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

赵云反对刘备出兵攻打东吴的原因是什么?

2022-12-03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三大战役之一。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三国时期,刘备曹丕篡汉之后,捡起汉室大旗,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

  刘备称帝后,准备干的第一件事是讨伐东吴孙权,名义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夺回荆州。

  而当时,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刘备这个决策的是蜀汉元老重臣赵云

  根据《三国志·云别传》中的记载,赵云不反对刘备出兵打仗,但他却建言,应该对曹魏下手:

  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

  刘备没有听取赵云的意见,悍然发动了针对东吴的东征,最后在夷陵之战中,被东吴陆逊杀得大败,蜀汉元气大伤。

  夷陵之战是蜀汉彻底走向三国老幺的关键战役。

  后人在总结蜀汉衰落的经验教训时,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刘备没有听从赵云的建议是其中的关键。

  那么,赵云的建议是否一定正确?刘备为何不愿意听取他的建议?

  蜀汉建国时的形势是,东边刚刚丢掉荆州,北边曹魏刚刚建国,汉室消亡,出于战略上的考虑,确实需要打一仗。

  这一仗除了要争夺到更多的土地、财富、人口等资源外,最重要的是,通过战争的胜利,重拾蜀汉群臣和百姓们的信心。

  而战争要针对的对象,也就是曹魏和东吴两方之一。

  打曹魏有“兴复汉室”这面大旗,打东吴有报偷袭荆州,杀害关羽的理由,都有比较正当的名义。

  赵云和刘备的分歧也无非是先打曹魏,还是先打东吴的问题。

  抛开之后夷陵之战的结果,就事前的决策来说,我认为刘备才是对的。

  在战争对象的选择上,刘备选择的是先易后难,而赵云却选择了先难后易。

  赵云说的“除国贼”的理由更高大上,可当时的曹魏绝不是蜀汉能轻易挑衅的,实力差距太大。

  曹丕虽然也是刚刚篡汉建国,但曹魏的政局很平稳,反叛势力早在曹操时代就已经消亡了。

  一个没有内乱的曹魏,蜀汉是一定打不赢的。

  在荆州丢失后,《隆中对》中北伐的另一个条件“天下有变”其实也没有了,这种情况下,还选择强敌去打,无疑是错误的。

  诸葛亮没有劝阻刘备,大概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他在刘备死后搞北伐,是先跟东吴谈和结盟后,才敢出兵。

  但在蜀汉建国时,和孙权结盟的条件并不存在,基于国家尊严的考虑,刘备不可能在孙权用偷袭的手段不宣而战,且杀了关羽后,还主动向孙权求和。

  反而要更强硬对待东吴的挑衅,否则,人心会不稳,被人打了不还手,在争霸的背景下,是不可取的。

  而且,蜀汉出兵作战,是刘备亲自出阵,刘备征战一生,遇曹魏是败多胜少,唯二打赢的两次是赤壁之战汉中之战

  赤壁之战不用说,刘备势力当时是辅助方,而汉中之战,刘备也没有打垮曹操,曹军最后是自己主动撤出了战场。

  刘备其实没有一丝把握能打赢曹魏。

  在刘备的选择中,既然曹魏和东吴都有合适的理由出兵攻打,当然是先打弱敌。

  赵云劝说刘备先打曹魏,完全是从政治上考虑,刘备坚持先打东吴,在兼顾了政治影响是同时,也是从实力对比上考虑。

  刘备的想法明显更符合实际,至于夷陵之战的失败,就不是战前能想到的了,谁能料到久经沙场的刘备被小字辈陆逊打得那么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