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分布区域在哪里?土家族概况
土家族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主要居住在我国湘鄂渝黔接壤的广大地区。说它古老,早在先秦时期其先民就居住在这里,而且许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土家族特有的风韵;说它年轻,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的1957年才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一个单一民族。1957年9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立时,全国土家族人口有50余万人,其中湖南34万多人,湖北近20万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党的民族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湘鄂川黔边的部分群众纷纷要求恢复土家族成分,“还本归原”。经过各级政府鉴别认定和国家民委的同意,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恢复了土家族成分。
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土家族总人口为802.81万人。主要分布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凤凰、泸溪、吉首和张家界的桑植、永定、武陵源、兹利四县区以及石门、溆浦等县;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八县市以及五峰、长阳两个土家族自治县;重庆市黔江开发区的秀山、酉阳、石柱、黔东、彭水五县;贵州铜仁地区的印江、沿河、江口、恩南、德江、铜仁等县市,此外还有很少一部分人由于人口的流动而散居在四川省和全国其他地方。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比较接近彝语的一种独立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目前沿酉水(沅江支流)流域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来凤等县的部分地区尚有20余万人使用土家语外(有的兼通汉语),其余大部分地区的土家族已通用汉语。
土家族居住的湘鄂渝黔比邻地区,以武陵东脉和清江流域为中心,西抵贵州梵净山和乌江,东接彝陵和江汉,北界巫山长江,南控兰澧芷沅,方圆约10万平方公里。这里属山区丘陵地带,海拔多在1000-1500米之间,境内山峦重叠,山势险峻,沟壑纵横,溪河密布。武陵山脉横贯其间,三峡巫山绵延北部。河流主要有酉水、澧水、清江、乌江。整个地区,峰巅山峦挟持河谷平坝,自云贵高原向东倾斜延伸。这里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茂密,山地辽阔,年平均气温为13.5至17.5摄氏度。平均降雨量1200-1500毫米之间,适宜于农作物和果木的生长,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良好条件。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玉米、小米、高粱、黄豆、绿豆、红薯、大麦、小麦、豌豆、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有甜菜、芝麻、烟叶、生漆、乌柏、倍子、棉花、油桐、油茶、茶叶等;其中桐油、茶叶是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在土家人的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四川秀油”、“湘西金色桐油”已闻名全国。林木中的松、杉、楠、柏十分丰富。桑植县还保留着稀有的孑遗树种珙桐群落,为世界所罕见。土家族地区的药材十分丰富,著名的有杜仲、天麻、木瓜、银共、茯苓、黄连、当归、木香等;特产有柑桔、板栗、猕猴桃;矿藏有汞、铅、锌、铜、镍、钼、钡、磷、煤、锰、铁、紫砂陶等,另外如湘鄂西娃娃鱼、梵净山的金丝猴、壶瓶山的白猴与飞鼠等均有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值得称道的是,土家族地区有神奇的山水风光,这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就山而言,这里有张家界、武陵山、梵净山、巫山、桑植天平山、石门壶瓶山、利川星斗山、长阳武当山、龙山八面山等,其中号称“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张家界,群峰挺秀,古原苍莽,周围百里,翠屏环列,宛如蓬莱仙境。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后,每年接待中外游客180万人次。就水而言,除上述几条主要河流外,还有数千条溪流密布,如正在开发的猛洞河、茅岩河等,都是神奇幽境,长川泻碧的自然景观,蕴涵着旅游的巨大潜力。猛洞河青山绿水,滩浪起伏,每年游客尝试“天下第一漂”者达数十万人。土家族地区山高地洼,溶洞十分众多壮观,现已开发的龙山火岩溶洞、利川腾龙洞、酉阳大、二酉洞、索溪峪黄龙洞、桑植九天洞等,洞内千姿百态,世人称绝。
土家族地区还有不少名胜古迹值得赞赏,如永顺的溪州铜柱、永顺老司城、咸丰唐崖土司城、五峰土汉疆界碑、长阳武落钟离山、永顺不二门、酉阳桃花源等等。不少名胜古迹记录着土家族的历史与文化,谱写着中华文明。土家族地区的物产资源和山水风光乃是土家族民族心性潜移默化的基因,这些奇丽的山川自然造就了土家人民心灵的美丽和性格的坚忍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