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他延长明朝百年寿命,死后反被皇帝抄家,​是非曲直谁能公断

2022-05-19

文/王逸

明朝最杰出的政治家非张居正莫属,就是放到整个中国历史上,张居正在政治家的地位中也是数一数二。

张居正以早慧出名,12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而且,本来13岁就要中举人的,主考官害怕他太顺利了傲娇就故意压了几年。

张居正后来在政坛上那么出众,得益于徐阶的指导颇多。正如张居正是万历帝的老师,徐阶则是张居正的老师。徐阶其时在内阁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人物,而那时的内阁首辅则是严嵩,严嵩的首辅位置又是他和夏言反复争斗得来的。这些内阁的权力之争,估计徐阶没少张居正耳提面命。

张居正后来在和高拱的权力之争中,也展示了他不俗的政治手腕。那时,神宗万历皇帝初登大位,张居正联合冯保,在太后面前屡次打高拱的报告,最后,高拱被罢官,从此张居正成为政坛上独一无二的人。

隆庆皇帝死时,万历帝只有10岁。万历帝的母亲李太后对张居正十分信任,请他当万历皇帝的授业老师。此后的十多年,明朝的政局就在李太后、张居正、冯保的左右之下。李太后对张居正基本持完全信任的态度,冯保则是张居正的政治盟友。

这样的局面最终使张居正的改革得以顺利实行,而不至于像宋朝王安石的改革那样,在众人的反对声中匆匆收场。

张居正最值得骄傲的,就是他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他评价明朝后期的弊端为:“曰宗室骄恣,曰庶官瘝旷,曰吏治因循,曰边备未修,曰财用大匮。”张居正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改革。

明朝皇室有一个很大特权就是封地无数,皇子皇孙不劳动而白吃白食,所得的薪水比官员高许多倍。而明皇室的造人能力又强得离谱,到万历帝时,宗室已经差不多有十多万人。皇室的开支,成为国家的重要负担。

那个时候,明朝已经建立了近两百年,承平已久,官吏大多是和稀泥的主,没几个认真做事的。而朱元璋给明朝官员定的薪水标准实在太低,他们也没什么激情去做事,结果就造成吏治一塌糊涂。

偏偏这些年,北方的蒙古不断寻衅,边防支出不断扩大。朝廷为加强国防不得不增加税收,于是各地造反的老百姓已经开始层出不穷。

可以说,这时的明朝已经现出了亡国迹象。

但张居正的改革却让大明又延续了将近100年,主要就是在于他打出了一系列改革的重拳。

在吏治上,张居正搞考成法,对官员严加考核,实行问责制。让那些和稀泥的官员很难混下去,吏治为之一新。

在国防上,张居正起用戚继光守蓟门以安北方。戚继光是著名的抗倭名将,他在蓟门修长城,整顿军务,边防军军容顿时不同。张居正还起用了李成梁,这是明朝后期一位重要的边防将领,虽然他后来误杀了努尔哈赤的爷爷、父亲,使明清正式成为敌国,但李成梁个人的军事才能却不容抹煞。张居正又对鞑靼俺答汗大搞怀柔政策,使鞑靼表面上归顺明朝,维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

而张居正最出名的改革却是一条鞭法。明朝后期的危机根源,可以说就是财政的危机。因为朝廷无法生财,各个地方都是捉襟见肘。官员贪腐、边防紧张,于是更加恶性循环。

张居正首先命各地官员对全国土地进行了统一丈量,这就查出了很大一部分没上报的土地,扩大了税收来源。然后,他实行摊丁入亩,将赋役和徭役合并,取消了人头税,专征土地税。而且,取消了以前的缴实务的做法,而改为折算银价,从而降低了收税成本。

一条鞭法实行后,明朝财政收入大大提升。可以说,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而依然能维持政府运转,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相守张居正的改革红利。

不过,万历帝可不这样想。李太后虽然觉得请了张居正教他是对他好,但张居正的疾言厉色多半也让他心里发怵。后来慢慢长大,估计多半有太监在他面前打小报告,说朝中只知有张居正而不知有皇上,这可能也让万历帝觉得不爽。张居正以为他一心为国家,万历帝却觉得他侵占了自己的皇权。

所以,张居正一死,万历帝就展开了对他的清算。张居正才死,他生前提拔的官员潘晟被言官弹劾,万历帝首肯。于是言官得寸进尺弹劾张居正,万历帝就下令抄张居正的家,剥夺了他一切的待遇和荣誉。抄家的官员还没到张居正老家,湖北的地方官就封禁了张家的大门,张家人不敢出来,10余人活活饿死。大儿子张敬修自杀,二儿子张嗣修跳井(被救出)。

作为张居正一手教出来的学生,万历帝如此对待张居正实在是有违伦理。再从张居正对明朝做出的贡献论,他受到如此待遇就更加冤枉。张居正死后,万历帝开始亲政,可是他又无心政治,躲在深宫几乎不上朝,官员有缺他也不补,明朝政局也就日趋败坏,堕入不可收拾。

关注本人“一路读行”(id:yiluduxing8),每天文章推送到手。】

相关阅读:

崇祯的儿子隐姓埋名躲到70多岁,终没躲过康熙的追杀

崇祯帝如果做了这个小小的变通,就没有满清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