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明朝城墙神奇的排水功能 看看我们的祖先有多厉害

2022-05-19

南京明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的产物和象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建造在江南的统一全国的都城城墙。

内城原有的13座城门,历经战火、破坏以及改建之后,现存的明代城门还有聚宝门(中华门)、石城门(汉西门)、神策门(和平门)和清凉门,其中除神策门还保留有清朝时修建的城楼之外,其他城门的城楼都已无存。这些涵闸,设有铜、铁管和铜水闸,只能进水不可进人,设计巧妙、结构合理。

这座650年前修建的城墙,自动排水系统呈水龙奇观!水龙奇观越漂亮,说明城墙就越稳固。

南京城在刚建成时共有四重城墙,由外向内分别为外郭(外城)、内城(京城)、皇城和宫城。

外郭大部为夯土城墙,原有18座城门,周长约60千米,约20公里为砖造,早已湮没无存,仅余城门的地名流传至今。

内城为〝土筑砖包〞,夯土筑成的城墙外由城砖或条石包砌。内城因地形而建,呈不规则状,突破了以往都城为方形的城制。

内城原本开有13座城门,与外郭城门合称〝里十三,外十八〞。

内城在20世纪50年代时仍大体完好,但是在其后20年间遭受严重破坏,现存长度仅为原来的三分之二。

内城原有的13座城门,历经战火、破坏以及改建之后,现存的明代城门还有聚宝门(中华门)、石城门(汉西门)、神策门(和平门)和清凉门,其中除神策门还保留有清朝时修建的城楼之外,其他城门的城楼都已无存。

古代城墙的主要作用是防御,可古代的设计师们,在建造城墙时,考虑的项目非常齐全,并且非常非常久远,远非现代人所能及。当然,防水系统也做为了重中之重。

作为战时的防守:聚宝门是这些城门中最坚固的一个,城楼以下部分基本保存完整,而且有所谓〝藏军洞〞的特殊设施。〝藏军洞〞实际上就是里端封闭的砖券门洞,在战时可供兵士休息和用来存放军事物资。这种〝藏军洞〞在聚宝门最南一道的城墙上计有两层共13个,左右两侧的城墙下部又各有7个,加起来有27个。每洞可容纳兵士100人以上,共可藏兵达3000人以上。这种设施在中国古代的其他大城中是极为少见的。

每座城门都有内外两道门,外面一道是从城头上放下来的〝千斤闸〞,具有坚固的防御作用;里面一道则是木质再加铁皮做成的两扇大门。在平时,行人车马都从城门洞里通过。

防水排水:明城墙的防、排水系统科学适用,功能包括城垣自身防、排水和对城区的防、排水两部分。城墙填层上部,采用桐油、石灰、黄工拌合的灰浆封顶夯实,厚约1—2米,在其上面和沿墙体两侧直至墙根用灰浆砌筑5—10余层城砖;墙体顶面设置了石质排水明沟,在其明沟约50米距离设置石质出水槽将水排出墙体。城区的防、排水系统,主要是利用城墙底部设置的水关、涵闸。

在秦淮河出入口处分别建有东水关和西水关,水关设有闸门3道,前后2道为木闸门,中间设铁栅门以防潜水入城之敌。东水关内侧还设有33座瓮洞,分为3层(上面两层为藏兵洞),下层(中洞可通船)通水。此外,还设有金川河闸、玄武湖的〝通心水坝〞(即武庙闸)、前湖的半山园闸与琵琶湖的琵琶闸等多处涵闸。这些涵闸,设有铜、铁管和铜水闸,只能进水不可进人,设计巧妙、结构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