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影视剧中风光无限的纪晓岚,在历史上却是一个悲剧

2022-05-19

我国近代有许多关于清朝名人的影视剧,其中铁齿铜牙纪晓岚相信大家都有所听闻,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影视剧中风光无限的纪晓岚,在历史上却是一个悲剧。

提起纪昀,我们最熟悉不过了,当年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给我们刻画了这样一个清官的形象:他风流倜傥,能言善辩,幽默风趣,嫉恶如仇,上敢顶乾隆和珅,下敢怼贪官污吏,看得人们十分解气。

而民间确实也流传着纪昀的许多趣事,素来有“风流才子”和“幽默大师”之称。

纪昀的一生乍一看,基本上官职都是在往上走的,即便中间偶有变数,也大体呈现上升趋势。然而,在这青云直上的表面之下,却隐藏了一位文人在清朝当时的政治环境之下一条尴尬无奈又心酸的为官之路。

纪昀,字晓岚,他的一生跨越了清朝的三代帝王的执政。

他出生于雍正时期,年幼时便有神童之称,乾隆时期,他第一次童子试就夺得第一名。正因为才华突出,在以后数次的科考之中,他因为过于自满自负而被两次挡在功名的门槛之外。

由此可以看出,年轻时候的纪晓岚仍然有着文人身上独特的心高气傲的特点。

他在二十四岁那年参加乡试,成为第一名;三十一岁高中进士,廷试二甲第四名,进士出身,成为翰林院的庶吉士。从此,他便跃跃欲试地踏上了他那条漫长而曲折的文学侍臣之路。

乾隆皇帝面对祖辈们打下来的大好河山,生出一种文艺青年式的附庸风雅,他一生作诗四万多首,堪称中国诗人之最。在这一方面来说,纪昀的出现正对了乾隆的胃口。

从踏上官场的那一刻起,纪昀的主要任务就是伴驾,也就是写写诗,作作文章,讨乾隆的欢心。三个字,拍马屁,四个字,歌功颂德。

实权呢?没有。

史料记载,有一次,内阁学士尹壮图直言觐见,惹怒了乾隆,拟处死尹壮图,纪昀便出面为尹壮图求情,乾隆勃然大怒,骂道: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畜之,尔何妄谈国事!

此时的纪昀已经是位老人了,不知是否还有年轻时的清高与不可一世,但是如此一席话,实在是伤人,足以浇灭任何报国之热忱。

在一个高度集权的皇权制度中,知识分子是没有尊严可讲的。

在乾隆的眼中,纪昀是如同他畜养的倡优,平时心情好的时候自可以拿来取乐,然而在国家政事之上,是没有丝毫发言权的。

这对于一位一门心思想通过一已这长而报国的知识分子来说,莫不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晚年的纪晓岚,官拜从一品,官职很高,然而在乾隆皇帝眼中始终是文学侍臣。并曾经斥他为“无用腐儒”。

乾隆不重用纪昀,还有一方面,那就是他的相貌并不是如影视剧中的那样。

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纪晓岚真正的形象可能会让大家失望的。毕竟,每一个流传于口的历史人物都带着或多或少的个人色彩。历史上的纪晓岚,“貌寝短视”,就是说他长得难看,还是个近视眼,并且,还有口吃的毛病。

朱珪曾经有诗是这么写纪大学士的:

——河间宗伯姹,口吃善著书。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录。

虽然,我们说纪晓岚相貌丑陋,但是,他既然能够凭借考试就来到金銮殿上,当上大学士,那么,其相貌肯定不是那么地丑,毕竟,考官们也知道自己家的乾隆大大是个“爱美的”,万一选一个才华横溢,却是个丑八怪,污了圣上的龙眼,那就是大大的罪过了。所以,纪晓岚的相貌应该是还过得去的。但是在乾隆眼里,纪晓岚还是“丑”的级别的。

因此,他对纪晓岚好感度并不高。

著名的清史家邓之诚先生曾经分析过乾隆用人的原则,他是“以貌取人”,而纪晓岚“貌寝短视”,又是个江北人,说官话又说不标准,真的不是乾隆的“菜”。就像翁覃溪、朱竹君、王兰泉、邹一桂这些人,都是和纪晓岚一般遭遇的。而像于文襄、梁文定、于敏中,尤其是纪晓岚的“对头”和珅,那才是乾隆的“菜”啊。

统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乾隆身边的近臣红人,聪明机灵,机智灵敏这些自不必说了,在外貌上,都是英俊秀气,可谓是“当时的当红炸子鸡”啊。所以,纪晓岚就败给了自己的相貌,他没有办法做乾隆的亲近之臣,对于国家大事都插不上嘴,只能凭借自己对文字的敏感度,做一个词臣,给乾隆编编书。

