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珠固藏戏,独树一帜的寺院奇葩

2022-05-19

珠固喇嘛藏戏是一个流传了近四百年的古剧种。公元16世纪,藏传佛教格鲁派东渐。1644年,珠固寺建成。1652年受四世班禅洛桑确坚派遣,西藏哲蚌寺密宗上师,江孜?洛桑嘉措来到珠固寺传授教法,设立特堡伏魔法、天女行会等密宗仪规。从此珠固寺声名远播,僧侣总数达到400多人。随着僧侣的增多,江孜?洛桑嘉措根据他在西藏哲蚌寺创作的黑帽舞,广泛吸收华热地区藏族民间艺术营养基础上,重新排练出了用华热方言演唱的珠固喇嘛藏戏,并在华热地区的各寺院中得到了广泛流传。

珠固藏戏的主要戏目有《智美更登》、《贡保多吉听法》等。《智美更登》是八大藏戏之一,也是该寺主要传统剧目。《贡保多吉听法》是一出神话传说剧,由僧人董若巴从甘南拉卜楞寺移植。除这两部大戏外,还有统称为“脱呼恰目”的短小精悍、说唱兼有、亦庄亦谐的穿插节目。

珠固藏戏源于西藏,移植到华热地区后,经数百年历史的演变发展,最终成为门源独特地方风格的艺术奇葩。

珠固藏戏系广场剧,演出时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是开场白;第二部分称为“雄”是正戏;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在表演上有唱、舞、白、技、表等六功。

珠固藏戏的声腔中广泛吸收了当地藏族民间说唱,道歌及民间音乐的大量元素。其唱腔古朴浑厚,庄重苍劲中蕴含着灵动,活泼自然的音素。低沉时如山哽水咽,高亢时似马嘶鹰鸣,忽而婉转百结,忽而行云流水,随着剧情的发展,铺陈着美妙的唱段唱腔,以此抒发着人物内心的情感。伴奏乐器只选用了鼓锣等重打击乐。无丝竹之类细腻乐器,演员的演唱全凭一副金嗓子,一套硬功夫。

作为一种原始的宗教面具舞,珠固藏戏有着古老神秘、粗拙瑰奇的宗教色彩,并以非常地道的传统舞蹈技艺,受到了广大群众和僧人的偏爱。这种面具舞就是寺院傩,各色演员出场,都戴着真人做模型用纸张糊制、上面着色的面具、比之西藏的羊皮面具,其造型更贴近角色的需要。

神秘感也是地域文化,民间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千百年来,人们推敲出的不过是一些浅表的符号、文字,那些精髓的最瑰丽的部分永远沉淀在一条特定的民族文化的精神河流中了,那是不可破译的,因为创造者的思维、想象空间完全不受限制,大自然在他们心目中没有固定的场景,变幻莫测,后人永远也无法和他们淌过同一溪流,穿越同一条山谷……

历史上珠固藏戏的演出,有点毕业汇报演出的意味。每隔六七年完成十三级“争札”学业的僧人,在举行“伍玛多茂”考试时,在老僧人的指导下,排练藏戏,作为一门艺术学业进行汇报演出。这种形式,不仅丰富了僧人的学习生活,作为一门必修的艺术课增长了僧人的艺术修养,保证了这门古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解放后僧人减少,学经考试制度废弛。延续了近四百年的一门古老艺术的鼓点,也已沉寂多时。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积极找老艺僧对这一古老的剧种进行抢救,使这一艺术奇葩焕发出新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