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

嘉庆的帝王心术有多高?只用10天就逼死了和珅

2023-02-16

  众所周知和珅是奉天府开原县(今辽宁省清原县)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在乾隆时期盛宠不衰,那么嘉庆是怎么做到仅用10天就逼死和珅的?

  深受乾隆宠信,经手政事无数引嘉庆不满

  和珅原本出生官僚世家,其父时任福建副都统,但和珅本该顺风顺水的富贵人生却因为母亲的难产去世及父亲的因病逝世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幼年遭遇父母双亡惨痛经历的和珅在贫困的环境中长大,他受尽了家族宵小之辈对孤子的冷眼与欺凌,幸得其父旧日忠仆与偏房的保护才勉强存活;和珅在少年时期奋发图强,终于苦尽甘来门荫入仕,开启了他呼风唤雨的权臣之路。

  和珅此人性格上不仅精明强干,将一应差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对乾隆皇帝极尽奉承讨好之态,因此深受乾隆宠信。

  在个人能力上和珅也是天赋异禀,不单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再加上幼年贫苦磨砺出的顽强向上、吃苦耐劳的性格,更通读了四书五经,不消几年便在浮沉的宦海中混得风生水起,经手政事无数,成为了前朝的红人。

  在和珅的仕途生涯当中,有一件事是使其官运由盛转衰的关键,那就是事关嘉庆帝在登上帝位之前被立为皇太子的议储风波。

  当时乾隆皇帝在历经两个被寄予厚望的嫡皇子病逝的悲痛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与观察,在对皇子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与学识成绩等逐一考察之后,最终将令皇贵妃之子皇十五子颙琰秘密立储。

  参与立储秘事的皆为乾隆皇帝的心腹近臣,时为乾隆皇帝身边红人的和珅赫然在列。

  极擅人情往来的和珅眼见皇权不日将易主的朝政大势已定,于是便发挥自己奉承巴结的特长,企图通过笼络这位未来的新帝保障自己家族长盛不衰。

  打定主意后,和珅挑选了一柄成色极佳的玉如意带去拜访皇十五子颙琰,而在古代如意寓意为顺利承继重任,因此无需过多寒暄,颙琰便明了和珅言下之意,再加上和珅巧言令色地旁敲侧击,颙琰也间接确定了自己被立储之事。

  虽说拉帮结派的行为在朝堂上比比皆是,和珅之举也并非惊世骇俗不可为之,但颙琰仍在感念和珅倒戈自己之余,更多地对此见风使舵之人埋下了不满与猜忌的种子,这也为日后诛杀和珅埋下伏笔。

  颙琰认为自己身为皇子都不知立储这样的皇家秘事,而身为臣下的和珅却能轻松得知并来暗中告知自己,如此权势令未来储君忌惮。

  乾隆末期和珅权倾朝野,嘉庆帝被架空

  碍于当时乾隆皇帝仍然在位,和珅正得上宠,身为皇子的颙琰并不敢轻举妄动,于是他暗中蛰伏,悄然给对皇权专制构成威胁的权臣和珅布下一个宏大的局,只等其自己闯入死门。

  很快,乾隆皇帝老迈,许多事情也都渐渐感觉力不从心;于是乾隆在位统治了六十余年后举行了禅位大典,颙琰正式即帝王之位。

  嘉庆帝将乾隆帝尊为太上皇,虽然此时嘉庆帝已经高居帝位,但是主要的朝政大权仍被太上皇乾隆帝牢牢控制,不肯轻易易主。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乾隆末期的权臣和珅权倾朝野,随着朝堂上老臣的接连陨灭,和珅熬成了首席军机大臣;已是垂暮之年的乾隆皇帝上朝时身侧只留和珅和嘉庆帝二人一同听政,和珅甚至成了可以直接议政摄政的“二皇帝”。

  反观身份是万人之上的皇帝嘉庆却似若傀儡,皇权被架空,这使得无实权的空壳帝王颙琰对于权臣和珅的态度从不满转为了妒恨与怨怼,除掉和珅势在必行。

  嘉庆帝一边默默装作顺服的样子对和珅“言听计从”,一边则暗自令人收集和珅的罪证,同时将老师朱珪召回京,并且团结宗室,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圈。

  嘉庆帝正式亲政,和珅被列罪诛杀

  等到乾隆帝高龄驾崩,嘉庆帝才开始正式亲政,他掌权后第一件事便是发动“咸与维新”。嘉庆帝对和珅委以总理丧事的大任,继而命人上疏弹劾和珅,奏折总共罗列了和珅二十条大罪,桩桩件件均有迹可循。

  朝臣经过一番众议之后最终决定将和珅的府邸进行抄家,而这不抄家不要紧,一抄家所有人都不禁震惊了。

  原来,在乾隆年间清廷每年税收不过七千万两,而和珅久经官场匿藏下来的财产却足足有白银八亿两,相等于当时清政府15年的财政税收,这一现象也被当时人们称作“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鉴于和珅所贪污的银钱数额之大,以及其罪名项之多,朝廷众臣一致认为情节如此严重应该凌迟。

  最终,在对和珅从龙有功多方因素的综合考量之下,嘉庆帝赐和珅自尽,最后和珅一一条白绫自我了结,其长子因公主额驸之缘故免遭连坐。

  在处死和珅后的第二日,嘉庆帝又在文臣刘墉的建议下明令禁止和珅的倒台牵连其他官员,以此促进了即位初期政治统治的安定和谐。

  有缔造盛世之景的康熙、雍正、乾隆皇帝等先辈珠玉在前,处于内政弊端横陈的不利形势之下的嘉庆帝并未在浩瀚历史上留下几许英姿,但这并不代表着他毫无功绩可言。

  嘉庆帝首先在自己即位到亲政伊始,只布局三年、用10天时间就逼得手段滔天的权臣和珅自杀,在朝政建设上祛邪扶正,肃清官场的贪污腐败、怠惰之风。

  即便最终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局的颓败,但嘉庆帝为帝王者的城府与权术不容小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