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学网 > 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魏延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为什么会被冤枉几百年

2022-09-11

魏晋史中没有刘备五虎上将的说法,包括蜀国历来的郡县志中也未曾提及,最重要的一个证明是《三国志》,同样没有被书写,陈寿是三国蜀汉人,如果有的话不可能不被记录下来,那么这个词的来由,就是出自《三国演义》。《三国志》中有“虎将”一词,比如:宁能御雄才虎将以制天下乎?被罗贯中发现了,创造了“五虎上将”一词。所以刘备的五虎上将是罗贯中封的,而不是刘备封的,希望喜欢历史的小伙伴明确这一点。

那么,所谓的没有谁谁谁,勇猛的魏延能不能入列,这就得看罗贯中的心情了,比如,他崇拜诸葛亮孔明就被他仙化了;他喜欢汉朝,曹操就成了窃贼;周瑜站在诸葛亮的对立面,就被描述成了心胸狭隘之徒,来衬托孔明,如果周瑜是此等小人,他能在万军中被孙策立为大都督么?《三国演义》里面,多是人物渲染,同样,魏延也写的过于偏激,被黑了几百年。

《三国演义》中描写魏延有不臣之心,但是正史中的魏延决无不臣之心,他只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后人评价:魏延及杨仪,两人蜀俊乂。各怀专忌心,曲直竟谁在。孔明惜其才,未尝辄偏废。渭南反斾归,师在千里外。朝臣意左右,魏为杨所害。政权不和,这是每个朝代的官员都要面对的,他的政治智慧抵不过杨仪,失败者成了阶下囚。

诸葛亮在世时,他是很喜欢魏延的,正史中这样记载:诸葛亮病重时,秘密让杨仪退军,让杨仪告知令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就随他的便。诸葛亮不像三国演义中描述敌视魏延,压制魏延。他知道魏延和杨仪不和,在手腕上不是杨仪的对手。

资治通鉴里这样写到:刘备将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全军上下听闻此事一片震惊。刘备问魏延道:“今天委任你这个重任,你打算说点什么吗?”魏延朗声答道:“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刘备听后大快人心,群臣皆赞魏延堪比淮阴(韩信)。

刘备称帝后,封魏延为镇北将军。刘禅继位后,封魏延为都庭侯。如果像罗贯中所说,刘备知道魏延有不臣之心,他儿子还会给魏延封侯?可以说,魏延为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

魏延是忠于蜀汉的,那么这样一个人被杀完全是被杨仪诬陷。诸葛亮死后,杨仪接过兵权,并没有像孔明说的那样做,他一心想除掉魏延。于是,杨仪派费祎去揣摩魏延意图,魏延说:“丞相虽然走了,难道我们就要把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城池又拱手让给曹魏吗?不能因为一人的死而死掉更多的将士,有我魏延在,莫慌我能顶上。”因为这番话,杨仪给刘禅上表说魏延已反。可怜的魏延还相信刘禅会给他平反,第二天马岱就在杨仪的唆使下把他杀了,孤独无助的魏延是被马岱带兵斩杀的,并把魏延的头颅献给了杨仪,杨仪狠狠地摔在地上,用脚使劲践踏。

所谓的魏延降曹这种说法,亦是司马懿爱惜魏延的将才,在魏晋史上的表达方式。书曰:魏延骁勇,欲以奇兵间道与大军会,孔明赞叹,安知三秦之不归于汉?

魏延被《三国演义》黑化了几百年,魏延之反,只是蜀汉政坛上的尔虞我诈之词,切莫相信!