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青铜器造假大揭秘-青铜器鉴定从辨识铜锈开始

2022-05-19


仿古作坊实地考察



古玩市场中仿古铜器区一角



用来制造拼接仿古铜器残件


古代青铜器的器形雄伟、纹饰瑰丽,在数千年悠久的岁月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集极高的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于一身。随着收藏市场的火爆,近年来国内青铜器的价格一路狂涨,过去曾被走私出境的青铜器正在源源不断地回流。但另一方面,由于其仿造所需的生产条件以及工艺并不复杂,所以仿古铜器成为一些不法之徒获取暴利的手段,诸如移植、拼接等仿造新工艺也层出不穷,令藏家防不胜防。仿古铜器数量之多也让人叹为观止,无论古玩店铺还是小地摊,几乎只要有古董的地方都能见到假铜器。因此,有人开玩笑说,如果将泛滥到古董市场与藏家手中的假青铜器收集起来,足以制造两艘青铜航空母舰。


与其他类别的文物鉴定技术不同,目前青铜器的鉴定已经采用了一些科技与传统相结合的鉴定手段,比如以贾文忠等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专家、学者,运用现代化学、冶金学等学科中的技术与仪器来鉴定青铜器,已初见成效。笔者通过对这一领域十多年的研究与实验,同样发现了现代分析技术在文物鉴定中的广阔前景。本文将针对“通过青铜器表面的氧化物分析鉴定铜器真伪”提出一些见解。

铜锈是历史的产物

青铜器是人们将铅、锡、铜等矿石原料经过熔炼后,将其所形成的集合体还原提炼出纯度较高的铅、锡、铜,再根据需要按一定比例配在一起铸造而成的。在其形成后所经历的复杂环境中,各种金属被重新腐蚀而成了类似铜矿石的物质。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变化过程是一个“轮回”的过程。

具体而言,铜锈大多都是由组成青铜器的金属铜、锡、铅等金属成分与周围环境中的其他元素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而生成铜的各种化合物,颜色多以绿、蓝为主。存世时间短、保存较完好的铜器表面锈蚀较轻,一般会有如“黑漆古”或“水银皮”等膜层,这些膜层同样是铜器的组成物质被氧化、溶解或侵蚀后富集、沉淀而成的。例如内蒙古、新疆等沙漠中出土的铜器多数都有“水银沁”或“黑漆古”等漂亮的皮壳。

铜锈产生的状况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湿度大、温度高时,铜器表面的化学反应程度相对剧烈,生成的金属化合物也相对多些,这一时期是铜锈的生长期。相反,当干燥、寒冷时,铜锈的产生速度变缓甚至停止,生成的金属化合物也减少,这称之为铜锈的休眠期。生长期、休眠期并不是绝对的,而匙在不断交替。生长期到来时,新的化学反应在以前的生

成物、铜锈的孔隙中发生,铜锈的多孔性越来越低,锈蚀之间也时常有反应发生。这些致使古铜器表面的锈蚀不但量多,且密度、硬度都很大,成分复杂、颜色丰富,有的锈蚀就像璀璨夺目、五彩斑斓的宝石。此外锈蚀的产生也受地域的影响,这与不同地区的温度、湿度以及土壤中的各种酸、碱、盐的含量有关系。例如,我国南方出上的铜器锈蚀的程度较北方的严重,人们常将南方地区出土的锈蚀较重的青铜器称为“水坑货”。

古锈蚀在形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经受复杂环境中各种物理的、化学的作用,如污染、风化等,在这些作用的长期交替侵蚀下,占铜器会形成一种独特的风貌。这些相对稳定的锈蚀是铜器数千年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妥协的厉史产物,呈现出和谐的自然美,也是其饱经沧桑的象征。它们不仅能反映出铜器的原料组成,还记录着铜器与环境“相处”的漫长

岁月中的各种信息。从这‘层面出发,我们可以通过对锈蚀的分布、形态、颜色、光泽等等来判断铜器的真伪。


显微镜下的仿古铜器锈



古青铜表面的红斑绿锈


古青铜表面的红斑绿锈

此图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古铜器铸蚀的生长过程,表面的红斑绿铸;又及白色的尝秀土结合物自然分布,绿铸以小丘陵状连续分布,浑园的绿铸颗粒的形态恰好反映出绿色的铸蚀物是从红斑间挤压生长出来的,且是多年作用的结果,其长势就像从树干里长出的蘑菇,呈现占、腐蚀与间隙腐蚀的形态。



