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金庸小说中有哪些江湖人士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2022-05-19
在金庸小说中,有哪些江湖人士在历史上确有其人?<br/>众所周知,金庸小说里时常有历史人物跑进来客串,光是皇帝就有成吉思汗忽必烈、康熙、乾隆等一大堆;主角也时常参与历史重大事件,比如蒙古统一、南下征宋,自成进京,康熙平三藩等等。<br/>但书中所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基本都只是套了「历史」的外衣,里面则根据剧情需要做了大量修改。理由很简单:为了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冲突的戏剧化。<br/>因为真实世界里极少有凭着个人武力改变历史进程的事件,这与武侠中的一骑当千完全相反。所以必须要对史实进行删改,甚至只借个名字进行原创,才能写出引人入胜的小说。<br/>下面就按创作顺序讲一讲金庸小说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吧。<br/>除了史上真实存在的之外,也顺便澄清一下那些与历史互动较多、却纯属虚构的人物。<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5D/74/5D74E8AD329726DB407DA02EA8BC6BF2.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之说也一直十分流行,主要是因为乾隆对他超乎寻常的宠信,让不少人起了疑心。事实上乾隆是福康安的姑父,从小就喜爱这个聪明伶俐的侄子,召他入宫学习,长大后又让他带着精兵良将屡立战功,如果不是四十多岁就去世,将来肯定能封王。<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C6/EE/C6EEB192D2B9B4C06B88704F68E19D5C.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袁崇焕被杀、李自成进京、崇祯上吊、皇太极入关这些史实自然不必提了。<br/>但主角袁承志的身份纯属虚构。因为袁崇焕唯一的遗腹子是袁文弼,后来从军宁古塔,其子孙入了满籍。清末名将富明阿、寿山均为其后裔,寿山之女寿懿还嫁给张作霖当了五姨太。<br/>袁崇焕旧部「山宗」(二字相叠即为「崇」)誓为督师报仇这段是全书的引子,不过「山宗」的存在则完全是小说家言。后来新修版中袁承志成立「金蛇营」并归属闯王帐下一事也是虚构的。<br/>多尔衮与孝庄通奸、被皇太极撞破后弑兄摄政这段剧情,被无数野史津津乐道,单是电视剧里就出现过几十上百次,此处不再赘述。<br/>李自成攻破北京后,纵容手下抢掠、害得民不聊生的行为在许多史料中都有详细记载。唯独陈圆圆不关他事,而是他手下刘宗干的。<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1A/06/1A065A53E2A0C06C7AEE1E3059DA503B.gif"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吴三桂原本打算降李,却「冲冠一怒为红颜」降了清朝,原因很多。最主要一条是吴三桂父亲及全家被李自成手下拷打劫掠,加之听闻北京城的惨状后,深深觉得难在李自成手下安身。至于爱妾被抢,只能算原因之一。<br/>崇祯砍断长平公主一臂确有其事。而公主虽然未死,其命运也很悲惨。明亡后上表要求出家为尼,多尔衮为笼络人心,硬是将她嫁给崇祯生前所选的驸马周世显。婚后一年多,年仅十七的公主就郁郁而终,自然也没有什么独臂神尼的后续了。<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7A/B9/7AB9D3D5AEBD39C297E7FB91954F76CC.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察合台、窝阔台、托雷;麾下大将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哲别;对手札木合、王罕、桑昆等等。<br/>剧情不涉及郭靖时基本符合史实,一旦郭靖出场,历史就要为主角让位。<br/>比如铁木真被推举为成吉思汗与西征花剌子模之间相隔了十几年,但为了让郭靖参与进来,时间被压缩到了两三年之内。