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中国盗墓史》:一本有著名历史学家所写的最权威的盗墓史

2022-05-19

本书作者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中国长城学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秦汉史。著有:《秦汉区域文化研究》《秦汉交通史稿》《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等。

《中国盗墓史》详细介绍了各个时代的盗墓现象和反盗墓斗争,穿插盗墓引起的复活、发墓求亲、打旱骨桩、发墓鞭尸等各种盗墓心理和现象,以及盗墓技术的历史发展和客观上对文化发现的意义,是一本有著名历史学家所写的最权威的盗墓史。语言通俗,不乏风趣,并引用诸多史书典籍,并对艰涩难懂的文言进行活泼的翻译,旁征博引,但又不刻板严肃,严谨却通俗易懂。《中国盗墓史》构架错落有致,既有对中国盗墓史的建明概括,又有对盗墓相关事项具体而微的总括与细致的分析,并加以史料佐证。使盗墓史更容易理解,同时又给读者以触摸历史,感知历史的机会。使史学具有高度的科普性。

提起考古,不得不提盗墓。盗墓贼往往因为自身素养的有限,以及完全的利益驱使,丧心病狂的对古墓及随葬品进行疯狂的抢掠和破坏。但是,盗墓有时也能古代密器重见天日,促进文化艺术的进步,但这仅仅只占极小的比重。

中国的盗墓出现过三大高潮。第一个高潮是西汉。因为西汉及之前,随葬品中有大量的青铜器,而当时实行有私人铸币是被允许的,故而,盗出的青铜器多被提供于铸币使用。第二个高潮是清朝,此时多位历史文物研究者研究性盗墓 。第三个高潮是当代,主要是提供于为谋取暴利的文物走私活动。

盗墓,这项中国由来已久的特殊盗窃活动,因盗坟挖墓,与死人争利,饶人身后安宁,长久以来为世人不齿,考古界对此尤为深恶痛绝。然而,所谓“存在即合理”,中国的盗墓也有其存在的土壤。

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中国的墓葬制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厚葬在墓葬制度中始终为主调。因为厚葬可以满足人们尊君,讲孝道,好面子的民族传统心理。殷朝因贫富分化的存在,墓葬在墓室、棺椁、墓葬规模、随葬品等方面存在差别;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以此厚葬之风盛行;秦朝作为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其陵墓气势磅礴,既保留了秦国特色,又兼有东方六国的特点,但规模更加宏大,设施更加完善,在布局方面仿照宫殿,对以后历代帝王陵寝制度有深远的影响;汉朝,作为封建帝国时代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墓葬制度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前庙后殿”的规制,东汉明帝时正式确立陵寝制度,宗庙制度衰退;此后,中国的陵寝制度基本成型。就像被称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的袁腾飞在《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中写的那样,中国人讲究厚葬,但是,在墓里放进去这些个东西不就是来找盗墓贼的么?看看西方的公墓,无论是曾经多么卓越的科学家还是作家,音乐家,死后都是放进小小的石棺,随葬品不过是逝者的一本书而已。

由上可以窥见,受“事死如生”观念的影响,中国的墓葬制度中,厚葬观念深厚。到此,《中国盗墓史》简述了盗墓的几大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巨大的经济利益。受厚葬观念影响,陵墓中大多有大量的财物及珠宝工艺品,这些毫无疑问是对盗墓贼最大的吸引力。其次,中国墓葬多讲究用材精致,因而招致一些人为了盗取墓材而盗墓,其中,典型的有《晋书》中记载,孙权盗吴芮的墓以为其父孙坚建墓的事例,与此类似的有乾隆帝为修缮圆明园,借修缮明十三陵的名义,盗取其中金丝楠木。还有,盗墓也被用作是对墓主人的惩罚与破坏,例如,项羽在攻下咸阳后曾率三十万大军攻进秦始皇。有时更是为泄私欲而为之,比如伍子胥,对已死的楚平王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除此之外,还有文人异士为求墓中“丹砂异书”进行盗墓,明代李日华《六研斋笔记》中记载罗淳一的事迹。最为奇特的一点原因是,盗墓,有时仅仅是出于盗墓者病态的嗜好,川广王刘去是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典型。刘去所在封地内多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他经常纠结当地无聊少年,以盗墓为乐。《王玄谟传》中,记载,南朝宋时,郫县太守王玄监守自盗,“好发冢,地无完椁”。

历代君王无不希望自己百年之后能够安然长眠地下,因此,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盗措施。人文手段方面,历代王朝都进行道德宣传,立法禁止,以及进行守灵护墓。《吕氏春秋》、《魏书》、《元史》中不乏对明确严苛的打击盗墓的法律条文,《唐律疏议》中有明确具体的惩罚措施。但是收效甚微,多有皇帝,贵族等在尸骨未寒之时就遭盗墓贼毒手。至于技术手段,一方面,通过加固封土、墓室、棺椁,依山建墓等手段;一方面,通过流沙护墓、暗器翻版、毒气缺氧等机关应对盗墓贼。然而,再坚固的墓葬也禁不住盗墓贼的铁铲炸药,甚至军队、推土机的入侵;流沙总归有尽;暗器翻板,等年代久远,也无法发挥威力。此外,许多墓葬中还采取恐怖威胁的手段。但是,盗墓贼有几个不是亡命之徒呢?在见证前代墓葬被盗墓贼洗劫的惨状后,有些君王决定秘密埋葬。比如至今所在地仍然是谜的成吉思汗墓。有些君王为保护自己的墓葬安全,残忍地采取遍杀陵墓工匠的手段。设置疑棺疑冢的手段也是诸多防盗手段的一种,曹操为自己设七十二疑棺,就是其中典型代表。有些君王有鉴于厚葬遭盗的教训,进行厚养薄葬,从主要根源上阻止盗墓行为。相比之下,有些君王采取哭穷求饶的手段显得愈发可笑,故作“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态。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盗墓贼为了盗墓,想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首先,先对盗墓的人分类,其中主要为官盗,和民盗。官盗中,典型的有汉末的董卓,曹操;五代时期的温韬;民国时期的孙殿英等,官盗的特点是,动用大批士兵,明火执仗地进行盗墓。其中民盗主要分布在古墓集中的河南洛阳、陕西关中和湖南长沙附边,民盗团伙较小,一般为两人至五人,且多存在血缘关系,但少父子关系。之后,盗墓贼通过观察封土形状;查阅地方文献,参考民间传说;以及,利用洛阳铲凿土取样的方式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以确定墓葬位置。民盗在盗掘大中型墓的过程中,以开荒种地,墓边建屋,修假坟等手段进行掩护。盗墓工具不断演进,其中针对汉墓的洛阳铲最为大众熟知。针对唐墓的是扁铲。针对南方土薄石多,水位高的特点,南方的土夫子总结出“望”、“闻”、“问”、“切”的迅墓经验。甚至有有人苦练嗅功,通过嗅土就可以辨别墓葬的年代及规模。

之后,本书还介绍几个经典盗墓事件,并加以分析,使读者对盗墓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本书简明,语言精练,富于表现力,同时又有高度的严谨性,科普性,是极好的考古入门读本。同时,作者在这本书中,由浅入深的为读者讲解中国盗墓史的演进,并传达给读者,尊重历史,尊重逝者,为一己私利而盗人陵墓的行为是极度可耻又丑恶的行为。相比之下,近些年来广受追捧的《盗墓笔记》、《鬼吹灯》等盗墓小说的夸张。荒谬,恐怖不攻自破。这样的读物才是广大读者需要的历史科普读物 。

公号:taishoujiang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