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半部《论语》治天下”?
很小的时候,被大人强令读《论语》,并被告之,《论语》在“四书”中尤其重要,既然《大学》之道在“修身治国平天下”,而读《论语》几乎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也就是说,你把半部《论语》读通读透就足以治天下了。于是当时就不得不一篇一篇的“子曰”下去了。
后来,渐渐长大,接触了更多的文史知识,原来“半部《论语》治天下,远不是那么回事。
话说,公元956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淮南滁州遇到一名乡村教师,名叫赵普,并且得到这位乡村教师的帮助,赵匡胤打败了南唐大军,后终于建立北宋政权,赵普也因此被视作心腹,随后大部分征战,都如影随形跟在赵匡胤身边。
唐末,藩镇割据,导致天下大乱,这是前事之师,北宋立国,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赵匡胤首先想的就是天下如何安定下来,于是就找赵普商量,赵普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于是迅速说出问题所在:天下之乱在于藩镇太重,君弱臣强,治理的办法就是削夺军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于是,961年的一天,赵皇帝把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将请来喝酒,然后跟他们语重心长地谈了一次话,我这个皇帝是你们”黄袍加身“硬塞给我的,可是皇帝这个位置实在是大家都想坐的,你们手上那么多兵,保不齐也有一天会皇袍加身啊,这让我睡不安稳觉啊。这些武将们大惊,喝完这顿酒之后,纷纷交出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的典故。
(杯酒释兵权)
从赵皇帝认识赵普到公元964年赵普被封为宰相,并封韩王,前后8年,也算君臣相知啊。倘若一直这样平稳过下去,赵普的余生一定是平和安顺的,可是时代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
”杯酒释兵权“之后,武事渐不为国家看重,国家开始大兴文事,所谓“兴文教,抑武事”。为了培养更多的文士,国家开始“崇建太学,教养多士”,迅速恢复和完善了自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制度,加紧选拔文人充实各级官僚队伍,于是全国上下,注重文教蔚然成风。
乡村教师出身的赵普显然文化水平不行。据赵绍祖《读书偶记》中记载说,“乾德建元,太祖谓古所未有,韩王(赵普)称誉,卢(多逊)曰:‘王衍在蜀,曾有此号。’太祖大惊,以笔涂韩王面曰:‘尔怎得及他!’韩王经宿不敢洗”。皇帝立年号为乾德,赵皇帝说前所未有,这个名称不错,赵普在一边附合赞赏,旁边有个姓卢的官员说,蜀地有个国家曾经立过这个年号,赵匡胤大吃一惊,拿墨汁涂了赵普一脸,赵普过了一个晚上也不敢洗掉。后面《宋史》上还有一句话,赵匡胤还说了一句,“作相须读书人。”这当是赵普后来罢去相位的伏笔。
公元973年,赵普实在是文才不行,遂罢相,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相识宋太祖赵匡胤以来,第一次远离朝局。
(宋太宗)
公元976年,宋太宗(赵匡义,宋太祖的弟弟)继位,继续推行兴文事的政策。981年,念及赵普是开国重臣,关系相当好,于是又请回赵普,再次拜相。
赵普二次由野入朝,离开朝局的这些年,朝中任用了更多的文人,已是物是人非,相比过去,赵普文化上的劣势更加凸显,君臣们都认为赵普的学养不够。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载:“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大家都说赵普就只知道《论语》,其他完全不知道啊,赵普回答说,我就是只知道《论语》,但是,过去我用一半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我将用另一半辅佐陛下治理天下。
牛不牛,牛!但这显然是气话,我虽然没有那么多文采,我的读书范围也不出《论语》一书,可我当年能够靠它帮太祖平定天下,现在仍然能够靠它辅佐陛下您把天下治理好。那些满腹经纶的文臣儒士遍布朝野,哪个又能有我的功劳大、能力强?估计,这是赵普的潜台词,也就是说,这其实是赵普的牢骚话。
但以上故事,不载正史,《宋史·赵普传》,根本没有提及罗大经记载的这件事,其中与《论语》相关的文字是:“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也就是说,赵普在有生任相之年,每每临政都是处决如流的,到死的时候,大家发现他每天晚上读的书,只有《论语》二十篇。
就是说,这事儿有点传说的意思,可是为什么越传越让人相信呢?
原因是接下来的元朝。元朝是一个马上得天下的朝代,天下大事,不过是上马开弓拉箭就可以搞定的,读那么书干啥,于是,在给社会人等排位时,顺序是这样的,“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看到了吧,儒生的社会地位在娼之下,仅仅比乞丐高一层。这也是后来“臭老九”的来历。当然,元代对儒士的政策到底如何,这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事儿。
从重文的宋,到轻文的元,书生们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元代的儒生们自然怀念宋代那样的人文环境,而当时,“四书”已经是最为著名的儒学典籍,《论语》因为传圣人言,更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实在是可以在这种风气之下,让饱受打击的文人们心生傲气!
于是,半部《论语》治天下,遂成名言。后来,甚至此语还用以指导经商,治事等。而《论语》本就博大精深,后世用到《论语》里的经典语句的地方非常多,于是越传越神!一句牢骚话,成了千古名言,实在耐人寻味。
- 上一篇:五代十国帝王的雷人绰号:有'龙王'有'赖子'
- 下一篇:三晋消亡 秦灭魏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