仿古铜器表面的锈土结合层



古铜器表面的锈土结合层


老锈新锈区别大

   由于所经历的环境和时间长短不一,仔细分辨还是能发现不少老锈和仿造新锈的区别。

   首先从锈蚀的层次上看,古铜器上生长的是陈年自然锈蚀,其锈蚀有明显的层次,一般从外到内纵向分为锈上结合层、主体锈层、地子锈层。锈土结合层上常见铜器锈蚀与地下环境中的附着物,如泥上或碳化后的草木屑等;在锈上结合层的下面有一层绿色或蓝色的结晶锈就是主体锈层在主体锈层以下就是紧贴铜器的黑或红褐色的氧化膜层,即地子锈层。这

   三层锈蚀次序分明、排列合理,有的古铜器没有锈土结合层,甚至没有主体锈层,但是决不能没有地子锈层,这对于分辨老锈新锈十分关键。而大多数仿古青铜器由于其经历的时间较短,通常只有一层浮锈,颜色单一、结构松散、附着较差,如果去掉浮锈会直接露出新鲜的铜体。

   其次从锈蚀所呈现的形态来看,古铜器所经历的环境十分复杂,除了在使用过程中经受的损坏、侵蚀,还有诸如大气腐蚀、上壤腐蚀等。这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作用在不断地改变着青铜器,在其表面形成各种形态的锈蚀,锈蚀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可以说古铜锈蚀的产生是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人为的、自然的、必然的、偶然的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这些因素与铜器相互影响、相互制衡,呈现出自然与协调的风貌。仿古铜器则不然,其锈蚀一般有化学腐蚀锈与胶着锈两大类。有些仿造者用食盐、食醋及硫酸、盐酸等化学药品来腐蚀铜器,或者将新仿的古铜器放到潮湿的地下埋几年,虽然铜器的表面在剧烈的化学作用下也会产生铜锈,但是这些锈蚀只是短时间内产生的锈蚀,并没有经历过漫长复杂的氧化过程,不会表现出那种协调与自然,仿造者便想尽各种办法为它化妆,使它看起来像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沧桑,这显然无济于事。

古铜器表面的锈土结合层

        这是铜器表面的铸土结合层的时比图,由于铜器在地下数千年里经历了复杂多变的环境作用,在表面附着了一些以

硅凝胶形态为主的附着物,这些附着物的形态间于铸蚀与泥土之间,虽然看起来呈现半透明浑圆的胶状结晶,但是性能稳定坚硬,不易燃烧iri7仿古铜器表、自的铸土结合层,铸蚀与泥上像干粉掺和在一起,缺乏尤泽,相互渗透不明显,铸土结合层附着不牢固,容易脱落。

  这是两张镶嵌古铜锈伪装而成的铜爵足内侧局部图。

特征:

1.古份性的部分呈现红蓝绿等丰富的颜色,显得致密、坚硬;

2.足内侧的大部分灰绿色的新锈蚀看起来缺乏光泽,有许多小颗粒悬挂其表面;

3.古锈蚀和新锈蚀之间,落出明显的破绽。

鉴别方法:

1.用水漫泡铜器,会看到古锈蚀和新锈蚀之间颜色反差会更加明显,亲水性也不同;

2.接缝部位的颗粒状的锈蚀可以用火点燃,并且发出刺鼻的胶水气味。


移植古铜锈的仿品局部1



移植古铜锈的仿品局部2




仿古铜器表面的锈土结合层



古铜器表面的锈土结合层



仿古锈花样百出

    为仿品上锈是现代青铜仿古工艺中非常关键的一道工序,锈蚀仿造的相似程度,直接决定仿造是否成功。所以仿造者要用各种方法来仿古锈。笔者经过长期的观察,将常见的做法归为以下几种:

    1.“种植锈”:将酸、碱、盐等各种化学药品掺和金属粉涂抹到仿品表面,然后再埋到土里来“种植”伪锈。

    2.“胶着锈”:用胶水、松香、白岌浆、清漆等胶状物调配各种矿石粉、颜料,涂抹到铜器上。或从别的古铜器上取下真锈拌入清漆或胶水中涂抹到仿古铜器上。

    3.“烧熔锈”:将调制好的矿物颜料在铜器表面烧熔,这些被熔化的颜料在降温后凝固在铜器的表面。

 4.“电镀锈”:用类似工业中金属表面电镀技术在铜器表面镀“水银皮”或“黑漆古”等皮壳。

    5.将动物尿液、粪便或农用化肥与泥土掺和,涂抹到仿品表面后埋到土里。

    6.“移植锈”:将古铜器上的古锈移植或镶嵌到仿品表面,再用上述的各种方法组合作锈。

    尽管作假锈的方法五花八门,但不外乎物理上锈、化学上锈两类方法。这种新铜锈与古铜锈存在根本的区别,如果用显微镜或其他仪器来分析,区别会更明显。

    古青铜器和仿古青铜器表面的诱蚀对比图,这件仿古铜器用强酸腐蚀后又在地里埋藏了数年,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仿古铜器诱性密度小,铜诱比较松软,且几乎看不到有光泽的结晶锈。


