如果慧妃真心为皇帝考虑一定会婉言拒绝。但她却没这样做,而是迫不及待的和同治帝在太监面前即时性交,直到同治发泄完性欲方才罢休。

慧妃之所以不计皇帝安危,一是因她生性淫荡、遇有交欢的机会便求之不得;二则她平时很难有机会得到皇帝的宠幸,一旦有机会便会抓住不放。因为万一她能生下龙子,便可改变她的地位,这种交欢的机会对她来说稍纵即逝,因此,皇帝的安危她便顾不得了,她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皇帝也可能宠幸别的女人,自己不但丧失了机会还可能成就别的女人,如此,她便不假思索地迎合了皇帝的性要求。这既是同治帝好色结出的悲剧,也是皇权统治下女人悲剧命运带给同治帝的悲剧。

天花病最忌性事,纵淫完毕,同治帝已是汗如雨下,气喘吁吁,神色大变,慧妃此时也已吓得半死。此后几天,虽经御医悉心调理,但已回天乏力,终于丢掉了自己的命。

5.直接死于慈禧太后之手

除了上述四种死于疾病的说法外,还有一种说法,即同治帝死于西太后慈禧之手。费行简在《慈禧传信录·穆宗致命》一节中说:“王庆祺(同治帝师傅、昭仁殿行走)革斥后,辄语人云,穆宗亲政后,太后仍多干涉,乃请修园为颐养计,意在禁隔,使勿再干政耳,竟为太后所觉,遂致奇变。”此外金梁的《四朝轶闻》、黄濬的《花随圣人摭忆》也都这样说。金梁说:“此说出自庆祺口,虽似妄言,证以沃丘(费行简)所述,则淫贪专恣之妇,其子固已先嫉之,不待后来德宗(光绪帝)戊戌围劫颐和园之谋。”从西太后一生之残暴淫恶、凶狠毒辣以及后来她对光绪帝强加之一生不幸的遭遇来看,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只是附会臆想,并无事实根据。

从某种程度上说,西太后干涉同治帝行政是可能的,说她因此而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虽然也有可能,比如她想效法武则天,但这种说法的可能性不大。宫闱内幕,讳莫如深。同治帝究竟死于何病,尚待人们作进一步考证。

欢迎订阅古月今谈头条号,每天都会很精彩,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此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