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达斡尔族 一本“鲜活”厚重的书

2022-05-19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布特哈旗、阿荣旗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富拉尔基区、龙江县、富裕县、嫩江县、爱辉县等,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达斡尔族人口为132394人。“达斡尔”是达斡尔族固有的自称。达斡尔一名最早见于元末明初。在历史文献中有达呼尔、打虎儿、达瑚里、打虎力、打呼里、达乌尔等不同音译名称。

达斡尔族使用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本民族文字,主要使用汉文,少数人兼用满文、蒙古文和哈萨克文。因为达斡尔族没有文字,只能靠口述来传承历史,清朝以前的历史已经无法考究。但是根据达斡尔族传说及达斡尔人与契丹人生产、生活、习俗、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史学家大多认为达斡尔族属辽代契丹的后裔,而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达斡尔族是由当地土著先民发展而来。利用dna技术的相关实验表明,契丹与达斡尔族有最近的遗传关系。

“达斡尔”的意思是“开拓者”。生产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和狩猎。达斡尔族人以善于造车而闻名,被称为“草上飞”的北国名车——大轱辘车即出自他们之手。这种车非常轻便,但车轮高大,在茫茫草原上便于涉水过溪。

习俗文化

达斡尔族婚礼

风俗:达斡尔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属守氏族外婚制度。旧时婚姻多由你母包办,婚姻以入赘婚较普遍。传说很早时不是女子出嫁,而是男子嫁到妻方居住。后来由于男子不愿居住在妻家,经常逃回母家才改为女子出嫁。起初女子也想逃回娘家,但又舍不得丢弃她的衣柜等物,久而久这,女子出嫁便成为一种制度。这或许是对母系氏族社会晚期由从妻居向从夫居婚过渡的历史变革的一种朦胧记忆。达斡尔族中普遍存在着父系大家庭,一般由三、四代人组成,由男性长辈担任家长,被称为“贝功达”。离婚被认为是不吉利和不光彩的事情。

达斡尔人的丧葬以土葬为主。只有萨满的安葬根据其意愿实行风葬或火葬,孕妇实行火葬,死于天花病的儿童实行风葬。敬老的传统和灵魂不死的信念,使达斡尔人对死者的安葬和悼念活动日益隆重和繁杂,尤其是对老年长辈的葡礼更是如此。

达斡尔族重礼仪,讲究辈分。日常生活中以年长者为尊,向他们请安、敬烟、让座、让路。客人到家都要以烟、酒奶制品相待,即使生活拮据,也设法款待。在达斡尔人的礼仪中,娘亲是最引人注目的,按照传统,如果有人触犯了习惯法受到氏族处罚时,只有舅父才有资格以当事人的认罪悔过为条件赎回外甥;葬礼上也是长辈娘亲的意志是从,哪有礼节不周之处,一经舅父指责,只有办丧的最长者出面道歉才能了结。

达斡尔族服饰

服饰:达斡尔族男子服装以狍皮为主,只有夏装和内衣为布料,皮袍被称为“德力”、“哈日米”。皮靴也是用狍子的皮毛拼成,称为“其卡米”。帽子则是由狍子或狼、狐狸的头皮做成。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布匹已成为他们的主要衣料。女装以棉布为主,习惯穿旗袍,脚穿绣花鞋。达斡尔族女子素来注重装饰打扮,除服装艳丽外,头上还插金属簪和绸缎花朵,出嫁的女子还要梳两半头,佩戴耳环、戒指等各种首饰,右侧衣襟上佩挂绣花烟荷包和手帕,以备给长辈敬烟之用。

饮食:主食有米食和面食。副食有肉类、鱼类、奶类和各种蔬菜。米食除小米外,还有稷子米(“敖斯莫”、“希吉莫”)、荞麦米(“阿勒莫”)。面食以荞面为主。达斡尔人素有吃手把肉的习惯,每当杀猪时,都要请亲友吃手把肉。婚礼和葬礼上也以手把肉和片白肉为主,特别讲究上桌的手把肉是完整的某部位的骨肉。新鲜猪备拌以葱蒜盐等做成灌肠,煮熟后切片上桌,是达斡尔人最喜爱的佳肴。鱼类是温江河而居的达斡尔人春季的主要副食品。奶制品是达斡尔食品的精华,也是达斡尔族妇女用以馈赠远方亲友的最好礼品。

节日:达斡尔族一年四季有许多节日,主要有春节(阿聂节)、黑灰节、元宵节、二月二、寒食节、端午节、中秋节、千灯节、祭灶节、布通节(除夕节)等。春节达斡尔语称“阿聂节”,是达斡尔族最大的节日。初一凌晨,早早起床,女人们准备饭食,而男人们忙于烧香拜天拜神。吃过迎春饺子,男人们便纷纷离家,成群结伙地到村里及外村去向长辈拜年请安,然后男女老少,逐户互拜。一般拜年到初五为止。在“阿聂节”期间妇女们聚在一起跳舞,姑娘们玩纸人或掷拐。男子举行赛马活动或进行曲棍球比赛。布通节俗称“年三十”。这一天,家家户户清扫庭院,张贴年画及对联,挂灯笼,供天神、娘娘神和灶神等。准备敬赠亲朋长者的礼物,并在大门口正前方垒起一大堆干牛粪以备晚饭前点燃烟火。晚饭时讲究吃牛羊肉和牛羊头蹄。家里每间房内都要点灯,每个神位前都要燃香烛。入夜,人人“守岁”,预示来年精神饱满。黑灰节是正月十六这一天,一大早起来,少女们将双手擦上锅底黑灰,彼此往脸上涂抹。这种习俗,一是象征着吉祥和丰收,二是认为这一天是鬼节,避免让鬼看见少女的真面目,三是过了十六,年已过完,人们开始劳动。如不早起,被人堵在被窝里涂上黑灰,以此来惩罚其懒惰。千灯节在农历十月二十五日,是喇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逝世的日子,因此信仰黄教的达斡尔族在这一天纷纷制作各式各样的灯盏,带到喇嘛寺庙去点燃,达斡尔族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