<br/>西征前决定汗位继承人时的分歧也和史载一致:术赤出身有争议,察合台性格暴躁,托雷年纪太小,最后立窝阔台为下一任大汗。而术赤和察合台酒后带兵厮杀、被郭靖平定的剧情则是虚构出来加主角光环用的。<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89/D1/89D1CC67FBDED2A99577D173D3C5B224.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金章宗完颜璟第六子,夭折时年仅两岁。<br/>用来与精明强干的完颜洪烈做对比的是纨绔子弟三王完颜洪熙。此人原本叫完颜讹鲁不,是章宗的次子,比六王更惨的是还没满月就夭折了……<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68/7F/687F485A905F67D6BD76F4BACD7FFDA5.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丘处机<br/>王重阳和全真七子都是道教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只是并非武林高手而已。<br/>周伯通也是确有其人的,全真教典籍中只用寥寥几句讲了他是宁海富户,崇拜并大力推广王重阳的学说,然而未能正式拜师,具体情况就不得而知了。金庸只借用了这个名字,化为小说里人见人爱的老顽童。<br/>丘处机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清静养生、止杀爱民是史实,但时间略有不同。<br/>[page]<br/>整部《射雕》的时间跨度不长,全真掌教始终是丹阳子马钰。而历史上此时不仅王重阳逝世已久,全真七子中的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都已担任过掌教并先后去世,身为掌教的丘处机也已七十四岁高龄,仍然不远万里去劝说成吉思汗戒杀行善,如此悲天悯人的情怀,无愧于「真人」二字。<br/>而丘处机辞行回乡后,成吉思汗特发圣旨问候,其情可见一斑:<br/>宣差都元帅贾昌传奉成吉思皇帝圣旨:<br/>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别来至夏日,路上炎热艰难来,沿路好底铺马得骑来么?路里饮食广多不少来么?你到宣德州等处,官员好觑你来么?下头百姓得来么?你身起心里好么?我这里常思量着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么么哒。<br/>癸未年十一月十五日<br/>相比之下,「南帝」一灯大师的形象就没那么高大了。历史上的大理宣宗段智兴在位29年,崇信佛法,整日不理国事反而大修寺庙,搞得国库空虚、民怨沸腾。与小说中不同的是,他并未避位为僧,而是在皇位上驾崩的。<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9A/68/9A681FCC7218ADFDA845C88530AFD884.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王处一曾入金国皇宫讲道;丘处机西游拜访过成吉思汗后,元朝初期全真教一直受朝廷尊崇,直到后来忽必烈信佛才受到严重打击。<br/>[page]<br/>金庸为了避免「毁谤历史人物」的指责,笔下的全真教众可以是有缺陷的(如丘处机脾气急躁、孙不二气量狭小),但不能是坏人。需要坏人时就虚构一个出来,比如投降蒙古的赵志敬,以及奸污小龙女的甄志丙(旧版用了真实存在的尹志平,新修版则造了个新人物)。<br/>历史上宋元确实有过两次襄阳大战,却和小说中完全不同。<br/>第一次襄阳大战的统帅根本不是忽必烈,而是窝阔台的三子阔出。忽必烈攻襄阳的剧情是虚构的。<br/>第二次则是将历史上重庆合州的钓鱼城之战移花接木到了襄阳。钓鱼城是蒙古攻南宋最惨烈的一战,蒙古军队在坚城险道和南宋军民一心的抵抗之下损失士兵数以万计、大将无数、最后连先锋主帅甚至大汗蒙哥都命丧城下,只得退兵。日后由于忽必烈等人争汗位而无暇南侵,宋朝又得保数十年平安——这里的史实是和小说一致的,只是战场改为了襄阳。而且蒙哥的死因在各史书中各有不同,有的说是患病而亡,有的说中了箭伤或被炮火所伤,还有说是中了飞石。金庸选取了最后一种解释,让杨过掷出飞石打死蒙古大汗,成了民族英雄。<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14/F4/14F4F9AC698011E19ED04BFF391A282D.