仿古铜器表面锈蚀



古铜器表面锈蚀



汉代古铜镜




   仿古通铜镜,锈蚀零星分布,颜色单一,很明显能看出其人为滴落酸液以形成锈蚀的痕迹,在鉴定的过程中,观察锈蚀的形态和分布非常重要。



古钱币



古钱币细部






    通过二者的细部对比可以看出,伪造铜币铜锈颜色单调,没有光泽,假如剥掉这层锈,露出的是鲜亮的铜地子,缺少氧化层,在锈蚀缺失的地方露出鲜亮的铜质.而真正的古铜钱币颜色则显的十分自然。


 古铜锈在显微镜下看起来像璀璨的宝石




鉴别对策更胜一筹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花样百出的仿品,很多收藏者都不知道如何应对,针对以上归纳的常见作伪方法,笔者通过长期的实验,也总结出一些实用“招”,仅供收藏者参考.

1.用针尖刺扎铜锈部位,古铜锈非常坚硬难以刺入,而那些用胶水制作的伪锈不但容易刺入,松开手后针会被伪锈夹住掉不下来。对于古铜器上那些修补过的部位用这种方法鉴定也很有效。

2.在鉴定铜器的锈蚀时,最好取一些试样下来,用高温热针烧灼,或将试样直接用火烧,古铜锈一般不易燃烧,锈结晶在高温下会发出炸裂的声音。用树脂或胶水制造的伪锈在高温下会熔化、燃烧,并且冒烟,能闻到各种胶水或烧塑料等刺鼻的气味。用放大镜观察,被热针烫过的部位,会发现那些胶状物熔化后又凝固,根据热针的形状形成一个半圆槽。真正的古铜锈是天然生长的矿物结晶,在高温下它既不会熔化,也不易燃烧,更不会有酸味或其他异味。

3.用小刀或其他工具将铜器表面的铜锈取一块,观察铜锈下面露出的皮壳。锈下面露出的是铜色,古铜锈下面一般是黑褐色或是银白色的氧化膜

4.用烟熏铜器表面或颜料染色,使其表面形成黑色或红色的氧化层,往往这软化层没有光泽。需要用棉布、毛毯或椴木木炭抛光,也有用抛光玉器的滚筒机械抛光.这类作伪的氧化层的凸起部位光亮,凹陷部位灰暗用干燥的硬布等物品在铜锈表面快速摩擦,使其表面发热后,嗅其味道,有些伪锈会发出松香味、塑料味、油漆味或其他如502胶水等异味

5.用珠宝鉴定中使用的第三代查尔斯滤色镜来鉴定铜锈非常有效,所有的古铜锈在滤镜下都不会变色。用那些绿色、蓝色的化学颜料做的各种伪锈,在滤色镜下多数会变成红色。特别是用珐琅料在低温下烧成的假锈,这种假锈既不怕火怕水,用热针、水都不管用。但因为珐琅釉料中的蓝色含钻,所以在第三代查尔斯滤色镜下它的蓝色或绿色会变成红色

6.白矾与硼砂都是可溶性物质如果铜锈是透明的结晶锈,我们可以取下一块放在热水里,如果遇到水后能溶化的,就有可能是这几种伪锈。有人也提倡用舌头尝试青铜器锈的味道,白矾的味道非常涩,其他结晶状的伪锈有时是苦的或咸的,而真正的古铜锈几乎没有味道。笔者认为有些伪锈有毒,最好不用这种尝味道的方法。将水喷洒到铜锈上,观察铜锈的

亲水程度,古铜锈是亲水的,那些用油漆、胶水制作的胶着锈亲水性则较差。

7.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铜锈的结晶形态及生长状态,可以发现新铜锈和老铜锈有很大的差别。

【分享】21世纪最有价值的就是信息,闭门造车终成井底之蛙。当你将有价值的信息,分享出去就是你帮助他人的开始。互相交流沟通才能懂得更多。

主编id:13601634849←长按可复制(艺术品鉴赏评估、每天推送最新收藏资讯)

主编平台id:chineseart99←长按可复制(艺术品鉴赏评估、每天推送最新收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