歌舞:“路日给勒”是达斡尔族传统的民间舞蹈,意为“火旺”或“把火烧旺”。一般在春节或在劳动之余,聚集在一起纵歌欢舞。主要是妇女参加。“路日给勒”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模拟各种动物的动作,如雄鹰翱翔、布谷鸟盘旋、小鸡斗架等,伴以鸟兽的鸣、叫,发出“格库”、“达齐”(仿布谷鸟叫)、“哈玛”、“嘿嘿”(仿熊、野猪吼叫)的声音。“路日给勒”舞蹈动作还艺术地再现生产劳动的情景,如挤奶、采野菜、掰烟叶、担水、缝纫等。初时,舞者边唱边舞,围观者伴唱助兴,继而,歌曲渐转欢快,以舞为主,众人纷纷上场,场面逐渐热烈,舞姿、动作由慢到快,由柔到刚,雄健刚劲,热烈奔放,达到高潮时,场上场下呼应,如醉如狂,尽情尽欢。

宗教信仰

村人聚集敖包前进行祭祀活动

解放前,达斡尔族人多信仰萨满教。萨满教是一种以万物有灵的泛神论为哲学基础,以对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及祖先崇拜为基本内容,并以一定的祭祀活动为表现形式的原始拜物教。主要流行于亚、欧、美洲北部的部分地区。它产生于生产力低下,科学知识贫乏,对自然界和自然现象的敬畏,而认为诸神灵是自然界和人类的主宰。

达斡尔人过去信奉的诸神有:

腾格日巴尔肯(天神):天神又分为“阿查腾格日”(父天)、“额沃腾格日”(母天)等。天神没有偶像,在祭祀中供2岁牛或猪等做为祭品,祭天不跳神,主要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安康。

霍列日·巴尔肯:是达斡尔人普遍信奉的神,它是众多神灵的总称,包括17种神,由50个生物和物件组成,均有木刻的偶像和绘制的神像。大型祭祀要有“雅德根”主持,祭品主要有白顶枣红色公牛和栗色牝牛、黄色牝马、酒等。

霍卓日·巴尔肯:神偶、神像较多,由24个主神画像和一些金箔纸人偶像、画像等组成,祭祀用羊。

吉雅气·巴尔肯:是掌管牲畜的神,对人不作祟,偶像是用白布剪成一男一女,贴在蓝或黄色布上,以羊为牺牲。

白那查(山神):其形象是白胡子老人,可在去皮的白桦树上绘出。被认为是山林的主宰,人们在山林中的安危、收获的多少,都由其主宰。在野外从事狩猎、放排生产的人们,遇到被认为是山神栖息的山洞、岩石、古树都是叩头膜拜,绕道而行。每次野餐和饮酒时,都要先敬山神。

河神:江河的主宰神,掌降雨、洪涝、水上作业人员的安危、收获。从事打鱼、放排劳动的人必敬此神。

达斡尔人信奉的神灵还有:“敖里巴尔肯”(狐仙)、“娘娘巴尔肯”(娘娘神)、“巫西巴尔肯”(寡妇神)、“阔通巴尔肯”(城神)、“卓日巴尔肯”(灶神)等。这些神有彩绘的神像、用猪、羊、鸡、酒、点心、果品等供奉。

远古时期,达斡尔族人还有图腾崇拜。

萨满教的神职人员称为“萨满”,达斡尔人称之为“雅德根”,被认为是具有法力在人神之间联系的使者,特别受到尊崇。其他宗教活动还有:“斡托西”(娘娘神的显灵者,多系女子)、“巴尔西”(娘娘神和狐仙的显灵者,多会治红伤、接骨、疥疮)、“奇彦其”(成精的狐狸、貉子、野鸡等动物的附体者)、“巴格奇”(雅德根的助手)、“巴列沁”(狐仙的显灵者,多是会接生的老年妇女)。

雅德根是萨满教的主要神职人员。雅德根原来是一些久病不愈的人或神经错乱者,被上一代雅德根选中并引诱,“除非许愿当雅德根,否则不能康复”。或是某些有心想当雅德根的人,装疯弄鬼,求雅德根看病,被选中后经严格训练成为使神灵附体的雅德根。

雅德根的法衣和神帽异常奇特而华丽,配有各种饰物,手执神鼓等法器。法衣、法器各部位象征着各种神灵,起护身和施展法力的作用。

人们遇灾遇难,染疾生病,就请雅德根来降妖灭灾。萨满穿戴法衣,手执神鼓作法,击鼓跳跃,身上饰物“哗哗”作响,口中念念有词,时而就地狂旋,时而围着病人或火堆奔跑,又突然仰面朝天倒地,浑身乱颤,似进入神灵附体的无我境界。开始代神传言,指出灾病因由,触犯了何路神灵,供献何物等。于是病者家属应诺许愿,立供神像,杀猪宰牛敬供神灵。

萨满教是一种麻醉人们身心的精神鸦片。由于过去人们对宗教信仰十分虔诚,所以雅德根的社会地位很高,受人们的信赖和崇敬。他们没有特权,平时也不脱离生产。他们给人跳神治病时,没有固定的报酬,只是接受牛、羊、皮张、肉、酒、布料等实物酬谢。

解放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提高,达斡尔群众中的萨满教信仰日益淡薄,现已基本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