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安定。<br/>[page]<br/>《倚天屠龙记》<br/>《倚天屠龙记》与历史的交集甚多,单是元末明初这一段混乱时期的出场名人就不计其数。<br/>明教方面,太祖朱元璋以及徐达常遇春汤和、邓愈、花云等一干开国元勋以及韩山童、韩林儿等义军头领都曾是张无忌的旧识或部下,但这几位名气太大,不好自由发挥,所以也没安排什么武侠戏份。<br/>陈友谅的情况也差不多,不过小说中的故事发生时他还年轻,可以安排一些篡位丐帮、挟持少林之类的剧情,失败后就逃走并保持和正史一致去了。<br/>五散人的功夫则厉害得多,而且其中四位也都是见于史书的真实人物:<br/>彭莹玉最为有名,他先率徒弟周子旺造反(常遇春初次出场时就是周的部下),失败后又联合徐寿辉等起事并建立「天完」政权,可惜日后战败身死;<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2A/24/2A24F3CE724D82F6CB77CD821F9F32B6.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朱元璋大破陈友谅,据说他精通易理,能算出大明江山命运。而后功成身退,不知所踪;<br/>周颠人如其名,是个疯疯癫癫、蓬头赤足、非僧非道的怪人。但史载他多次为朱元璋做出神奇的预言,助他取得江山,而后不辞而别。朱元璋十分怀念这位半仙,洪武二十六年时亲笔撰写了一篇《周颠仙传》来纪念他。<br/>(张中和周颠的事迹都载于《明史·方伎列传》,两人的位置甚至排在张三丰之前)<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BC/DE/BCDE7886161FE147B11EB7CF6984B1D7.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明中晚期甚至清初也有关于他的事迹流传。小说中的张三丰比较接近《明史》的记录:原名君宝,身材魁伟、环眼大耳、邋里邋遢。而且借民间传说将他设定为武当派创始人与太极拳发明人。<br/>武当七侠生平事迹不详,只有姓名流传,除了六侠殷利亨改为殷梨亭之外,其余六人都沿用原名。其中唯独张松溪见于古籍记载:他本是明代嘉靖年间著名内家拳师,自称拳法传承自张三丰,而这个张三丰据传是北宋徽宗年间人……金庸直接把他拉前了一百多年,成了张三丰亲授的四弟子。<br/>小说中对明教历史和教义的描述,大都出于吴晗的《明教与大明帝国》,金庸也承认小说中许多灵感来自吴先生此篇考证,甚至直接引用其中史料,仿佛真的将武侠融入了历史。<br/>小说中元末各地起义军均以明教总舵为领导核心与精神领袖,不过实际的明教并无如此强大的凝聚力,而是早已分散在各地成为独立教派,波斯总教更是灭亡于数百年前,怎能大举遣使来中土寻找圣女呢?<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20/3F/203FB10950D24C3478991829A809FE79.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方腊起义就是政教合一的风格,从帝王到军士均严格遵守教义,难怪会令杨逍和张无忌十分神往了。<br/>波斯总教流传的圣火令武功源自「山中老人」霍山,历史上中亚著名刺客组织阿萨辛派的首领,全名叫拉希德丁·锡南·伊本·萨勒曼·伊本·穆罕默德·阿布·哈桑·巴士里,霍山即为哈桑的另一译法。在《倚天》中仅作为背景人物出现,想多了解的话不妨去玩《刺客信条》。<br/>而蒙古朝廷方面出场的主要就是帖木儿家族(金庸写书时特意将常用的「帖木儿」改译为「特穆尔」,显得不那么像游牧民族)。<br/>父亲察罕帖木儿,历史上确实是朝廷重臣,也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大将。但他并没有被封汝阳王,而是遭刺杀后朝廷追封颍川王,真正的汝阳王是一并被追封的他父亲阿鲁温……<br/>儿子王保保可是元末的名将,连死对头朱元璋、徐达都佩服不已。但他并非察罕的亲生儿子,而是外甥,且有汉人血统,后来过继给察罕。王保保才是本名,扩廓帖木儿是后改的名字。<br/>女儿赵敏——这位人见人爱、聪明美貌的郡主却是虚构的。察罕并没有女儿,王保保倒有个亲生妹妹,史书也没记下名字。王氏妹妹后来被朱元璋强行许配给了他的儿子秦王朱樉,想必是为了向王保保示好招降。但王保保至死未降,朱樉死后,或许是朝廷认为王氏已经无用,或许是她自己心灰意冷,竟然随夫殉葬。这位赵敏原型的悲惨结局令人扼腕不已。<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