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大鹏说《通鉴》之20:东汉大v郭泰如何刷爆朋友圈

2022-05-19

郭泰是谁,今天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只需了解他在当时学术圈和时尚圈中的两件事,就知道他在东汉末年士林朋友圈中有多牛了。

先说学术圈。如果非要做类比的话,那郭泰在东汉士林中的地位,比季羡林老爷子在当代学界的地位,只高不低。

郭泰刚到京师洛阳游学的时候,虽然满腹经纶、博学多识,但还只是个小号,不甚出名。后来有人把他推荐给京师洛阳最高行政长官李膺。看过前几期“大鹏说《通鉴》”的亲都知道,李膺是个根正苗红的官三代,此时仕途正顺风顺水,而且还是里的大v。李膺在线下和郭泰见了一面,刚聊几句,就受不了了,立马刷一条:同志们,我今天遇到了一个学问和人品都高得在大汉朝找不出第二个的人,他聪慧通达,高雅博学。他的名字叫郭泰,记住郭泰,郭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长按二维码,关注郭泰订阅号。

李膺一推广,郭泰的粉丝量立马暴涨。可能是在京城赚够了人气,也可能是看到了朝政的不堪,怕有朝一日被消失。过了一段时间,郭泰决定离开洛阳回老家太原。洛阳的达官贵人、各界名流齐去送行,黄河渡口的车有上千辆。而有资格上船送郭泰过河的,只有李膺一人。人们在黄河岸边望着船上的郭泰和李膺,仿似仰望神仙一般。

郭泰在朋友圈里的声望日高,甚至还引领着士子们的穿衣时尚。

有一次郭泰外出游学,路遇大雨,头巾被淋湿了,就折起一角垫起来。顺便自拍一张,发到朋友圈:下雨了,没带伞,头巾都被淋湿,只能折起来,好惨。

一发,朋友圈刹那被刷屏,一片点赞。额,当然不是对郭泰被雨淋点赞,而是对郭泰不拘一格的头巾点赞:郭林宗(郭泰字林宗)的领带,不,是头巾打得好有型啊,好有学霸气质。

士子纷纷仿效,以后不管是被浇成落汤鸡的下雨天,还是热成喘气狗的大晴天,都把头巾折起一角,称之为“林宗巾”。“林宗巾”的风行,和《甄嬛传》里,皇帝给甄嬛亲手画的“姣梨妆”盛行后宫内外,有得一拼。

学问本来就有,现在影响力也跟上了。郭泰已然从小号成长为朋友圈里的大v,天下士子都以能被郭泰关注、点赞而嘚瑟。地方官曾把郭泰推荐到朝廷,郭泰挥一挥手,不去,没那份心思。朋友圈里也经常有人私信郭泰,朝廷官大钱多,为何不速去。郭泰回复,我夜观天象,日察人事,明白了一个道理:上天想要灭亡的东西,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挽救的。

但郭泰毕竟不是纯粹隐逸之人,对朝政不免有一丝幻想。几次游学洛阳,天天在朋友圈发一些“老郭说时事”,也不是没有想让朝廷关注的小心思。

这时,徐孺@郭泰:大树就要倒了,不是你一根绳子就能拉住的,歇歇吧。郭泰回复:ok,你说得对。你比我清醒,是我的老师。

徐孺是谁,就是那篇在古代文学贴吧加精置顶,或者你高中时因背不顺溜而被语文老师拧耳朵、抓小辫的王勃《滕王阁序》里,“徐孺下陈蕃之榻”的那个徐孺。和郭泰一样,隐居不仕。天下士子,对东汉王朝的命运,已经用脚投票。

东汉士林朋友圈中,郭泰和徐孺之辈,不论品行、学问,抑或能力、见识,都是那个衰世的佼佼者。虽然不封侯拜相、出入庙堂,却似长河之中的星光点点,使大厦将倾的衰世,呈现出些许的清辉。

一个时代的衰落,不在于没有有识之士,可用之才,而在于人才与朝廷绝缘。当朝廷的朋友圈主动的把士子拉入黑名单,删除评论,禁言踢人。当士子被动的不再关注朝廷的,拒绝点赞,屏蔽推送。朋友圈里最先熄灭的头像,不会是士人。

亲爱的朋友,如您喜欢本文,请关注大鹏“大鹏说书(账号dapengshuo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