关于纪晓岚跟和珅,历史上传闻二人结怨颇多,事实上,纪昀与和珅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年轻的和珅处世外向泼辣。年老的、处世逐渐内敛圆滑的纪昀会时时善意地提醒和珅。两人既有政见不同带来的争吵,也有默契的配合。同时,纪昀对自己的能力也非常了解,在文学上固然无人可比,但是,在治国和理财上他却远不如和珅。

说起这个,有一个事例可以佐证乾隆对于纪晓岚并不重视的观点。

当年,在纪晓岚当都察院左都御史的时候,因为一次判案的失误,应该受到惩罚的,但是,乾隆却是说“他是个‘凑数的’,这难得错了就错了,又不是什么大案子。不重要不重要。”这听起来似乎是在给纪晓岚找台阶下,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乾隆对纪晓岚是真的不喜欢。不仅仅是他是“凑数”,还是“无用腐儒”。

而且,在一次次的任命当中,纪晓岚这个才高八斗的大学士偏偏只能做几个花瓶官员当当,比如乡试考官当了两次,会试考官当了六次,礼部尚书当了三次,看起来很是风光,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权可以用。后来,一心想要给自己的这辈子功绩吹嘘一番的乾隆皇帝决心斥巨资编纂一部史书,遍观朝野上下,乾隆终于把纪晓岚给想起来了。

于是,他就任命纪晓岚为总纂,去编写《四库全书》。

要知道,纪晓岚在写作方面是当时天下无二的,乾隆沾沾自喜,终于是把这个讨厌的酸儒生给安置下来了,这回不用在朝堂上见到这个“貌寝短视”的“丑家伙”了。乾隆这个时候也没有把纪晓岚当做重臣看待,只是想着他才气不错,应该能够给自己的一生画上浓墨重彩的几笔,这样他的一生便是文武双全,辉煌灿烂了。

但是,纪晓岚却把这个作为自己的心血来对待,五十岁的他接下了编纂《四库全书》的重任,用自己一辈子的学识来编写,在这本书上花费了十三年的心血和精力,亲自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很多人可能只看到了纪晓岚在这本书上的成就,他的荣耀和辉煌,却不知道他为了这本书付出的艰辛。

虽然,《四库全书》对保存和整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本书也让参与编写者受尽了辛酸之苦。

当时,在编纂过程中,总纂纪晓岚,陆锡熊和总校对陆费墀可以说是受到了乾隆无数次的呵斥,这还算轻的,还有交部议处、罚款等。就这样,一次次的斥责和打骂,陆总纂在去盛京校书的途中,被乾隆的一番呵斥,外加天寒地冻,没有保暖,就死在了路上。

而总校对也是由于没钱承担修纂费用而被革职,心中郁结而亡,并且,在其死了之后,房产祖业通通被罚抄,充了公家。其实,纪晓岚也并不好过,他受到的训斥处罚也是不少的,在乾隆四十五年因为复校后有许多错误,所以,乾隆又要求他和陆总纂同时承担费用。

纪晓岚此刻已经算得上是辛酸苦楚都尝尽,却又不得志。在这样的政治高压下,知识分子被异化、被扭曲是难免的。

本身,纪晓岚就是一个文人,又是以文字见长,可是,偏偏他所处时代是在乾隆的“文字狱”时期,所以,这使得编纂工作变得十分艰难。一字错,字字错。纪晓岚和同僚可谓是耗尽了半生心血,才呈现了这一部旷世奇作《四库全书》。

其实,我们也都知道,纪晓岚的才华是被当时的“文字狱”给埋没了。他官场沉浮,定然是有许多话要讲要说,但是,他说不出,写不下,只给后世留下一本薄薄的笔记《阅微草堂笔记》。这本书为鲁迅先生点赞,这其实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感慨,是一生的写照。

晚年的纪晓岚在风雨中飘摇多年,为国效力的同时尽量谨守本分,不惹是非。可见,他已经被官场磨灭了棱角,没有了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不过,也正是他的中庸和坚持,才让这部书得以见世,他的功绩值得后人称赞。

如果一个人在某些方面压抑的太久了,那么他就会在另一个地方寻找发泄的渠道,也是排遣的途径。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平衡自己的精神压力。对于纪晓岚来说,那就是在文学上的长久压抑,导致了他生活上的异于常人。

生活中的纪晓岚有三大嗜好,一个是喜欢吃肉,“纪文达公自言乃野怪转身,以肉为饭,无粒米入口”,“日食肉数十斤,终日不啖一谷”;另外一个是风流好色,“公(指纪晓岚)今年已八十,犹好色不衰”,“日御数女,五鼓如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兴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关于好色这一点,其实纪晓岚自己也没有否认,他在为大哥写的墓志铭中写道,“昀颇蓄妾媵,公弗禁”。根据当年挖纪晓岚墓的人回忆,大坟两侧各有三座小坟,据此推测他至少有六个妾室。不过纪晓岚自己也说得很清楚,虽然好色,但自己严守道德底线,是在礼法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纪晓岚还有一个嗜好,特别喜欢抽烟。

那么真实历史上的纪晓岚是不是颠覆了,你的认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