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进行防火救火:房梁上挂春宫图也是奇招
2022-05-19
水火是人类文明的生命进化文明发展之源,但水火也无情,如何防范火灾,已经成为从古至今人类的一个共同命题,在历史悠久的中国,人们很早已有防火意识,防火成为各朝各代城市安全的首要命题。几千年来,古人在防火方面,古人还形成了独特的防火文化。<br/>首先是古代防火理论极早,且很完备,在西周周公《易经》中就出现第63卦“既济”卦,即是拿火灾来说事,相关古籍释义为:“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这句话里包含的原意,可以这样理解,即便大火扑灭了,救火任务结束,也要提高防火意识。这是中国早期防火思想“防患于未然”的最早出处。<br/>而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则在《韩非子·喻老》中指出:“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熛焚。”意思是房子再大,从烟囱裂缝中迸出的火星能将其烧毁。韩非子是借防火的道理,而喻做人做事的态度,透露出的却先秦人对防火重要性的深刻认识。<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E2/C2/E2C21BBA6CC37A944B1847B657E3563A.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苏氏演义》中记载,当年汉武帝刘彻建柏梁殿,因为宫殿火灾频发,有术士上疏说,“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建议在堂殿上安置“蚩尾”。故正吻就成为古代大型建筑上必不可少的设计物。<br/>这种厌胜之物为“鱼尾星”,是灭火的神物。在清代,还曾用能降火的“水龙”来做防火厌胜之物。如故宫的文渊阁是皇家藏书之所,防火第一,其屋脊的正背两面各雕9条龙。据说大禹治水时曾降服了九条龙,乾隆皇帝遂把它们请来治火。<br/>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虽然正吻不能防火,却能防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避雷装置。其原理是正吻处于建筑最高处,“出头”在外,往往先遭到雷击,从而避免了“雷火”引发的火灾。看来中国建筑设计中的龙吻防火还是有一定根据的。<br/>如果说龙吻防雷火有一定科学性的话,那么在房梁上挂古代有一种“避火图”(其实就是春宫图)就是完全出于早期先民的生殖崇拜、性交崇拜了。<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91/75/9175E9FC576C365F4EC504478FDC2A19.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墨子·号令》中称,“慎无敢失火者,失火者斩其端;失火者以为乱者车裂;伍人不得,斩;得之,除。”对引起火灾的首犯处斩,如果故意纵火,则以谋乱罪处以车裂之刑;与纵火犯同伙,知情不报者,也要处以死刑,对积极举报的可免死。<br/>[page]<br/>到了魏晋,对火灾责任人的处罚又有了进一步的细则。《晋书·刑法志》记载,“贼燔人庐舍积聚,盗赃五匹以上,弃市。”故意放火烧私人或官府房屋,和盗赃物五匹以上的,都要处以死罪,并弃尸街头。<br/>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石勒在火灾管理方面更为严厉。《太平御览》引《后赵录》称,“石勒禁火,百鼓之后燃火者,鞭之一百;延火烧一家,斩五部都督。”“百鼓之后”,即夜间起更之后;“五部都督”指有不同区域和行政分工的“一把手”,失火纵火的责任已经是行政长官连带制,堪称史上最严消防法。<br/>隋唐以后,中国的防火法规更为规范和具体。《唐律·杂律》中曾明确规定,对故意纵火行为严惩不贷,即便最轻的也要“徒三年”,最重的“绞”。见火不救也要治罪:“诸见火起,应告不告,应救不救,减失火罪二等。谓从本失罪减。其守卫宫殿、仓库及掌囚者皆不得离所守救火,违者杖一百。”<br/>此后的宋、元、明、清各代,在处理火灾责任人上大多都是“死罪”。金熙宗时期皇统九年(公元1149年),燕京(今北京)发生火灾,一连烧了9天,最后有243人因“失火和不救火罪”被诛,是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失火问责事件。<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C1/83/C183329E311B8E106D5EF69107F1A208.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alt="古人如何进行防火救火:房梁上挂春宫图也是奇招"/>安全第一,防火救火,人人有责,且需从身边的细节小事做起,古人已经在各方面留给后世很多宝贵丰富的经验。(夜狼啸西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